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军事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乔恩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和复旦大学的科研人员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题为“Adaptation of SARS-CoV-2 in BALB/c mice for testing vaccine efficacy”的文章。
开发用于SARS-CoV-2的小动物模型已被列为优先事项。研究人员在老年BALB/c小鼠的呼吸道中通过连续传代筛选出了一株SARS-CoV-2临床分离株。产生的第6代小鼠适应菌株(称为MASCp6)在小鼠肺中表现出增强的感染能力,鼻内接种后,幼龄小鼠和老年小鼠体内产生间质性肺炎和炎症反应。深度测序揭示了一组适应性突变可能与毒性增加有关,特别是N501Y突变位于spike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域(RBD)。该模型验证了重组RBD候选疫苗的保护效果,因此,这种小鼠适应毒株和相关的挑战模型在评估抗SARS-CoV-2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方面具有价值。
原文链接: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7/29/science.abc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