先前的荟萃分析显示,与单独的血管造影术指导相比,血管内成像引导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降低了复合不良事件的风险。然而,这些研究不足以证明血管内成像指导是否能减少全因死亡或所有心肌梗死,而且以前的大多数血管内成像研究都是用血管内超声而不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一种较新的成像方式)进行的。我们旨在评估血管内成像引导PCI和血管造影术引导PCI与药物洗脱支架的比较性能。
对于这项系统综述和最新的荟萃分析,我们从开始到2023年8月30日搜索了MEDLINE、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以寻找将接受药物洗脱支架PCI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血管内超声或OCT,或两者兼有,或单独进行血管造影术以指导干预的研究。两名研究人员进行了搜索,并独立提取了研究水平的数据。主要终点是靶病变失败,定义为心脏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TV-MI)或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复合物,在随机接受血管内成像指导(血管内超声或OCT)和血管造影术指导的患者中进行评估。我们进行了标准的频率分析以生成直接数据,并进行了网络分析以生成间接数据和总体治疗效果。结果表示为相对风险(RR),在报告的最长随访时间内有95%的CI。本研究已在国际前瞻性系统综述注册处(PROSPERO,编号CRD42023455662)注册。
确定了22项试验,其中15项?964名患者被随机分组,加权平均随访时间为24.7个月(每项研究的最长随访时间为6至60个月)。与血管造影术引导的PCI相比,血管内成像引导的PCI降低了靶病变失败的风险(RR 0.71[95%CI 0.63–0.80];p<0.0001),这是由于心脏死亡风险(RR 0.55[95%CI 0.41–0.75];p=0.0001)、TV-MI(RR 0.82[95%CI 068–0.98];p=0.030)和靶病变血运重建(RR 0.72[95%CI0.60–0.86];p=0002)的降低所致血管内成像指导还降低了支架血栓形成(RR 0.52[95%CI 0.34–0.81];p=0.0036)、所有心肌梗死(RR 0.83[95%CI 0.71–0.99];p=0.033)和全因死亡(RR 0.75[95%CI 0.60–0.93];p=0.0091)的风险。OCT引导和血管内超声引导PCI的结果相似。
与血管造影术指导相比,OCT或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血管内成像指导提高了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了死亡、心肌梗死、重复血运重建和支架血栓形成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