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报道Pt/CeO2团簇催化剂的热触发氧化还原动态平衡与原位原子再分散特性》

  • 来源专题:关键原材料知识服务平台
  • 编译者: 费鹏飞
  • 发布时间:2025-06-23
  • 5月2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题为“Thermally triggered redox flexibility of Pt/CeO2 cluster catalyst against in-situ atomic redispersion”的论文,报道了Pt/CeO2团簇催化剂的热触发氧化还原动态平衡与原位原子再分散特性。

    对于负载型催化剂而言,金属位点从团聚态向单原子的再分散过程受反应物诱导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调控,但这一过程可能损害催化剂本征活性。

    研究人员发现,在CO催化氧化反应中,CeO2负载的Pt团簇会自发再分散为Pt单原子,该过程由Pt-CeO2界面相互作用驱动,其中表面羟基作为关键稳定剂。这种结构演变伴随着催化剂失活,导致催化性能下降。在明确区分PtOx团簇与Pt单原子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热老化策略来抑制Pt团簇的再分散。800℃高温煅烧可显著消除Pt/CeO2表面羟基,从而去除Pt再分散的锚定位点,有效保持Pt团簇结构。更重要的是,该处理触发了Ce3+/Ce4+氧化还原循环,使界面Ce3+位点能够高效活化O2分子。结合Pt团簇相较于单原子更强的CO吸附能力,这种价态变化的氧化还原灵活性使催化剂展现出卓越的CO氧化活性。

  • 原文来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509239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报道界面内建电场与原子间电荷转移协同促进CeO2/Ce-Co3O4电催化剂的析氧反应活性》

    • 来源专题:关键原材料知识服务平台
    • 编译者:费鹏飞
    • 发布时间:2025-06-23
    • 5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Interfacial built-in electric field and interatomic charge transfer synergistically boosting oxygen evolution on CeO2/Ce-Co3O4 electrocatalyst”的论文,报道了界面内建电场与原子间电荷转移协同促进CeO2/Ce-Co3O4电催化剂的析氧反应活性。 通过电荷局域化调控提升过渡金属基电催化剂的析氧反应(OER)性能,是降低电解水制氢成本的有效策略,但仍面临重大挑战。 研究人员采用一步沉积-煅烧法制备了CeO2纳米颗粒与Ce单原子共修饰的CeO2/Ce-Co3O4 OER电催化剂。所获得的CeO2/Ce-Co3O4异质结结构可触发界面内建电场,而引入的Ce单原子通过Co-O-Ce构型诱导电荷转移,从而显著调控Co位点的电子局域化程度。该CeO2/Ce-Co3O4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表现出卓越的OER性能:仅需216 mV过电位即可达到10 mA·cm?2电流密度,并能保持100小时的长期稳定性。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与原位光谱分析证实,异质结与单原子掺杂的协同作用可促进Co位点的电子局域化及d带中心上移,进而增强反应物吸附能、降低反应能垒,并提高晶格氧机制反应路径占比。该工作揭示了通过界面内建电场与原子间电荷转移调控尖晶石电子结构在大规模OER应用中的潜力与前景。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报道高熵稀土氧化物锚定可调Cuδ+纳米烟囱用于自串联C-C偶联催化》

    • 来源专题:关键原材料知识服务平台
    • 编译者:费鹏飞
    • 发布时间:2025-06-23
    • 6月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题为“Contrasting Atomically Dispersed Metal Catalysts Supported on CeOx Nanoislands with Various Ligand Environments Including Chloride”的论文,报道高熵稀土氧化物锚定可调Cuδ+纳米烟囱用于自串联C-C偶联催化。 单原子分散于载体上的金属催化剂因其极高的原子利用率及可通过载体/配体调控电子特性等特点,展现出独特的催化性能。 研究人员报道了锚定在二氧化硅高比表面载体上CeOx纳米岛的铂、铑、铱单原子催化剂体系。以含氯金属盐为前驱体合成的催化剂中,金属以化学吸附态存在于CeOx纳米岛表面,其中典型结构Pt1Cl2O4经X射线吸收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证实。煅烧后该结构转化为嵌入CeOx晶格的Pt1O6构型。实验发现Pt1Cl2O4对CO氧化的催化活性显著高于无氯的Pt1O6物种,DFT计算揭示氯配体对单原子铂的促进作用与其在纳米颗粒体系中的抑制效应形成鲜明对比。该研究揭示了第一配位层在调控贵金属单原子催化性能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