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平或耐多药结核病(RR/MDR-TB)的治疗已基本过渡到不含注射用氨基糖苷类成分的治疗方案,尽管该类药物在治疗早期具有杀菌活性。研究人员测试了结核分子细菌负荷试验(TB-MBLA)测定的结核分枝杆菌在sputa中的杀伤率是否与RR/MDR-TB方案的组成相关。在第0、3、7和14天收集RR/MDR-和药物敏感结核患者的连续痰,然后每月进行4个月的抗结核治疗。用TB-MBLA定量测定痰中结核分枝杆菌16srRNA的活菌数,估算每毫升菌落形成单位(eCFU/ml)。采用重复测量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比较不同方案的结核分枝杆菌杀灭率。37例患者共产生296个连续痰液,治疗方法如下:13例患者接受无贝达奎林注射液对照方案,9例患者接受含贝达奎林注射液方案,8例患者接受全口服贝达奎林方案,用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RHZE)治疗7例药物敏感性肺结核。与注射用无贝达喹啉对照方案调整后的结核分枝杆菌杀灭率−0.17(95% CI为−0.23至−0.12)相比,注射用含贝达喹啉方案的杀灭率为−0.62(95% CI为−1.05至−0.20)log10 eCFU/ml(P = 0.019),-0.35(95% CI为-0.65至-0.13)log10 eCFU/ml(全口服贝达喹啉方案)(P = 0.054),和-0.29(95% CI为-0.78至+0.22)log10 eCFU/ml(RHZE方案)(P = 0.332)。因此,在接受贝达喹啉治疗的患者中,sputa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杀灭率更高,但通过添加注射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结核分枝杆菌的杀灭率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