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然气工业核心标准发布 》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8-12-20
  • 天然气工业核心标准GB 17820《天然气》,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将于2019年6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对进入长输管道的天然气的高位发热量、总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指标引入过渡期要求,过渡期至2020年12月31日。此次标准修订历时4年。新版本天然气总硫指标提升幅度显著,与欧洲标准一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标准响应了国家绿色发展的要求,凸显了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优势,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诉求,保障了我国进口天然气气质和长输管道安全。新标准对总硫含量的强制性要求(一类气总硫含量≤20千克/立方米)将大力推动有机硫深度脱除、总硫在线监测等天然气处理新技术的应用,促进天然气处理装置和工艺的改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天然气工业技术进步。该标准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组织修订。“当前,我国对天然气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安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今后天然气从开采、净化、处理和输送都要按照新标准来执行。

相关报告
  • 《我国首次发布天然气进口价格指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0-18
    • 10月17日,新京报记者自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获悉,由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共同研发的中国LNG(液化天然气)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昨天在上海正式诞生,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天然气进口价格指数,将为我国LNG进口贸易提供定价参考。 据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数据,我国天然气10月17日出厂价格为3705元/吨,实现8连涨,周涨幅达到17.2%。 与天然气价格上涨同步的还有资本市场的热情。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收盘,A股共21只燃气概念股,其中14只股价出现上涨,涨幅最高的三只分别是金鸿控股、安彩高科、大众公用,涨幅分别为5.81%、3.77%、1.98%。 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预计今冬市场价高于去年 据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数据,我国天然气10月17日出厂价格为3705元/吨,实现8连涨,周涨幅达到17.2%。 10月16日,卓创资讯发布全国LNG出厂均价为3779.41元/吨,周环比增长17.45%,月环比增长18.10%。 卓创资讯天然气高级分析师国建表示,国庆结束后,国内天然气市场价格进入新阶段,价格连涨,这是在预期中的行情,整体来看,预计2019年冬季的天然气市场价格会高于2018年。 国建表示,随着冬季的到来,用气需求增加,我国此前液厂库存较低,推涨价格很正常,此外,很多液厂在冬季面临原料气成本上浮的情况,“西北很多液厂超过计划之外的量得去交易中心竞拍才行,成本肯定比之前高,这也推升了价格上涨”。 对于近期天然气价格的增长,隆众天然气分析师王皓浩表示,8月开始,河北等地的部分工业用户出现停工情况,10月以来,上述工业用户陆续复工,天然气需求出现小爆发,随着企业用气的常规化,天然气价格不会继续上涨。 “每到冬天,人们对于天然气的需求都会增长,尤其是北部和西部城市,天然气供暖、天然气发电的使用更加频繁”,王皓浩表示,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如何调配天然气就尤为重要。 王皓浩解释称,冬季天然气需求大时,调峰能力更为重要。储气可以在夏天用气低谷时期将天然气储存起来,在冬季用气高峰期再使用这些储存的天然气,虽然我国储气能力只有消费能力的4%左右,但依旧是调峰的主要方式之一。此外,还可以通过气田、接收站和用户来进行调峰。 我国天然气进口价格指数将每周定期发布 此次发布的中国LN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是基于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权威、完整、准确的进口统计数据,通过对LNG贸易特点、历史数据的分析形成的,每周将定期发布。 其合作机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直接指导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能源交易平台。2015年3月4日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成立,交易中心由十家股东单位组成:新华社、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申能集团、北京燃气、新奥能源、中国燃气、港华燃气、中国华能。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叶国标表示,海关掌握着最权威、完整、准确、及时的包括油气在内的商品进出口贸易数据和信息。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也专门成立指数研发部,双方联合推出中国LN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共同努力建设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进口LNG价格指数,为提升国际能源定价影响力积极作为。 数据显示,10月7日-13日,中国LN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为3497元/吨,较上周上涨108元/吨,涨幅3.2%。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指数研发部高级主管陈茹怡表示,目前,我国进口天然气定价多与油价挂钩,不能真实地反映国内天然气市场实际供需形势。为此,我们正加快中国天然气指数相关产品研究,争取建立能够充分反映我国天然气市场特征和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天然气价格体系,为我国乃至亚太地区天然气进口提供定价参考。 【行业格局】 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挂牌临近或重塑天然气行业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10月17日刊登文章称,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挂牌临近。一时间,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将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化成为热门问题。 实际上,早在2013年,“油气管网独立”就已经开始酝酿。当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383方案”首次提出将管网业务从油气企业中分离出来。 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正式会议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提出组建国有资本控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国家石油天然气管道公司(下称“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提高油气资源配置效率,保障油气安全稳定供应。 紧随其后,今年5月《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正式出台,推动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挂牌时间再次临近。 在10月16日举行的中国国际LNG和天然气峰会暨展览会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或于10月18日挂牌。有业内人士表示,距离北方冬季供暖仅剩一个月时间,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挂牌迫在眉睫。 中宇咨询分析师张宇表示,对天然气行业而言,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的成立将从多角度影响我国天然气市场。一方面,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是天然气体制改革中最为重大和根本性的改革措施,将推动油气市场“脱胎换骨”,油气市场体系有望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国内供应主体更加多元化,这也有利于加快管网投资建设步伐,促进管网互联互通,进而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降低终端用户用气成本。 另一方面,目前中石油和中石化下属管道公司已基本垄断国内油气管输行业市场,以往管道建设招标,更多的是向石油系统内企业倾斜。管网分开后,民营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的管道订单,有利于打破原有的一体化垄断局面、增强行业竞争力、增加供应主体多元化,对现有格局将造成很大的冲击,天然气市场的运行规则也将面临新的调整。 【投资机会】 3000亿投资空间有望释放推进下游市场实现量增价稳 “我国成立国家管网公司,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张宇分析称,目前我国天然气管网与储气调峰设施建设滞后、互联互通程度不足早已成为制约我国天然气行业快速发展的短板。根据规划,到2025年,油气管网规模达到24万公里,其中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分别为3.7万公里、4万公里、16.3万公里。也就是说,未来5-6年内,天然气管道至少要翻一番。依照现有天然气管网建设速度,要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难度很大,且即便达到目标,相较于国际水平依旧较远。 在张宇看来,长远来看,管网公司的成立能够有力拉动中游的管网建设,根据“十三五”规划的管网和调峰初期建设目标,未来超3000亿元的投资空间有望释放;而对于下游来说,管网公司正式投入运营后,在进口气源丰富化和价格市场化的综合推进作用下,下游市场有望实现量增价稳的美好愿望。 卓创资讯天然气高级分析师国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尚未有管网公司挂牌的正式消息,挂牌也不等于正式开展业务,不过,依旧可以说管网公司挂牌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只是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时间。 国建表示,我国天然气市场改革主要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其中“管住中间”是难点,这个难点正是天然气运输管网被自然垄断,上游和下游难以直接对接,“举例来说,有的公司可能侧重于上游开采,但中间运输管道不属于这家公司,而是被垄断了,公司就很难通过自己把开采来的资源卖给下游,市场化就难以形成”。 国建推测,在国家管网公司成立之后,上游企业只要交租金就可以租用管网,管网可以更灵活地被应用、调配,最终体现在天然气的零售价上,就可能出现降低。 隆众天然气分析师王皓浩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家管网公司即将成立只是业界消息,尚未发布正式文件,细节消息还未释放,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国家管网公司成立之后,将有助于推动上游勘探开发领域的竞争,也有利于管网的互联互通,同时推动我国储气设备的建设。
  • 《国务院批准天然气水合物成为我国第173个矿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7-11-17
    • 日前,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天然气水合物列为我国第173个矿种。11月16日,国土资源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新矿种的基本情况、获批意义和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进行了介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天然气水合物成为我国第173个矿种,发现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发现时间为2007年6月,产地为南海神狐海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5度20.058分,北纬19度55.711分;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发现时间为2008年11月,产地为青海祁连山,地理坐标为东经99度10.260分,北纬38度5.591分。   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司长鞠建华在发布会上表示,通过设立天然气水合物新矿种,确立其法律地位,将极大促进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天然气水合物列为我国第173个矿种,一是基于天然气水合物在成藏、赋存方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此次新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与其他能源矿产在赋存、成因、成藏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二是将其列为新矿种,有利于勘查开发统一管理,推动勘查开采产业化进程。三是列为新矿种,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确立天然气水合物为新矿种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广、类型多、资源量大,可用于民用和工业燃料、化工和发电等,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后备资源,其开发利用将为国家能源资源保障提供新的方向,降低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提升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程度。   二是有利于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确立天然气水合物新矿种,会加快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早日实现开发利用步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对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有利于放开天然气水合物矿业权市场。确立天然气水合物新矿种,有利于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国内外具有资金、技术实力的多种投资主体进入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领域,极大地激发市场活力。   四是有利于促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科技创新。确立天然气水合物为新矿种,有利于加大科技攻关力度,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的核心技术,形成适合我国地质条件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勘查开采关键技术及配套装备,促进天然气水合物领域技术全面进步。   五是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有利于拉动钻采装备制造、管网建设、工程施工、液化天然气船、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特种技术及装备制造,可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上游勘探开发、中游运输储备、下游综合利用的完整产业链。   “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关键一步,实现产业化仍然面临着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等诸多挑战。”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昆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国土资源部将围绕加快推进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的目标,研究制定资源勘查开发规划,建立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加强资源管理和政策支持,推动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开采工作快速发展。中国地质调查局将依靠科技进步、保护海洋生态,加快推进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在资源勘查、技术装备研发、环境保护、先导试验区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