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H数据共享指数(S-index)挑战》

  • 来源专题:科技出版市场动态监测
  • 编译者: 崔颖
  • 发布时间:2025-02-11
  • 一、背景

        由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National Eye Institute,NEI)领导,多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研究所、中心和办公室提供支持的数据共享指数(Sharing Index,S-Index)挑战,旨在激励创建、开发和验证定量数据共享指数。

    二、目标

        S-Index旨在通过评估研究人员在共享研究数据方面的有效性来激励数据共享实践,这些数据对未来的研究具有实用价值。这一指标将包括对FAIR标准的遵守、数据时间表、注释的完整性、在其他研究中的使用频率以及相关的出版物和专利等因素。这一指标旨在认可和激励个人和团队在数据共享方面的努力,而不仅仅是数据本身的价值。

        虽然对数据共享转变的热情为促进严谨和可重复的研究、鼓励数据重用和加速科学进步带来了希望,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仅仅共享数据并不能保证其作为资源的价值。有效的激励措施对于激励研究人员分享描述良好、文档齐全、机器可读格式的高质量数据至关重要,这些数据可通过易于导航的平台访问。仅仅依靠数据共享政策或研究人员的利他主义可能不足以确保这些最佳实践的广泛采用。

        2023年1月推出的NIH数据管理和共享(Data Management and Sharing,DMS)政策鼓励科学数据的传播,以增强可重复性、数据重用和科学进步。这一政策使研究界处于一个独特的转折点,以提升FAIR数据实践,潜在地转变研究数据的共享,以增强可重复性、促进数据重用和激发科学进步。DMS政策定义科学数据为科学界普遍接受的、质量足以验证和复制研究发现的记录事实材料,无论这些数据是否用于支持学术出版物。此外,DMS政策将数据共享定义为使科学数据可供他人使用的行为,包括更广泛的研究界、机构和公众,通过已建立的存储库实现,确保有价值的数据可以被访问和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DMS政策要求数据共享,但科学界也将从与政策目标一致并支持向更大开放和合作转变的额外激励中受益。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生成优质的注释、可访问的数据是耗时的,可能会影响研究人员与拒绝共享数据的同行相比的发表频率。

        目前,没有办法认可这一关键贡献,特别是对于依赖于出版生产力的职业发展初期研究人员。S-Index可以由NIH传播并使用,如果被科学界接受,可以纳入主要的科学搜索引擎和大学晋升和终身教职委员会。这将激励和评估高质量的数据共享,有效衡量研究人员对科学的贡献。它还将通过强调生成和共享“高质量”数据集,并对其进行全面注释和背景化,以供他人使用,从而促进文化转变,这是一项有价值的独立研究成果,而不仅仅是出版物的附属品。此外,这样的指数将使下游研究和成果与原始数据集直接关联,从而更公平地认可社区驱动方面的科学发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NIH正在采用开放创新方法。挑战允许在产生想法和灵活整合用户友好要求方面具有高度的创造性。此外,它还使敏捷测试和迭代更新成为可能,以有效开发强大的解决方案。挑战通过允许个人、团队和实体与机构和组织竞争来获得奖金,促进广泛和多样化的公众参与。与申请和接受联邦资助或合同所需的大量基础设施不同,挑战的参与者门槛较低。这种方法还使NIH能够利用全国范围内具有不同技能和背景的创新者,包括学术界、社区和工业伙伴,通过分阶段的方法和激发获奖者的潜力,提高适应性并优化参与和成功的机会。

        S-Index挑战旨在通过积极促进数据共享和开发强大的指标来奖励模范数据共享者,从而推进NIH的使命。这一倡议旨在激励和认可在使数据易于访问方面表现出色的研究人员,最终促进科学界内开放和协作的文化。此外,这项工作可能会导致创建多个S-index指标,从而支持并帮助评估横跨不同数据域的指标。

    (1)合作伙伴

        美国的国家卫生研究院办公室(行为和社会科学研究办公室、数据战略办公室、外部研究办公室、投资组合分析办公室和科学数据共享政策部门)、BRAIN倡议、国家癌症研究所、国家生物医学成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Eunice Kennedy Shriver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国家研究所、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国家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所以及国家医学图书馆/生物技术信息国家中心。

    (2)目标受众

        对公众开放,包括研究人员、医疗专业人员、数据科学家、信息学家以及任何对扩大研究中数据共享感兴趣的人。挑战旨在刺激创新并推进开放科学原则。

    (3)关键日期和挑战时间表

        S-Index挑战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第二阶段奠定基础。

        第一阶段:概念。参与者将参与头脑风暴和想法生成,最终提交概念验证提案。这些提案将在第一轮中竞争,最多选出6名决赛选手进入第二阶段。此外,最多将有4个荣誉提名,但没有资格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改进和实施。第一阶段的决赛选手将通过提交针对特定标准的综合提案来竞争大奖。此阶段将在NIH S-Index创新活动上确定首选的S指标。

    强制注册(意向参与)截止日期:2025年3月3日

        第一阶段提交开始:2025年4月21日

        第一阶段提交截止:2025年6月2日

        第一阶段技术和联邦评审:2025年7月7日至8月15日

        第一阶段决赛选手公告:2025年9月16日

        第二阶段提交开始:2025年9月17日

        第二阶段提交截止:2026年2月13日

        第二阶段技术和联邦评审:2026年3月2日至4月10日

        宣布获奖者:2026年5月6日

    (4)执行挑战的法定机构

        NEI根据经修订的《2010年美国创造机会有意义地促进技术、教育和科学卓越(COMPETES)再授权法案》(15 U.S.C.§3719)开展这项挑战。

        NEI的使命包括研究、培训、健康信息传播以及与致盲眼病、视觉障碍和视觉功能机制相关的计划。通过此挑战,NEI旨在探索和实施数据科学和信息学中的创新方法,以增强和激励数据共享。该计划与NEI通过吸引更广泛的社区来促进创新和推动科学进步的目标一致。挑战将识别和推广有效的数据共享方法,有助于改善健康结果并指导未来的倡议和政策。

    (5)奖项

        奖金额:总奖金为100万美元。

        第一阶段:最多六名获奖者将获得每人15,000美元。这些获奖者将被指定为决赛选手,并有资格参加第二阶段挑战。鼓励决赛选手使用第一阶段的奖金前往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参加NIH S-Index创新活动,展示最终的解决方案。参加此活动是获得第二阶段奖金的强制条件。最多将有四个荣誉提名,每个荣誉提名将获得2,500美元,以表彰他们为推进数据共享所做的努力。

        第二阶段:剩余的奖金将根据他们的最终提交分配给最多三名获奖者。奖项分配如下:一等奖:500,000美元;二等奖:300,000美元;三等奖:100,000美元。

  • 原文来源: https://www.challenge.gov/?challenge=nih-data-sharing-index-s-index-challenge&tab=overview
相关报告
  • 《《自然?机器智能》发文探讨COVID-19疫情带来的数据挑战》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4-23
    • 4月8日,《自然•机器智能》期刊发表题为“Pandemic data challenges”的社论,指出数据已成为全球抗击病毒蔓延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如何能减缓疫情蔓延;什么样的人群更容易感染;如何对待重症患者。 文章指出,多家数据平台(Growdfight、Kaggle)都争先恐后的挖掘并共享COVID-19数据,学术杂志出版商也开放了COVID-19相关论文的访问。除了这些医疗服务行业外,智能手机的相关数据对了解疫情大流行具有巨大潜力,但是各国政府对于获取公民手机数据的约束程度各不相同。英国和美国政府正在与手机公司就数据访问进行谈判,但政府必须公开程序和动机,并需要保证民权。世界各地民间社会组织的联合声明警告各国政府,应对COVID-19造成的公共卫生紧急情况做出反应不会诱导侵入性数字监视新时代的到来。
  • 《“智能+”,更应重视安全挑战》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lixiaoyan
    • 发布时间:2019-03-27
    • 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风险挑战。随着数据越来越多被收集,应用场景增加,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随之提升。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要有伦理和法律界限,即应以人类的根本利益和责任为原则。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拓展‘智能+’”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未来的重要基础性技术,人工智能已连续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深入应用,生产生活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人们在拥抱人工智能、迈向数字社会的同时,也需要正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只有未雨绸缪,研判和防范潜在风险,才能安享“智能+”的时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