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顶科技完成收购德国系统级芯片设计公司DCT》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8-13
  • 8月3日,汇顶科技宣布已完成收购业界顶尖的系统级芯片设计公司——德国Dream Chip Technologies GmbH公司 (以下简称DCT)。此举是汇顶科技为推进多元化战略发展、汇聚全球创新力量的重要举措。DCT强大的技术能力、产品力以及市场优势,为汇顶科技的创新蓝图增添上重要一环,将深化公司在智能终端、汽车电子领域的技术创新及应用落地,为更多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目前,汇顶科技创新车规级解决方案已收获现代、领克等多家知名汽车品牌的规模商用,彰显了公司在汽车应用市场的决心与实力。整合DCT在自动驾驶系统领域的强大技术能力,汇顶科技的创新能力将如虎添翼,为全球汽车客户提供更具差异化价值的创新产品。DCT拥有一支世界级的图像信号处理(ISP)研发团队,在超大规模系统级芯片(SoCs)、FPGA、嵌入式软件和系统等领域的技术造诣深厚。双方的强强联手,将构建起更为全面和综合的汇顶科技全球研发体系,并加速和扩宽智能移动终端领域的产品开发。

    “DCT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解决方案已获得市场的广泛验证,同时高度契合公司在汽车电子、图像信号处理领域的战略发展所需。”汇顶科技 CEO 张帆表示,“DCT的加盟,将进一步强化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持续赋能产品创新,拓展和服务更多全球客户。”

    “对DCT而言,这是历史性的一步。”DCT CEO Peter Schaper表示,“背靠汇顶科技的强力支撑,DCT将具备与全球客户开展全面ASIC业务的能力,为前景广阔、需要强大算力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提供从卓越的芯片设计、到高品质供应链交付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舒适的驾乘体验。”

    关于Dream Chip Technologies

    Dream Chip Technologies GmbH(DCT)是一家德国的无晶圆厂半导体技术公司,在大型ASIC、SoCs、FPGA、嵌入式软件和系统领域具有雄厚的技术开发实力,主要产品应用于汽车视觉系统。DCT以专业的知识和杰出的工程技术能力,服务包括汽车、广播、消费电子、工业和医疗等行业的众多全球知名客户。强大的开发团队以及超过25年的设计经验,让DCT在图像信号处理、设备互联和自主系统领域构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相关报告
  • 《赛微电子:6亿元跨国芯片收购案被禁》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11-14
    • 今日早间,赛微电子发布公告称,2022年11月9日晚间(北京时间),公司及境内外相关子公司收到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气候行动部的正式决定文件,禁止瑞典Silex收购德国FAB5。 赛微电子表示,因为该禁令,原本应接近尾声的本次收购交易将无法继续并完成。交易相关方将详细分析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气候行动部的决定文件,并决定随后采取的进一步行动。公司对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气候行动部的这一最终正式决定深表遗憾。公司将继续看好并重视汽车芯片产业及相关业务布局。 资料显示,2021年12月14日,赛微电子位于瑞典的全资子公司瑞典Silex与德国Elmos ,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签署《股权收购协议》。 根据收购约定,瑞典Silex拟以8450万欧元(其中包含700万欧元的在制品款项)(以2021年12月14日汇率中间价EUR/CNY 7.1823折算成人民币为6.07亿元)收购德国Elmos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多特蒙德市的汽车芯片制造产线相关资产。 Elmos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知名的车规级半导体公司,开发、制造和销售各类 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芯片及传感器芯片,产品范围涵盖汽车高速网络通信接口芯片、电源稳压芯片、光学红外传感芯片、电机驱动系统微控制芯片、微机电系统芯片等。Elmos还生产全球领先的主要用于汽车行业的混合信号技术中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半导体芯片。 对于交易目的及影响,赛微电子此前曾表示,通过此次收购Elmos旗下的汽车芯片制造产线相关资产,公司将把核心主业传感器和芯片工艺制造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宽至汽车电子领域,同时迅速提升可兼容MEMS与CMOS芯片集成工艺制造的境外产能,有利于公司积极把握全球半导体特色工艺制造产业,尤其是全球汽车芯片、MEMS芯片制造需求快速增长的发展机遇,从而促进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综合竞争实力。 赛微电子成立于2008年5月15日,于2015年5月14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公司以半导体业务为核心,面向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时代,一方面重点发展MEMS工艺开发与晶圆制造业务,一方面积极布局GaN材料与器件业务,致力于成为国际化知名半导体科技企业集团。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及业务包括MEMS芯片的工艺开发及晶圆制造、GaN外延材料生长与器件设计,下游应用领域包括通信、生物医疗、工业科学、消费电子等。公司业务遍及全球,服务客户包括全球DNA/RNA测序仪巨头、新型超声设备巨头、网络通信和应用巨头以及工业和消费细分行业的领先企业等。 元宇宙/第三代半导体成出路? 在收购Elmos失败的情况下,赛微电子在汽车电子产业方面的布局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未找到汽车芯片产业新的发力点之时,赛微电子或许会被迫将更多的精力放在AR/VR领域。 目前,赛微电子部分MEMS芯片产品在AR/VR/MR 领域也有所应用,赛微电子子公司在今年已与某全球顶级元宇宙公司开展初步接洽,共同探索元宇宙应用场景下核心硬件的MEMS 解决方案,并且已经与部分公司签署了超过5000万人民币的应用于AR/MR设备的MEMS芯片制造订单。 众所周知,除了新能源汽车领域之外,当前的元宇宙领域也普遍被市场看好。现在最前沿、最火爆的话题无疑是元宇宙,从简单的二元角度分析,元宇宙可以简单划分为软件及硬件两大系统,无论具体应用场景有多丰富,均离不开两大系统的相互支持与迭代。 可以肯定的是,元宇宙最底层是感知层,即需要搭建和维护首要基础设施,包括 AR、VR、MR 在内的这些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硬件设备,是实现感知交互功能、元宇宙运行的物理基础。 而支撑元宇宙的 AR、VR、MR设备中,又需要用到基于 MEMS 技术的麦克风、扬声器、IMU、投影微镜、温度传感、嗅觉传感、触觉传感和眼动追踪器件及设备等。 除此之外,赛微电子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也有所成就。据了解,赛微电子的GaN 业务既存在成熟产品,同时也在研发新的品类,公司一直在努力解决 GaN 业务的供应问题,包括与境内外代工厂商进行合作,同时正通过一家参股子公司加紧建设制造产能,其中设备已基本到位,正在建设厂房等基础设施。 在产能方面,赛微电子已建成的 6-8 英寸 GaN 外延材料制造项目(一期)的产能为 1 万片/年,目前已签订千万级销售合同并根据商业条款安排生产及交付,公司既可以提供标准化产品,也可以根据境内外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不同规格产品的单价差异较大; 在 GaN 器件设计方面,产能主要受到供应方制造商产能的限制,目前在技术、应用及需求方面是没问题的,关键在产能供应端受限,在这方面公司也已对外签订了批量流片合同,努力缓解产能瓶颈问题。另一方面,公司间接参股的青州聚能国际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正在推进建设 GaN 产线,希望能够尽快提供自主可控、全本土化的GaN 制造能力。
  • 《联想投资的芯片公司分析》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20-07-13
    • 前段时间,联想集团战略入股比亚迪半导体的新闻引发了业内关注。比亚迪半导体是比亚迪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车规级IGBT厂商。 其实,这并不是联想第一次投资芯片公司,自成立以来,联想已经投资了多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芯片公司。比如联想集团旗下的联想创投投资的寒武纪、思特威、芯驰等,联想控股旗下的君联资本、联想之星投资的展讯通信、富瀚微、灵明光子、驭光科技、博升光电等。 这些芯片公司所从事的业务,有的与联想的3S战略相吻合,如AI芯片公司寒武纪。有的则代表着联想布局未来的野心,如自动驾驶汽车芯片公司芯驰、IoT芯片公司中科物栖等。接下来,这篇文章将从联想创投和联想控股两个部分,来看联想都投资了哪些芯片公司: 联想创投 先说说联想创投。 作为联想集团旗下的全球科技产业基金,正式成立于2016年的联想创投,专注于面向未来的核心科技及智能互联网的投资。当前的投资方向主要为:IoT、边缘计算、云、大数据、人工智能、垂直行业、消费升级等。 在芯片领域,联想创投共投资了10家公司,分别是:寒武纪、思特威Smartsens、芯驰、华兴半导体、中科物栖、锐思智芯、苏州慧闻、昂瑞微电子、比亚迪半导体、驭光科技。 · 寒武纪 2017年,联想创投参与了寒武纪的A轮融资,并在此轮后继续跟投。 寒武纪是一家AI芯片研发商,一度被认为是中国芯片产业的希望之星。它是全球首个提出“智能处理器指令集”,并第一个成功商业化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的企业。目前,寒武纪已经完成了“云边端一体化”建设,可以提供覆盖视觉、语音、自然语言理解、传统机器学习等多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芯片产品和基础软件。 除了投资外,联想集团与寒武纪在业务上也进行了深度合作。2018年,联想推出了国内首款搭载寒武纪MLU100智能处理卡的服务器平台——ThinkSystem SR650,该产品打破了37项服务器基准测试的世界记录。同时,双方还联合推动AI超算中心在北京、济南、合肥、湖北、广州、澳门等地落地。 近日,证监会已经同意寒武纪科创板IPO注册,这意味着寒武纪上市在即。 · 思特威Smartsens 2018年,早在A轮融资时,联想创投就投资了该公司。 这是一家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公司,它研发出了全球第一款基于电压域架构和BSI工艺的全局曝光CIS芯片。 目前,SmartSens在视频监控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产品涉及安防监控、车载影像、机器视觉及消费类电子产品(运动相机、AR、VR、智能相机)等领域。知名市场调研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起,SmartSens已经连续两年占据了安防细分市场市占率第一的位置。 另外,SmartSens也积极布局机器视觉领域,其CIS芯片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扫地机器人、AI翻译笔等诸多前沿应用中。 · 芯驰 2018年,联想创投参与了芯驰的天使轮融资,随后,又在2019年追加了Pre-A轮。 这家公司主要研发车规处理器芯片产品,提供智能汽车核心芯片、高性能工业微处理器等半导体产品和系统级交钥匙方案。目前,芯驰已针对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应用型中央网关分别推出了车规级的X9、V9和G9三个系列芯片产品,并同期架构完成了安全性能更高的车辆底层域控制芯片。 芯驰也是中国第一个取得ISO-26262:2018版车规认证的半导体公司。 · 比亚迪半导体 2020年6月,联想创投参与了比亚迪半导体的A+轮融资。 比亚迪半导体的前身是成立于2004年的比亚迪微电子。这家公司的业务覆盖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同时也是国内自主可控的车规级IGBT厂商。 IGBT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一直以来都依赖海外进口,而比亚迪自主研发的IGBT则开启了国产时代。目前,比亚迪已经成为国内首个拥有完整汽车IGBT生产链的车企,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二。 联想控股 很多人分不清联想集团和联想控股的区别。事实上,早在2001年,柳传志将联想一分为二并成立联想控股后,联想集团便成为了联想系的一部分。它背后的母公司是联想控股,这是一家综合性的投资公司。 联想控股没有直接投资芯片领域,但旗下的联想之星和君联资本在该领域均有布局。联想之星主要布局在AI应用+光芯片领域,代表项目包括灵明光子、驭光科技、博升光电等。 君联资本更是芯片投资的先行者,在该领域的投资长达十余年。目前,君联资本共投资了十余家芯片公司。其中,展讯通信、谱瑞科技、富瀚微、艾派克四家公司已经上市,上海华虹、Berkana等四家公司通过并购退出。此外,君联资本还投资了奕斯伟、Fortior、眸芯科技、芯熠微电子等。 · 上海华虹 上海华虹是一家智能卡与信息安全芯片解决方案供应商。它的主要产品包括非接触式IC卡芯片、接触式CPU卡芯片、双界面卡芯片、USBKEY芯片、多媒体芯片等,已经在社保卡、SIM卡、公交卡、身份认证、电子护照及银行卡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 目前,该公司的芯片出货量已经超过了4亿颗,累计出货量超过了10亿颗,是国内产线最全、年出货量最大的智能卡芯片供应商。 · 展讯通信 展讯通信是一家手机芯片研发商。它成立于2001年,在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就研发出了世界首颗一体化的单芯,并于当年获得君联资本的投资。随后展讯又成功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颗双模基带单芯片,并实现批量生产。 但展讯最为人熟知的成就是,2015年,它发布了两款采用了28nm工艺的四核芯片:支持五模LTE的SC9830A和支持WCDMA的SC7731G。这两款芯片的上市直接将4G手机的底价拉低到400元左右。 目前,展讯的芯片出货量已经达到了7亿套,全球市场占比达到了27%,是仅次于高通、联发科的行业第三巨头。 · 灵明光子 早在Pre-A轮,联想之星就投资了灵明光子。 灵明光子是一家SPAD芯片研发商,其发明的纳米光子捕捉技术,可以在成本、精确度不变的前提下,大幅提升探测效率。它的主要产品包括单光子成像传感器芯片、硅光子倍增管等,主要应用在激光雷达、消费电子和其它高性能深度传感系统上,能帮助智能硬件提升三维感知能力。 目前,灵明光子为激光雷达设计制造的硅光电倍增管已经出货,面向消费电子应用的dToF单光子成像阵列也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出货。 众所周知,芯片投资向来都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芯片研发周期长、生命周期短、投资风险大。而联想之所以在十多年前就开始投资芯片领域,正是因为深知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各成员企业之间、成员企业与联想之间,唯有相互合作,才能成就一家真正强大的公司。这也是联想拥有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