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_科学家开发了研究SARS-CoV-2的小鼠模型》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10-14
  • 9月25日,Science期刊发表题为“Adaptation of SARS-CoV-2 in BALB/c mice for testing vaccine efficacy”的文章。文章指出,研究人员通过在老龄BALB/c小鼠的呼吸道中进行连续传代,从而改造SARS-CoV-2的临床分离株。所得到的第六代小鼠适应株(称为MASCp6)在小鼠肺中显示出感染性强,并导致小龄和老龄小鼠鼻内接种后出现间质性肺炎和炎症反应。研究人员进行深度测序,发现了一组可能与毒力增加有关的适应性突变。特别是N501Y突变,该突变位于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研究人员还使用该模型验证了一种重组RBD候选疫苗的保护功效。作者指出,这种小鼠适应性菌株和相关的挑战模型在评估针对SARS-CoV-2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方面具有价值。
    原文链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511/1603

  • 原文来源: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511/1603
相关报告
  • 《9月28日_英科学家建立SARS-CoV-2进入宿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模型》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10-14
    •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9月28日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发表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modelling of SARS-CoV-2 entry in animal models”的文章。 文章称, COVID-19已蔓延至100多个国家,截至2020年7月26日,已感染1600万人。尽管迫切需要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SARS-CoV-2的研究受到影响。为了促进医学方法和新疗法的发展,研究人员比较了人类和动物模型(豚鼠、狗、猫、大鼠、兔、雪貂、小鼠、仓鼠和猕猴)中SARS-CoV-2 刺突蛋白的ACE2受体、TMPRSS2和弗林蛋白酶的使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ACE2在刺突蛋白相互作用表面具有较高水平的序列变异性,这极大地影响了刺突蛋白的结合模式。使用分子对接模拟,研究人员比较了SARS-CoV和SARS-CoV-2 刺突蛋白与ACE2受体的复合物,发现SARS-CoV-2 刺突蛋白与人类ACE2的结合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相比之下,TMPRSS2和弗林蛋白酶在本次研究的宿主中非常相似,不会导致敏感性差异。计算分析表明,猕猴、雪貂和仓鼠是研究SARS-CoV-2 刺突蛋白与ACE2相互作用的抑制抗体和小分子最合适的模型。研究数据表明,TMPRSS2和弗林蛋白酶在物种间是相似的,表达人类ACE2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如hACE2转基因小鼠,也可能是研究病毒侵入的有用模型。 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72528-z
  • 《7月30日_科学家测试SARS-CoV-2在BALB/c小鼠中的适应性以评估疫苗功效》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8-18
    • 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军事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乔恩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和复旦大学的科研人员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题为“Adaptation of SARS-CoV-2 in BALB/c mice for testing vaccine efficacy”的文章。 开发用于SARS-CoV-2的小动物模型已被列为优先事项。研究人员在老年BALB/c小鼠的呼吸道中通过连续传代筛选出了一株SARS-CoV-2临床分离株。产生的第6代小鼠适应菌株(称为MASCp6)在小鼠肺中表现出增强的感染能力,鼻内接种后,幼龄小鼠和老年小鼠体内产生间质性肺炎和炎症反应。深度测序揭示了一组适应性突变可能与毒性增加有关,特别是N501Y突变位于spike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域(RBD)。该模型验证了重组RBD候选疫苗的保护效果,因此,这种小鼠适应毒株和相关的挑战模型在评估抗SARS-CoV-2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方面具有价值。 原文链接: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7/29/science.abc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