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公共服务已被重新定义,出行、教育、科技、就业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将带来怎样的公共服务模式创新?关于新技术驱动公共服务模式变革,联合国首席经济学家、全球IT互联网巨头、专家学者的尖峰对话,将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作为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要分论坛,以“效能、协同和创新”为主题的“互联网+公共服务”论坛11月8日在乌镇举行,论坛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在这次论坛上,专家、学者、企业巨头们给出了“互联网+公共服务”的变革建议。
互联网+公共服务有巨大变革空间
从很多角度来看,数字革命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推动者之一,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联合国经济发展助理秘书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埃利奥特·哈里斯表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机器人等技术带来的数字革命将重塑我们的工作、生活,并且还会影响到食品体系、能源、水、治理、教育、医疗保健、社会服务等方方面面。目前全球经济发展依然不平衡,我们应该利用数字技术来消除发展中的不均衡,而要消除发展的不均衡,首先要消除数字技术利用的不均衡。“为了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不让任何人掉线。”哈里斯说。
从全球范围来看,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正在利用数字技术来进一步凸显国家和城市的竞争力。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次论坛上,新加坡共和国通讯及新闻部常任秘书林明亮表示:“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小的岛屿,因为我们很小,所以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方法,让我们脱颖而出,所以我们必须要更高效、更创新,利用技术来让我们的做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这样的思路,新加坡正在从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生活三个维度来积极推进“智慧国”的建设。据林明亮介绍,在新加坡每年个税的申报,只需要两分钟就能完成,因为系统会自动根据数据来帮纳税人算出该交多少税。如果商人想在新加坡注册一家企业,只需要10到15分钟。
数字技术的利用不仅仅让强者更强,更能让很多城市与区域后来居上。贵州是中国利用大数据来加速跨越式发展的代表省份。在这次论坛上,贵阳市市长陈晏分享了贵阳市在互联网+公共服务方面的许多做法和经验,让这个城市的百姓有更好的获得感以及更高效的城市治理。因为公安刑侦领域采用人脸识别系统来打击犯罪,群众安全感指数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99%。因为推出的助民生的APP,贵阳市实现了185项政务服务掌上办理,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安全、便捷的政务服务。
事实上,互联网+公共服务有巨大的应用空间和改进空间,而且是一个无止境的旅程。目前阿里巴巴集团正在与杭州市联合打造“城市大脑”,据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透露,杭州市构建城市大脑,利用城市数据提升城市管理和城市运营效率,不用多修一条马路,整个城市的交通效率提升了50%,而且还是在很多道路被占用和限用的背景下实现的。所以说,一个城市数据的利用能够带来很大的效率提升。而据杭州互联网法院院长杜前介绍,杭州互联网法院目前是50人一年办了1.5万件案件,而这样案件量在一个普通法院有可能需要200名法官。
数据共享和分类是难点
推进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带来公共服务模式创新,关键是要实现各个维度的数据整合与数据共享。而数据的共享和整合一直是互联网+政务服务中的难点。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逯峰表示,数据共享和整合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更涉及体制与机制的问题,广东省通过成立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来深化数字化改革。
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主任、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陈新忠认为,数据开放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深入和发展,是对政府信息公开广度和深度再提升的一个最重要抓手,而数据开放交给社会用,一定会擦出火花。他以民航信息数据为例,开放气象、航空等数据,从而开发了民航信息APP,不仅仅是方便了群众,也提升了航班的准点率。而目前在数据开放中很大一个难题是,给出去的政务数据质量不高,导致了社会无法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难以释放数据价值。
如何来提升数据的质量、如何进行数据的治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认为,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城市捡垃圾同志的思维,事实上,捡垃圾的人在收集垃圾的时候,就已经对垃圾进行了分类,借鉴这样的思路来收集和处理政务数据,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数据泛滥、数据过载、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要做到“数据归心”,既要将数据归心到数据中心,又要做到利用数据心中有数。
在数据分类与提升数据质量上,王坚表达了与吴曼青类似的观点。王坚认为,未来的城市应该像规划土地资源一样来规划一个城市的数据资源;未来城市应该像重视垃圾处理一样来重视数据的处理;未来的城市也应该像规划一个城市的电力供应一样来规划一个城市的计算能力的供应。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认为,我们不仅仅是要考虑数据共享问题、开放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数据的授权运营问题。因为未来数据的利用需要更多专业公司来创新利用,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的到数据利用和数据共享的链条上。为此他谈及了目前国家卫健委授权浪潮在山东进行卫生数据运营的案例,他同时强调要把2C、2B、2G的数据整合到一起,让更多的百姓参与到其中,这将是互联网+公共服务变革很重要的方面。因为城市的治理,不仅是市长的事情,也是老百姓的事情,需要百姓积极参与。比如当老百姓看到管道坏了,可以通过APP反映上来。城市是每一个市民的,需要每一个人参与。
其实利用数据实现公共服务变革,并没有那么难,很多条件已经存在,需要做的只是在“甜点上加上一颗樱桃而已”。华为公司董事、企业BG总裁阎力大为此谈及了“河长”。目前每一个城市都将每一条江河的治理、监管分配到省市的各级官员,领到监管江河的各级负责人,被称为“河长”,河长要负责监管河流的污染情况、水文情况,现在这些河流都布设有传感器和视频监控,缺的只是在这些已经有的视频和传感监控中加入AI技术,就能够很容易识别出河滩上的非法河砂采集,或者垃圾飘漂浮,实现污染的自动报警。阎大力表示,要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要有整合思路,这个问题的解决是整合了AI、物联以及视频等技术。
专家观点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
构建“数据归心”的一体化公关服务体系
吴曼青认为,进入数字化时代,公共服务正在被重新定义。面对数字化时代新变革,我们要突破对公共服务的认知,实现从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的转变,以未来决定现在,打造数字化公共服务新范式。首先,要构建一个端到端连接的数字世界,让公共服务触手可及。第二,要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构建“数据归心”的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第三,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互信共治的公共服务生态共同体。总体来看,打造数字化公共服务新范式,关键在于构建起物联、数联、众联的一体化信息支撑体系。物联是基础,重点是“全域覆盖、全维感知”,目标是要构建一个端到端连接的数字世界;数联是关键,重点是“数据归心、心中有数”,目标是要构建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众联是牵引,重点是“共创共治、共建共享”,目标是要打造互信共治的公共服务生态共同体。
贵阳市人民政府市长陈晏
推动政务服务走向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
陈晏表示,信息化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贵阳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目前正围绕打造“中国数谷”目标,加快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致力打造数字政府、做优公共服务、营造一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贵阳市正在谋划构建“一擎双翼”的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协同治理平台和模式。在数据共享方面,主要的考虑是以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数据增值服务平台、数据安全监控平台等数据服务平台为核心,建设数字政府流程调度统一支撑引擎,通过“一网通办”数据调度平台统一对外提供政务服务;通过推出“平安社会”、“安防维稳”、“智慧环境”等典型应用场景,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同时将民生数据并入双治平台获取更多维度的关联数据,从而实现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协同高效双治理。在公共服务方面,贵阳打造数字政府,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的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在贵阳实现了185项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理”。贵阳市大数据精准帮扶平台,整合了扶贫、民政、卫计、人社、住建、残联、统计、国土等行业数据,建设了统一的扶贫数据库,实现了全市扶贫信息资源的融合共享,有力助推了精准扶贫。在营造一流环境方面,贵阳作为2018年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之一,年内将实现办理时限压减至120个工作日、力争压减至100个工作日,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做到“只进一扇门”、“一次即办成”。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
打造政府、社会、个人三维链接的新型互联网
孙丕恕认为,当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融合,出现了数据驱动,政府、社会、个人三维链接的新型互联网,为城市服务提供了更多可能。政府数据是“钻石矿”,是最有价值的数据。过去讲政府数据,就是共享开放,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数据的授权运营,授权给有能力的企业进行市场化运营。因此,新型互联网企业通过政府数据运营,加上互联网数据,进行数据价值的梳理重构与应用创新,实现政府、社会、个人三维数据的互动,真正释放数据的政用、民用和商用价值,推动优政、惠民、兴业目标的实现。因此,通过新型互联网的三维数据政府、企业、个人的全面服务内容覆盖,城市统一公共服务门户、以及共享、共建、共治的城市全民治理形态,成为未来城市服务的三个新特点。目前浪潮基于共治理念,打造了一款城市服务统一门户——爱城市网APP,同时,基于区块链技术发布了“五彩石计划”。这是个激励机制,每个市民注册App后都会获得一个独一无二的数字城市人身份,通过游戏化的交互方式在城市空间中的完成任务,获得“五彩石”。
杭州互联网法院院长杜前
运用互联网创造更便捷的诉讼服务
杜前分享了一年多来的互联网法院建设经验和体会,第一、运用互联网方式让诉讼服务更便捷、用户体验更好。在平台方面,建立了杭州互联网法院诉讼平台,现在,当事人只要一个电脑、一部手机、一根网线,对接一个平台,就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全方位在线诉讼服务。审理模式也进行了创新变革。从在线审理模式,到后来首创“异步审理模式”,打破时空限制,再到智能审理模式,突破“人”的限制。第二、运用最前沿的信息技术让诉讼服务更精准。区块链是数据时代解决隐私问题、安全问题、信用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作为首次将区块链技术融合到司法领域,解决电子证据认证难题的“亲历者”。第三、通过专业审判为互联网活动提供更安全、更有保障的司法服务。杭州互联网法院自成立起,就一直践行着以裁判引领互联网行为,为互联网活动提供安全保障的职责使命。
通过妥处全国首例大数据权属案,明确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的行为规范;审结首例“比特币”挖矿机交易案、界定各类虚拟财产性质和交易边界等。近期,英国知名动画《小猪佩奇》著作权人在杭州互联网法院提起在中国首个诉讼案件并胜诉,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除此之外,从发布《电子商务审判白皮书》、《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报告》到出台《关于服务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实现了提炼裁判规则到保障数字经济发展治理规则的深化发展。
思爱普(SAP)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全球研发网络总裁柯曼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构建国际性平台
柯曼认为,智慧城市三要素为:一要提供服务,提高服务的效率;二要保护市民的安全;三要繁荣经济。城市需要智慧、智能,而且要高度的互联,这种连接(包括不同的服务之间的连接)才会让智慧城市更加突出。SAP参与了很多全球智慧城市的成功案例。比如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过去的街道乱丢垃圾可能会堵住下水管,每年的投诉量是超过28万起,在现在的基础设施平台上,降低了80%的投诉率,经历了三天的暴雨之后,布宜诺斯艾利斯毫无积水,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比如在意大利博尔扎诺,使用区块链等新技术,政府官员能够为审批任务创建档案,并且在现场进行材料的扫描。比如在圣地亚哥,通过街灯装备处理器、摄像头、麦克风、无线网络等手段去建立物联网络,应对犯罪事件问题,提高市民的安全感。
要把城市变得更加智能,必须要创建新的平台进行数据分享。全球城市的需求是各种各样的,面对未来,智慧的城市和智慧平台需要更多的创新企业参与到城市建设中。
但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仍然面对着众多的挑战。我们希望通过建立国际性平台,未来可以构建国际标准化,消除信息孤岛,提高国际网络互信。通过AI新技术的利用,为了共同的目标,把每个人连接到一起,希望世界信息化建设能更加美好,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
未来城市应像重视垃圾处理一样重视数据处理
王坚表示,希望把城市大脑当作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看。社会要重新思考一下,我们发明什么样的基础设施能够改变社会?一个很简单的切入点就是交通,交通确实是每一个城市保证人们生活在每一个城市里最基本的东西。
在杭州,阿里第一次跟杭州市人民政府建设的项目,既不是传统的信息化建设,也不是传统的所谓互联网基础设施,实际上就是在城市引入一个新的数字基础设施,即城市大脑。城市大脑项目第一次出现在政府的文件里,第一次把数据资源当做一个城市发展的决定性的资源。数据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资源,就像电,就像水,就像土地。
在杭州现在不修一条路,只是利用数据资源就让道路的通行效率提升了50%。杭州是一个传奇,杭州在2020将举办亚运会,目前正在修建道路和基础设施,在2000公里的道路上,有很多路段是正在修建当中,这意味着有许多道路是被占用或是限用的,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杭州市的道路通行效率依然提升了50%。所以说,在城市里利用数据资源,利用城市大脑来管理和治理城市,提升城市效率是大有可为的。
未来的城市应该像规划土地资源一样来规划一个城市的数据资源;未来城市应该像重视垃圾处理一样来重视数据的处理;未来的城市也应像规划一个城市的电力供应一样来规划一个城市的计算能力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