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风电概念,蓄势待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12-12
  • 风电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一个发生身边明显的现象是这几年许多边远农村的山上都装满了一个一个的风电项目,这些年可谓发展迅速。
    展望未来,为了达到我国提出的“3060”碳排放目标,“十四五”期间风电年均新增装机有望达到36GW,较“十三五”年均装机提升幅度达44%,风电行业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发展趋势。
    作为风电的重要分支,未来海上风电机会或许更大:2019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98GW,累计装机5.39GW,占总风电装机量的3%;反观全球海上风电,其占风电总比例达4.5%。作为拥有优质海上资源的国家,我国海上风电开发潜力超过3000GW,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从数据上看,预计2020年底海风累计并网8.7GW左右,剩余存量核准项目22GW,“十四五”并网期间年均新增并网可达4.4GW,约占全球新增海风装机的34%,为全球最大的海风市场。
    由此可见,未来海上风电领域的发展空间较大,是风电行业内较为优质的赛道,而赛道内海上业务较多的企业有望在风电发展的浪潮下更加受益。二级市场上近期风电板块调整也较为充分,考虑未来良好的基本面,可谓蓄势待发,近两天也有机构资金开始回补,帮主认为风电,特别是海上风电的上市公司,后期值得重点关注。

相关报告
  • 《陆海并举,2023年风电产业蓄势待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17
    • 当前,能源低碳转型进而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同的战略目标,风能作为理想的低碳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广泛关注。   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联合设计、全面自主创新的道路当前随着国内产品迭代速度的加快,我国风力发电设备的国产化水平已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仍然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的风电设备制造走的是从带料加工,到合作生产或购买许可证国内组装的技术路线,难以掌握风电机组的核心技术,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能力较为薄弱,大兆瓦风机主轴轴承等核心零部件高度依赖进口,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水平有待提高。 陆海并举,风电建设有序推进 我国幅员辽阔,在风电建设上陆海并举,取得了一定成果。陆地风电方面,2022年国内陆上风电项目招标对单机容量的要求一再提高,陆上风电机组呈现大型化发展态势。 以内蒙古能源杭锦风光火储热生态治理项目为例,该项目采用了134台单机容量为9兆瓦的风电机组及配套机组箱变。 2021年以来,部分新增陆上风电项目开始要求中标单机容量达4兆瓦及以上,中标风电机组中4兆瓦-5兆瓦的机型成为主流。统计显示,2021年,新增陆上风电项目的平均单机容量已超过了3兆瓦,较2020年大幅提升。 2022年,新增陆上风电项目机组单机容量进一步提升,部分陆上风电项目已明确要求中标风机单机容量需达到5兆瓦-6兆瓦。 预计2023年陆上风电机组还将继续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 与陆地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具有发电利用效率高、不占用土地资源、适宜大规模开发、风机水路运输方便等优势。补贴到期的压力、加上风机单机容量跨越式的增长,促使于2022-2025年并网的海上风电机组平均价格较2021年降低40%以上。业内机构预测,2023年,海上风电整机商之间针对大叶轮直径风机的激烈竞争仍将持续。 伴随中国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拓展号角的全面吹响,以及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和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风电行业已拉开向数字化转型的序幕。风电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风电装备制造的提质、增效、升级、创新成为关键点,也将是2023年我国风电企业的发力点。
  • 《5G 网络蓄势待发 未来市场有待开发》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4-09
    • 从2017年末至今,5G网络的话题一直在在业界讨论不休,不断有企业宣布进入5G的研发或者宣布加大投资,我国的三大运营商也宣布加快5G网络的布局试点,至此在科技界中有一种“不提5G概念,你就是与时代脱节会赶不上新的工业革命”的看法。事实上面对目前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对5G的期待是社会发展的“油门”,还是一场“庞氏”骗局呢? 手机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四代通信技术的演进,目前最先进的网络是4G LTE网络,而明年有些国家将会率先商用5G网络,手机厂商也会推出5G手机,多数人对于5G网络还比较陌生,那么5G网络到底提升在了哪,有何优势呢? 5G网络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Gb,这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整部超高画质电影可在1秒之内下载完成。除了高带宽之外,5G网络相比4G网络还着更低的延迟,5G网络的Ping值可以达到仅有几毫秒。目前的4G网络网速已经非常快了,那么5G网络这么快的速率到底有必要吗?目前来看就算网速再快但电信运营商还是按照流量计费的,很少有人会用移动网络下载电影。 其实5G网络已经超越了手机网络的范畴,5G决不会是像3G过渡到4G那样给消费者的直观感觉是网速的提升,5G是革命性的,之所以说是革命性的,是因为5G包含物联网,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来,因特网带来的变革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而5G物联网会将网络的应用范围拓展到前所未有的广度。5G网络有两种类型的网,一个是传统的手机网络,另一个则是为万物互联准备的网,也就是物联网,5G网络所要连接的设备不止是手机了,像自动驾驶汽车、远程医疗等都会使用5G网络。就拿无人驾驶来说,没有5G网络那么无人驾驶永远不会成熟,高带宽低延迟的5G网络对于无人驾驶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带宽足够高才能承载马路上数以千计的汽车,只有延迟足够低才能确保出现危险情况时能及时作出反应。无人驾驶要配合物联网使用,只有每辆车每个人都进入车联网之中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现在的无人驾驶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没有车联网的无人驾驶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以目前无人驾驶的水平以及发生事故的概率来看,如果普及无人驾驶技术会使汽车公司倒闭。 除了无人驾驶汽车所使用的5G车联网之外,还有远程医疗等也是随着5G的发展而催生的新产业,得益于5G网络的低延迟,医生在远程手术时能够更加精准的给病人开刀,像人的血管等敏感区域,如果远程医疗延迟过高很可能导致医生操刀不准。 除了以上所说的5G实际用处之外,5G其实是提供了一个平台,可能会催生更多新生产业,5G物联网可能会对社会发展带来更加强劲的动力,5G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一环,5G商用会引发社会经济的深刻变革。 总所周知,智能手机自诞生是来自四代通信技术的演进,而4G网络刚出现的时候跟多人认为它只是比5G网速快,但是流量费昂贵,但事实真的如此么?4G网络可能最初只是提升网速,但由它所带动的产业引领了这个时代的发展,首先智能手机的发展,把手机从3G时代的电话短信为主的功能成功扩展到现在的多功能智能手机。其次,它真正带来了“互联网+”这个概念,移动支付,手机约车等都是4G延伸带来的产业,试想如果在3G网络下,你可以用手机扫开“共享单车”么?所以说没有4G的发展现在的微信、支付宝、滴滴和外卖等我们习以为常的手机应用APP可能都不复存在。最后,在网费上,由于4G网络应用成功衍生出了WLAN的应用,将网费的使用大幅下降。 面对5G的发展,持开放眼光,接纳的眼光是必要,因为5G所带来的产业变革是无法准确预知的,但是5G发展初期也有其缺点,正如任正非在华为研发战略中讲到的,“科学技术的超前研究不代表社会需求已经产生。”他认为5G可能被炒作过热,因为5G的需求还没有完全产生。比如,无人驾驶需要5G技术,可是现在并没有多少无人驾驶车辆。所以说正视5G初期发展中的不足,不断探索新的科技、产业增长点,是发展5G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