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自有芯片 中国正推进这些“大动作”》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1-04
  • 据彭博社、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多家美国媒体报道,中国建立了规模约为290亿美元(1美元约合7.1元人民币)的国家基金,旨在投资半导体行业,以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彭博社称,这项总金额为2041.5亿元人民币的基金将推进中国建立自己的半导体供应链(从芯片设计到直接生产)的计划。美国《华尔街日报》则注意到,根据企业注册信息,这只政府支持的基金是10月22日成立的,规模比2014年发起的一只类似基金大,那只基金筹集了约1390亿元人民币。

    有舆论注意到,近半年来,中国为推进本土芯片产业发展所做的“大动作”不只设立国家基金。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此前报道称,中国曾于今年5月宣布为本土半导体企业和软件开发公司减税。

    按照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的说法,中国财政部发布的相关公告称,依法成立且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至期满为止。

    随着政府层面支持力度的加大,多家中国科技企业亦不断提升对芯片研发的投入,并取得一定成果。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就刊文称,中国已经能生产自己的芯片。例如,华为拥有麒麟和昇腾芯片。紫光展锐也准备明年将5G芯片推向市场。小米和阿里巴巴也在这一方面有所进展。

    有舆论认为,在政府支持与企业投入“齐头并进”的背景下,中国芯片产业取得一定发展在意料之中。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认为,中国通过优惠政策来实现芯片专业技能的崛起,这些措施鼓励中国国内和跨国企业加速新的铸造项目。

    这家新加坡媒体曾刊载题为《中国芯片专业技能在崛起》的文章称,中国在半导体领域成为世界领导者的最新努力取得了初步成功。报道称,美国集成电路研究公司介绍,今年,中国在全球晶圆产能中所占份额已经超过北美的12.5%。该公司还预测,未来5年中国的产能将增加一倍,达到470亿美元(1美元约合7.1元人民币)。

    在境外媒体看来,中国对发展芯片产业的确抱有雄心。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认为,中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生产自己所使用半导体的40%,到2025年再提高到70%。

    尽管有媒体指出,短期内,中国国产芯片完全取代外国芯片并不容易,但有分析认为,中国芯片产业未来高速发展的势头已难以阻挡。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援引美国数据创新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发展资金充裕的人工智能芯片初创企业以及在芯片设计方面的进步表明,它或许能够至少缩小部分差距。东京理科大学研究生院教授若林秀树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网站采访时更直言,关于半导体等高科技,中国或将在五至十年后实现国产化。十年以内,在半导体等领域,中国也存在席卷市场的可能性。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则认为,中国在大力发展芯片产业的同时,西方的竞争对手也不会原地踏步,将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因此,未来十年围绕全球芯片领导者地位的争夺将会异常激烈。

相关报告
  • 《发力支持国产芯片 中央政府采购有大动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5-25
    • 尽管美国对中兴销售零部件和软件的禁令将被解除,但此事依然对中国的芯片产业敲响警钟,社会各界普遍呼吁国家层面加强对芯片研发的扶持力度。近日有媒体注意到,在中央国家机关发布的新采购名单中,服务器产品的技术要求格外引人注目,因为龙芯、申威、飞腾等国产CPU都被列入了政府采购名录,“中国政府采购也开始发力国产芯片了”。 中央政府采购网5月17日公布的《2018-2019年中央国家机关信息类产品(硬件)和空调产品协议供货采购项目征求意见公告》  《环球时报》记者22日登录中央政府采购网,发现在“征求意见公告”栏中,有一则发布于5月17日的《2018-2019年中央国家机关信息类产品(硬件)和空调产品协议供货采购项目征求意见公告》。在公告下方提供的系列附件中,是关于服务器、交换机、空调产品、台式机、笔记本以及信息类产品的具体技术指标。在关于服务器的采购技术标准征求意见中,可以发现今年公布的服务器产品采购类别有了一大调整:在原有服务器等类别的基础上,增设了“国产芯片服务器”这一新的类别,其中包括龙芯CPU服务器、飞腾CPU服务器以及申威CPU服务器。 中央政府采购网近日公布的2018至2019年度《服务器采购技术标准体系征求意见》中关于国产芯片服务器的具体参数要求  《环球时报》记者尝试联系政府采购中心获得进一步的解读,但该中心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中心不做进一步的解读。” 在入围芯片公司之一的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看来,这对国产芯片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以前是没有进入采购名录,政府部门要采购还采购不了,现在可以采购了,”胡伟武22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体现了国家对国产芯片有着大力的支持。”胡伟武认为,既然国家层面列出了这个采购名录,说明与国产芯片相配套的服务器产品已经准备好了,“你不可能说没有米就煮饭吧?” 此前进入政府采购协议供货范围的服务器厂商,配置的都是美国英特尔公司的E系列芯片,国产芯片能否较好地实现对英特尔系列芯片的替代呢?对此,胡伟武称,目前在一些比较固定的应用场合,龙芯可以实现对英特尔的替代,但考虑到芯片产业的发展还包括软件环境、软件生态的整体成熟,中国国产芯片要形成全面可替代,应该要等到2020年至2025年间。“只有有了一定的批量后,有些问题才会发现,在这个应用的过程中慢慢成熟,慢慢成长。”
  • 《华为积极推进芯片研发,还大举投资产业链共同打破外国芯片垄断》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4-19
    • 近日有统计机构分析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概况,发现它累计投资了60多家企业,涉及产业链的诸多行业,推动产业链一步步打破外国芯片的垄断,促进了中国制造的长足发展。 一、华为大举投资产业链企业 分析数据显示哈勃投资的标的主要是芯片行业,从半导体设备、射频芯片、EDA软件等都有涉及,这些行业有不少当前都由外国企业垄断。 在半导体设备方面,诸如当下大众所熟知的光刻机主要由ASML垄断,EDA软件由M国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模拟芯片则由九成为欧美日所占有,去年华为手机由于缺乏5G射频芯片导致无法支持5G,5G射频芯片正是模拟芯片的一种,5G射频芯片的核心元件之一的滤波器就由M国和日本企业占有九成的市场份额。 华为通过支持这些产业链企业,在资金和技术方面提供帮助,凝聚行业内的共同力量,加速发展这些行业,希望在更短时间内实现国产化,解决当下国产芯片行业被外国企业掣肘的局面。 据悉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国产5G射频芯片已得到解决,光刻机项目也在加速缩短与外资企业的差距,以至于ASML担忧中国同行打破光刻机由它垄断的局面,近期大举向中国芯片企业出售光刻机,可见哈勃投资对国内产业链的支持已对全球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二、为何投资产业链 2019年中华为遭遇众所周知的问题,随即华为启动了备胎计划,华为海思介入诸多芯片行业,研发多种芯片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后来有拆机机构拆解华为Mate 30 Pro,发现其中已有半数芯片由华为海思自研,可见华为海思在芯片涉及之广。 不过一部手机需要的芯片超过100种,仅靠华为海思自研终究无法完全满足需求,而且2020年9月15日之后,台积电还无法再为华为代工生产芯片,此时解决芯片供应问题就需要与国内产业链共同合作。 同时中芯国际等芯片制造企业面临的情况也说明芯片制造同样需要产业链的努力,这不仅仅是芯片制造企业自身能解决问题的,芯片制造除了涉及广为人知由ASML垄断的光刻机之外,光刻胶、材料等都由外资企业掌握,甚至全球第二大芯片制造厂三星也曾因日本拒绝供应光刻胶而受到影响,而芯片制造恰恰是华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由此华为成立的哈勃投资大举投资国内产业链,希望通过以资金和技术加速国内产业链的技术升级,正如上述它在短时间内就大举投资诸多行业的芯片企业,从目前取得的成果可以看出它的做法已取得效果,不少产业链企业打破了海外的垄断,增强了自研技术实力。 三、华为获得的回报 随着国产5G射频芯片的突破,华为的5G手机已解决了一大重大技术问题,这显示出依靠产业链的重要性,毕竟术业有专攻,依靠行业内的佼佼者可以更快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芯片制造的产业链也已取得了部分突破,国产的光刻机、光刻胶等都在加速国产化。 当然华为自身也在努力增强技术研发实力,它除了继续加强芯片设计技术之外,它研发的芯片堆叠技术可以利用现有的成熟工艺生产出性能更强的芯片,业界预期用14nm工艺生产的芯片经过芯片堆叠之后在性能方面可以接近7nm工艺。 华为也由此获得了回报,芯片制造问题将尽早得到解决,产业链的技术突破可望在未来向它供应芯片,实现百分百国产化的手机以及通信设备,从而早日实现业务运营正常化,推动它早日实现王者归来。 除此之外,产业链企业的收入增加也给华为带来利润,甚至产业链企业上市更可为它带来巨大的投资增益,从而达到双赢,可以预期它与国内的产业链正形成良性循环,加速技术升级,推动国产芯片在2025年实现芯片自给率达到七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