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柚子皮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乳化特性:乙酰化、酶水解和湿球磨的影响 》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 王晓梅
  • 发布时间:2024-07-09
  • Emul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soluble Dietary Fibers from Pomelo Peel: Effects of Acetylation, Enzymatic Hydrolysis, and Wet Ball Milling

    柚子皮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乳化特性:乙酰化、酶水解和湿球磨的影响


    2024年2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潘思轶(通讯作者)和Kuimin Yang(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Foods》(JCR一区,IF=5.2)上发表题为“Emul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soluble Dietary Fibers from Pomelo Peel: Effects of Acetylation, Enzymatic Hydrolysis, and Wet Ball Milling”的研究论文。


    摘要

    研究旨在探讨通过乙酰化、酶水解和湿式球磨处理改善柚子皮不溶性膳食纤维(PIDF)的乳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乙酰化和酶水解均显著提高了PIDF的乳化性能,乙酰化处理的PIDF具有最高的水保持能力(21.84 g/g)、水膨胀能力(15.40 mL/g)、油保持能力(4.67 g/g)以及最大的zeta电位绝对值(29.0 mV)。乙酰化处理提供了一种提升不溶性多糖乳化性能的有效方法。


    引言

    鉴于食品、化妆品和药品行业对天然原料和清洁成分需求日益增加,采用天然资源生产的可持续和生物可降解产品逐渐受到关注。柚子皮作为丰富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来源,目前主要作为废物处理,未能充分利用其潜在的营养价值和环保潜力。研究旨在通过乙酰化、酶水解和湿式球磨等方法改善PIDF的乳化特性,以促进其在皮克林乳液中的应用。


    研究内容

    研究通过乙酰化、酶水解和湿式球磨三种方法修改PIDF,评估其对PIDF组成、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这些改性方法如何影响PIDF的乳化特性。研究发现乙酰化和酶水解显著改善了PIDF的乳化性能,其中乙酰化处理的PIDF表现出优异的乳化稳定性和增强的物理性质。


    总结与展望

    乙酰化和酶水解处理显著提高了PIDF的乳化性能和理化特性,尤其是乙酰化处理,显示出作为皮克林乳化剂的巨大潜力。这些改性PIDF不仅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还可能用于开发新型的低脂或功能性食品。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些改性PIDF在实际食品系统中的应用性能及其安全性。

    图文赏析

    原文链接

    https://www.mdpi.com/2304-8158/13/4/624


    免责声明「原创」仅代表原创编译,水平有限,仅供学术交流,本平台不主张原文的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献解读如有疏漏之处,我们深表歉意,请作者团队及时联系NSTL《食品安全与健康》平台,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修改或撤稿重发,感谢您的谅解!投稿链接:https://www.wjx.top/vm/h47lAc0.aspx#




  • 原文来源:https://www.mdpi.com/2304-8158/13/4/624
相关报告
  • 《东北农业大学:琥珀酰化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乳液凝胶的结构特性、相互作用和槲皮素的释放行为 》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王晓梅
    • 发布时间:2024-07-09
    • Insight into succinylated modified soy protein isolate-sodium alginate emulsion gels: Structural properties, interactions and quercetin release behavior 琥珀酰化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乳液凝胶的结构特性、相互作用和槲皮素的释放行为 2024年2月,东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江连洲(通讯作者、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王欢(通讯作者)和Sai Yang(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Food Hydrocolloids》(JCR一区,IF=10.7)上发表题为“Insight into succinylated modified soy protein isolate-sodium alginate emulsion gels: Structural properties, interactions and quercetin release behavior”的研究论文。 摘要 研究探讨了琥珀酰化改性大豆蛋白分离物(SSPI)与海藻酸钠(Alg)构建的乳液凝胶体系的结构特性、相互作用以及槲皮素的释放行为。通过调整Alg的浓度(0%,1%,1.5%,2%,2.5%,w/v),评估琥珀酰化改性和Alg浓度对乳液凝胶结构和形成机制、槲皮素的包埋效率、释放行为和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琥珀酰化改性和增加Alg浓度可以改善乳液凝胶的质地属性,并通过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技术确认了凝胶网络的形成主要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和氢键稳定,随着Alg浓度的增加,提高了乳液凝胶的槲皮素传递特性。 引言 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包埋是一种有效的靶向递送和吸收方式,乳液凝胶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稳定性和优异的包裹能力,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大豆蛋白分离物(SPI)是常用的植物蛋白之一,具有良好的凝胶形成、乳化和两亲性质。研究基于SPI与海藻酸钠的复合体系,探索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潜力,特别是作为功能性成分槲皮素的载体。 研究内容 研究首先通过调整pH和盐浓度的方法提取和改性SPI,然后将其与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混合,通过高压均质和酶促交联的方法制备成乳液凝胶。研究了琥珀酰化改性对SPI结构功能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Alg浓度对乳液凝胶结构、槲皮素包埋效率和释放行为的影响。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流变学和显微结构分析等技术评估乳液凝胶的物理特性和功能性。 总结与展望 研究表明,通过琥珀酰化改性的SPI与海藻酸钠复合,能够显著改善乳液凝胶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提高其作为槲皮素等生物活性物质传递系统的潜力。该体系展现出优良的包埋效率和可控的释放行为,为开发新型的功能性食品成分递送系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索该体系在实际食品中的应用效果和生物可利用性。 图文赏析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8005X24001310?via%3Dihub 免责声明「原创」仅代表原创编译,水平有限,仅供学术交流,本平台不主张原文的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献解读如有疏漏之处,我们深表歉意,请作者团队及时联系NSTL《食品安全与健康》平台,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修改或撤稿重发,感谢您的谅解!投稿链接:https://www.wjx.top/vm/h47lAc0.aspx#
  • 《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燕麦麸纤维的模型饮料系统的质地和口感》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殷小溪
    • 发布时间:2019-02-19
    • 膳食纤维强化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因为注重健康的消费者寻求方便的方法来增加纤维摄入量。全谷物纤维是食品中特别理想的来源,因为它们已经被证明对生理健康有益。然而,在用纤维强化饮料时,全谷物中存在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成分往往会导致令人不快的粗砂感觉,使产品难以入口。因此,设计含有足够纤维含量的全谷物强化饮料来制造与健康相关的纤维是食品制造业的一大挑战。这项工作的目的是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在添加到模型饮料系统时,识别两种商业燕麦纤维成分(Oatwell28XF®和Milled Oats)之间的质地/口感相关的感官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制备了18个样本,其中包含不同水平的两种成分,并由一个训练有素的小组使用传统的感官描述性技术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燕麦麸皮纤维由于样品中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纤维含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口感。不溶性膳食纤维浓度在2% (w/w)以上时,会导致颗粒相关的感官特性,如白度、干度和颗粒感知,这些特性主导了样品的整体口感和质感感知。样品主要是可溶性β-glucan,导致对平滑,粘性和粘性残留物,而厚度、黏附感和腻味感觉是由总纤维浓度,无论纤维溶解度。这项工作为食品制造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旨在合理设计和开发营养优越的纤维强化饮料,并与许多发达国家的消费品标签/营养声明所需的纤维含量浓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