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自然气候振荡与格陵兰冰盖融化之间的联系研究》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cancan
  • 发布时间:2018-10-29
  •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知道全球气候变暖正在融化世界第二大冰盖格陵兰冰原。然而,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现有两种气候模式可能暂时增加或减少融化速度:北大西洋涛动(NAO)和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

    这两种模式都可能对区域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NAO以亚速尔群岛和冰岛之间的大气压力差来衡量,可以影响西风风暴路径的位置和强度。该研究发现,当NAO处于负相位(意味着格陵兰岛的空气压力较高)时,它可以在夏季引发格陵兰岛的极端冰融化。同样,AMO改变了北大西洋的海面温度,当它处于暖相位时会引起重大的融化事件,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的温度。

    本文的合作者、WHOI的气候科学家Caroline Ummenhofer表示,如果全球气候变化以目前的速度继续下去,格陵兰冰盖最终可能会完全融化,但它是否会更早还是更晚遭遇这样的命运也许取决于这两种振荡。根据AMO和NAO的相互作用,过度融化可能比预期提前20年发生,或者比本世纪晚20年发生。

    “我们知道格陵兰冰盖融化的部分原因是气候变暖,但这不是一个线性过程,”Ummenhofer说,“有些时期它会加速,有些时期则不会加速。”

    实际上,用十年的尺度预测环境状况并不容易。几周时间内NAO可以在正位相和负位相之间切换,但AMO可能需要50多年才能完成整个周期。自19世纪后期科学家首次开始追踪气候以来,只记录了少数AMO周期,因此很难确定可靠的模式。更复杂的是,WHOI科学家需要弄清楚与人类相关的气候变化导致了多少融化效应,以及有多少归因于AMO和NAO。

    为此,该团队依靠区域地球系统模型的大型集成数据,这是一套在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进行的大规模气候模型。从那个起点开始,研究人员观察了该模型40个不同的迭代,涵盖了20世纪和21世纪的180年,每一次都使用略有不同的初始条件。虽然所有的模拟都包括相同的人为因素,例如两个世纪以来温室气体的增加,但他们在开始时使用了不同的条件,例如特别寒冷的冬季,或强大的大西洋风暴季节,这导致了结果的明显变化。然后,研究小组可以将这些结果相互比较,并从统计学上消除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让他们把AMO和NAO的影响分离开来。

    “使用大量的模型输出,我们的研究结果在统计学上更具稳健性,”该论文的主要作者Lily Hahn说,“它提供了比单个模型运行或单独观测更多的数据点。当你试图研究像大气-海冰相互作用这种复杂的东西时,这非常有用。”

  • 原文来源:https://phys.org/news/2018-09-links-natural-climate-oscillations-north.html
相关报告
  • 《格陵兰冰盖的变暖不会停止》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20-08-31
    • 近40年的格陵兰岛卫星数据显示,岛上的冰川已经严重缩小,即使全球变暖停止,冰盖的面积也会继续变小。这意味着格陵兰岛的冰川已经过了一个临界点,每年补充冰盖的降雪量跟不上从冰川流入海洋的冰。因此需要研究冰的排放和积累是如何变化的,也就是有多少冰从冰川中分解成冰山或融化到海洋中,以及每年有多少降雪补充冰川。研究人员发现,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通过积累而获得的雪和冰川融化或崩解的冰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保持了冰原的完整性。研究者发现冰盖的脉动—冰盖边缘的冰川流失量—在夏季增加。这个脉冲的基线,即每年流失的冰量,在2000年前后开始稳步增加,因此冰川每年损失约500亿吨。而在此期间降雪量并没有增加,这意味着冰原的冰流失速度比补充的速度要快。但从2000年开始,季节性融化会在一个更高的基线上叠加,因此损失会更大。冰川已经缩小到足够的程度,许多冰川都在更深的水里,这意味着更多的冰与水接触。温暖的海水融化了冰川的冰,也使得冰川很难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说明,即使人类奇迹般地阻止了气候变化的进程,冰川流失到海洋中的冰很可能仍会超过积雪积累所产生的冰,而且冰盖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缩小。冰川退缩使整个冰盖的动态处于不断丧失的状态,即使气候保持不变,甚至变冷一点,冰原的质量仍然会下降。格陵兰岛冰川萎缩是整个地球的问题。从格陵兰岛冰原融化或破裂的冰进入大西洋,最终进入全世界的海洋。格陵兰岛的冰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去年,格陵兰冰盖上融化或破裂的足够多的冰导致海洋在短短两个月内上升2.2毫米。 相关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247-020-0001-2 (郭亚茹 编译; 张灿影 审校)
  • 《北大西洋环流处于最弱状态》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cancan
    • 发布时间:2018-12-14
    • 由Christelle Not和Benoit Thibodeau博士领导的一项研究强调了20世纪海洋环流的急剧减弱,这被认为是全球变暖和格陵兰冰盖融化的直接后果。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北大西洋的环流减少会对北美和欧洲的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会对非洲和亚洲的夏季季风和降雨产生很大的影响。该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是北大西洋环流的一个分支,它将温暖的地表水带向北极,把寒冷的深水带向赤道。这种热量和能量的转移不仅直接影响欧洲和北美的气候,还可以通过对海面温度、水文循环、大气环流和热带辐合带变化的影响来间接影响非洲和亚洲季风系统。许多气候模式预测全球变暖导致这一环流分支的减弱甚至崩溃,部分原因是格陵兰冰盖释放了淡水。这种淡水的密度低于咸水,因此阻止了深水的形成,减缓了整个循环。然而,由于缺乏AMOC的长期记录,这种削弱仍然存在激烈争论。 Not和Thibodeau博士使用在沉积物核心中发现的称为有孔虫的微化石来估计过去的海洋温度。使用的沉积岩心位于加拿大海岸的劳伦森海峡,那里有两条重要的海流交汇。因此,这些环流的强度将控制取芯位置处的水温,这意味着从该岩芯重建的温度表示北大西洋环流的强度。他们与来自美利坚合众国的合作者一起使用仪器数据和两个可以模拟气候和海洋的数值模式验证了他们的结果。 “AMOC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其强度的可靠指标。这一AMOC新记录的发现将增强我们对其驱动因素的理解,并最终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全球变暖下可能导致的未来变化。”Thibodeau博士说。 有趣的是,该研究小组还发现了小冰河时期(在公元1600年到1850年之间观察到的一段寒冷时期)的微弱信号。虽然没有20世纪的趋势那么明显,但这一信号可能证实该时期北大西洋的环流也较弱,这意味着向欧洲的热量传递减少,导致这一时期的低温。但是,验证这一假设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尽管我们可以将20世纪的温度重建与仪器测量相结合,但对于小冰期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分析以巩固这一假设。”Not博士说。 (侯颖琳编译;於维樱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