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和类胡萝卜素代谢组分析揭示灰毡毛忍冬花色转变的分子机制》

  • 来源专题:生物育种
  • 编译者: 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5-07-17
  • 在植物王国中,花朵的色彩斑斓不仅是大自然最美的装饰,更是植物繁衍的重要策略。花色主要由三大类色素决定:类胡萝卜素(呈现黄色至红色)、花青素(呈现红色至蓝色)和叶绿素(呈现绿色)。忍冬属植物作为重要的药用和观赏植物,其花色变化机制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关于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花色从绿色到白色最终变为金色的转变过程中,类胡萝卜素所起的作用尚不清楚。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植物花色形成的理论基础,也对药用植物品质改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怀化大学湖南省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针对这一科学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他们选取灰毡毛忍冬'香蕾'品种的四个关键发育阶段(绿色花蕾GB、白色花蕾WB、白花WF和金色花GF)为材料,通过整合转录组学和类胡萝卜素代谢组学分析,系统揭示了花色转变的分子机制。这项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Biotechnology》杂志上。

  • 原文来源: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25-7/20250710235630899.htm
相关报告
  • 《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的综合分析揭示了辣椒果实颜色形成的机制》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19-10-14
    • 为了了解辣椒果实颜色形成的机理,对4种不同水果颜色的辣椒品种进行了代谢组学和转录组的综合分析。共鉴定到188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紫色品种的花青素、黄酮醇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这与黄酮类化合物合成和调控基因的高表达有关。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确定类黄酮合成相关模块和调控类黄酮合成和转运的候选基因。此外,对12种类胡萝卜素的分析表明,4个辣椒品种在开花期50天的叶黄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这是由于类胡萝卜素通路下游基因表达差异造成的。我们的研究结果为了解辣椒果实中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和积累提供了新的见解。
  • 《β,β-胡萝卜素-9',10'-加氧酶2的消融改造下丘脑代谢组,导致小鼠代谢紊乱》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lixiaoman
    • 发布时间:2017-04-27
    • β,β-胡萝卜素-9',10'-加氧酶2(BCO2)是定位于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最初被发现是催化类胡萝卜素不对称裂解的酶。BCO2的全身耗尽导致小鼠食物摄取量增加和肝脏脂质代谢受损。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重建小鼠下丘脑代谢组来确定BCO2在下丘脑营养代谢和喂养行为中的作用程度。将6周龄的雄性BCO2敲除(KO)和同基因野生型129S6(WT)小鼠用于代谢和细胞因子和下丘脑代谢组学和生化分析。与WT相比,BCO2 KO小鼠在代谢和代谢物稳态中表现出广泛的破坏,空腹血糖升高,循环胰高血糖素和瘦素的减少,血浆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升高以及AMP激活的蛋白激酶信号传导受损。下丘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BCO2的消耗导致了代谢变化的显着变化,包括抑制长链脂肪酸转运到线粒体中,抑制二肽和含硫氨基酸的代谢,刺激BCO2 KO小鼠的局部氧化应激和下丘脑的炎症。这些发现表明BCO2调节下丘脑线粒体功能,营养代谢和局部氧化应激和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