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细胞核的特异性和不降解性》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 肖宇锋
  • 发布时间:2014-12-18
  • 目前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可以控制,但不能消除乙型肝炎病毒(HBV),因为HBV建立一个稳定的核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干扰素-α治疗可以清除HBV但是会带来全身性的副作用。我们阐述了干扰素-α如何诱导无肝毒性的核病毒DNA特异性降解并提出淋巴毒素-β受体激活可以作为一种治疗选择。干扰素-α和淋巴毒素-β受体的激活上调apobec3a和APOBEC3B胞苷脱氨酶,分别在HBV感染的细胞、肝细,和人肝穿刺活检。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介导共价闭合环状DNA核并与其相互作用,导致胞苷脱氨、脱嘌呤/脱嘧啶的形成,最终共价闭合环状DNA退化,防止HBV再激活。基因组DNA不受影响。因此,例如诱导核脱氨酶,通过淋巴毒素-β受体的激活可以产生新疗法,结合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可以治疗乙肝。

相关报告
  • 《通过基因型特异性PCR和深度测序确定英国混合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率》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肖宇锋
    • 发布时间:2018-04-18
    • 英国混合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发病率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由于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在不同基因型之间是可变的,所以治疗方案针对感染的基因型而定制,这可能对未确诊的混合基因型HCV感染中潜在基因型的治疗构成问题。因此需要在治疗前准确诊断混合基因型感染。以PCR为基础的诊断工具,筛选出英国基因型1a和3引起的混合基因型感染的发生率,这些基因型在506名诊断有这些基因型的个体的队列中。总体感染率为3.8%; 然而,这一比率分布不均。混合感染样本由主要和次要基因型组成,其中后者占总病毒载量的不到21%,并且在67%的病例中少于1%的病毒载量。通过下一代测序Illumina PCR的队列子集比通过PCR获得的发病率高得多,这可能是由于该技术的非定量性质以及基于阴性对照指定假阳性阈值而发生的。
  • 《使用表达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抗原的肝细胞瘤细胞开发重组小鼠肿瘤模型》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肖宇锋
    • 发布时间:2018-04-18
    • 世界人口的2%-3%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长期感染会导致肝病和癌症。病毒的狭窄宿主范围很大程度上局限于人类肝细胞,因此开发相关模用以评估疫苗功效成为挑战。我们已经开发了一种新方法,通过产生稳定表达非结构HCV抗原的鼠肝细胞瘤细胞系来实现这一点,其可以在体外或体内用于测试HCV疫苗功效。这些HCV重组肝癌细胞植入同基因小鼠后形成大的固体肿瘤细胞,使我们能够检测候选HCV疫苗,以证明HCV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发展,限制肿瘤生长。利用这一模型,我们研究了沙门氏菌和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重组抗-HCV特异性疫苗的治疗潜力。尽管分泌HCV抗原的减毒沙门氏菌在用于治疗性疫苗接种试验时限制了HCV重组肿瘤的生长,但与非复制性非分泌性腺病毒相比,非感染性腺病毒HCV抗原表达的总存活率更高且体重减轻更少。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了一种对HCV非结构(NS)蛋白抗原模型,并且表明重组疫苗载体应该作为控制HCV和HCV相关癌症的治疗策略被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