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我国科研人员的科学数据素养能力评价研究》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xuxue
  • 发布时间:2020-04-26
  •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素养是数据密集型时代科研人员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必备能力,国内对于科学数据素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尚处于初步发展和探索阶段。对我国科研人员科学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体系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有利于明确我国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目标与能力评价依据。[方法/过程]从科学数据素养能力研究着手,通过对国外科学数据素养研究文献的调研与综述,深入分析并提取能力要素,按照科学数据素养过程结构内涵进行聚类,确定科学数据生命周期各阶段应该具备的科学数据素养能力;针对我国不同学科领域科研人员的科学数据管理与利用行为进行调查访谈,研究我国科研人员科学数据素养能力特征。[结果/结论]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与基本架构,为我国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关报告
  • 《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与大学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思考》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饶海侠
    • 发布时间:2024-01-19
    • 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与大学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思考 科学研究领域中数据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亟待普及和培养。学者王维佳、曹树金和廖昀赟在《图书馆杂志》期刊上发表《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与大学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思考》一文。该文章首先从信息素养的价值取向和技能知识的层次结构两方面分析数据素养的内涵,再通过调查问卷和兴趣小组法对科研人员的数据素养能力进行评价,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科研人员数据素养能力构成和评价函数,最后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与数据素养教育相关思考。 一、研究内容 作者在数据素养白皮书中构建的数据素养涵义框架和数据生命周期的基础上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包括数据管理计划、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描述、数据的组织、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数据的保存、数据的共享及再利用、数据伦理、知识产权等,结合兴趣小组法和问卷调查法测量“临床研究”相关科研人员的数据素养能力,结果发现数据统计能力和数据管理能力是数据素养能力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 1.数据素养内涵解析 作者从信息素养的价值取向和技能知识的层次结构两方面分析数据素养的具体内容。一方面,类比信息素养的定义,数据素养是能够让人们反思自己所拥有的数据,利用数据包含的内容和所具备的技能获取知识,开展知识交流,从而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数据素养包含数据标准化处理、规范化应用的基础层次技能,也包括综合运用主体的专业经验、洞察力和科学方法的高级能力层次 二、研究结论 该文章发现数据素养由统计分析能力、数据管理水平、数据诚信度、数据伦理认知和数据科学基本认知水平多项能力共同组成,由此作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要让图书馆与多方部门合作共同搭建规范的科研数据管理环境,并且将数据教育内容嵌入到专业和科研的情境下,同时图书馆可以借鉴国外图书馆开发的数据素养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项目,根据这些实践经验开发适合国内科研人员需求的数据素养教育模式。 以上内容经编译整理,具体内容详见[1]王维佳,曹树金,廖昀赟.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与大学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6,35(08):96-102.DOI:10.13663/j.cnki.lj.2016.08.015.
  • 《科学数据素养的概念辨析以及过程-目标结构体系》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饶海侠
    • 发布时间:2024-01-19
    • 科学数据素养的概念辨析以及过程-目标结构体系 科学数据素养是数据密集型时代应运而生的概念。2019年9月20日,学者秦小燕和初景利在《图书情报工作》期刊上发表《科学数据素养内涵结构研究》一文,该文章梳理了目前学者在信息素养和科学数据生命周期方面的理论研究,深入剖析科学数据素养的内涵以及该素养与其他素养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了科学数据素养过程-目标的内涵结构体系。 一、研究内容 作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调研和分析,发现现有研究普遍从两种方式出发理解科学数据素养的内涵:数据行为过程和教育目标,由此作者基于信息素养理论、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科学数据素养的过程结构模型和目标结构体系,并将两个模型结合构成科学数据素养过程-目标结构体系。 1.内涵辨析 作者认为在文中辨析了科学数据素养与信息素养、数字素养、科学素养、统计素养之间的关系。认为核心是将批判性思维贯穿于数据利用与处理的全过程,利用数据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1)科学数据素养与信息素养:作者认为信息素养反映查找、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科学数据素养反映的是理解、使用、管理科学数据的能力,科学数据素养是信息素养的延伸和扩展,建议应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2)科学数据素养与数字素养:作者认为科学数据素养强调了数据生产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利益相关方,要求的能力更专深。数字素养强调掌握和应用数字技术与网络知识,确定、组织、理解、评估和创造信息,是终生学习的过程。 (3)科学数据素养与科学素养:作者认为数据素养丰富了科学素养的内涵,通常通过科学知识、研究方法过程、以及科技带来的影响三方面考察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涉及科学思维体系、价值观、文化认同和科学信息交流模式。 (4)科学数据素养与统计素养:作者认为数据素养为统计素养赋予丰富内涵。统计素养的核心是对数据的辩证思考与应用,数据科学和统计学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2.科学数据素养的内涵结构 作者考察大量的科学数据素养项目、教育实践模式以及课程大纲,分析内在逻辑,从利用行为或解决过程、各环节对数据主体的要求这两方面考虑,梳理提出了科学数据素养的过程-目标结构,作者对过程中每个阶段的要求可归结为目标,目标的具体表现形式则是行为过程,目标经认知、行为和情感层面的升华和内化形成科学数据素养。以下是“科学数据素养过程 - 目标结构体系”(下图摘自论文原文) 二、结论 通过建立科学数据素养过程-目标结构体系,可以为科学数据素养教育实践的展开提供参考,并且有利于科研人员制定完善的科学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同时,该体系的建立明确了科学数据素养的目标和实现路径,为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作者提到该框架一个动态的理论分析框架,具体分析内容将随着时代发展而自我调整和发展。 三、阅读推荐 文中提到了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 ACRL)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英国国立与大学图书馆协会( Society of College,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SCONUL)信息素养七要素标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信息素养研究会(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ANZIIL) “信息素养框架: 原则、标准与实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 2013 年发布的“全球媒体与信息素养评估框架”等内容,推荐进一步信息素养教育领域相关的学者扩展阅读。 以上内容经编译整理,详细内容请参考[1]秦小燕,初景利.科学数据素养内涵结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8):30-39.DOI:10.13266/j.issn.0252-3116.2019.1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