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支持国产芯片 中央政府采购有大动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5-25
  • 尽管美国对中兴销售零部件和软件的禁令将被解除,但此事依然对中国的芯片产业敲响警钟,社会各界普遍呼吁国家层面加强对芯片研发的扶持力度。近日有媒体注意到,在中央国家机关发布的新采购名单中,服务器产品的技术要求格外引人注目,因为龙芯、申威、飞腾等国产CPU都被列入了政府采购名录,“中国政府采购也开始发力国产芯片了”。

    中央政府采购网5月17日公布的《2018-2019年中央国家机关信息类产品(硬件)和空调产品协议供货采购项目征求意见公告》  《环球时报》记者22日登录中央政府采购网,发现在“征求意见公告”栏中,有一则发布于5月17日的《2018-2019年中央国家机关信息类产品(硬件)和空调产品协议供货采购项目征求意见公告》。在公告下方提供的系列附件中,是关于服务器、交换机、空调产品、台式机、笔记本以及信息类产品的具体技术指标。在关于服务器的采购技术标准征求意见中,可以发现今年公布的服务器产品采购类别有了一大调整:在原有服务器等类别的基础上,增设了“国产芯片服务器”这一新的类别,其中包括龙芯CPU服务器、飞腾CPU服务器以及申威CPU服务器。

    中央政府采购网近日公布的2018至2019年度《服务器采购技术标准体系征求意见》中关于国产芯片服务器的具体参数要求  《环球时报》记者尝试联系政府采购中心获得进一步的解读,但该中心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中心不做进一步的解读。”

    在入围芯片公司之一的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看来,这对国产芯片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以前是没有进入采购名录,政府部门要采购还采购不了,现在可以采购了,”胡伟武22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体现了国家对国产芯片有着大力的支持。”胡伟武认为,既然国家层面列出了这个采购名录,说明与国产芯片相配套的服务器产品已经准备好了,“你不可能说没有米就煮饭吧?”

    此前进入政府采购协议供货范围的服务器厂商,配置的都是美国英特尔公司的E系列芯片,国产芯片能否较好地实现对英特尔系列芯片的替代呢?对此,胡伟武称,目前在一些比较固定的应用场合,龙芯可以实现对英特尔的替代,但考虑到芯片产业的发展还包括软件环境、软件生态的整体成熟,中国国产芯片要形成全面可替代,应该要等到2020年至2025年间。“只有有了一定的批量后,有些问题才会发现,在这个应用的过程中慢慢成熟,慢慢成长。”

  • 原文来源: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18-05/25/content_674261.shtml
相关报告
  • 《研发自有芯片 中国正推进这些“大动作”》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1-04
    • 据彭博社、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多家美国媒体报道,中国建立了规模约为290亿美元(1美元约合7.1元人民币)的国家基金,旨在投资半导体行业,以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彭博社称,这项总金额为2041.5亿元人民币的基金将推进中国建立自己的半导体供应链(从芯片设计到直接生产)的计划。美国《华尔街日报》则注意到,根据企业注册信息,这只政府支持的基金是10月22日成立的,规模比2014年发起的一只类似基金大,那只基金筹集了约1390亿元人民币。 有舆论注意到,近半年来,中国为推进本土芯片产业发展所做的“大动作”不只设立国家基金。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此前报道称,中国曾于今年5月宣布为本土半导体企业和软件开发公司减税。 按照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的说法,中国财政部发布的相关公告称,依法成立且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至期满为止。 随着政府层面支持力度的加大,多家中国科技企业亦不断提升对芯片研发的投入,并取得一定成果。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就刊文称,中国已经能生产自己的芯片。例如,华为拥有麒麟和昇腾芯片。紫光展锐也准备明年将5G芯片推向市场。小米和阿里巴巴也在这一方面有所进展。 有舆论认为,在政府支持与企业投入“齐头并进”的背景下,中国芯片产业取得一定发展在意料之中。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认为,中国通过优惠政策来实现芯片专业技能的崛起,这些措施鼓励中国国内和跨国企业加速新的铸造项目。 这家新加坡媒体曾刊载题为《中国芯片专业技能在崛起》的文章称,中国在半导体领域成为世界领导者的最新努力取得了初步成功。报道称,美国集成电路研究公司介绍,今年,中国在全球晶圆产能中所占份额已经超过北美的12.5%。该公司还预测,未来5年中国的产能将增加一倍,达到470亿美元(1美元约合7.1元人民币)。 在境外媒体看来,中国对发展芯片产业的确抱有雄心。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认为,中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生产自己所使用半导体的40%,到2025年再提高到70%。 尽管有媒体指出,短期内,中国国产芯片完全取代外国芯片并不容易,但有分析认为,中国芯片产业未来高速发展的势头已难以阻挡。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援引美国数据创新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发展资金充裕的人工智能芯片初创企业以及在芯片设计方面的进步表明,它或许能够至少缩小部分差距。东京理科大学研究生院教授若林秀树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网站采访时更直言,关于半导体等高科技,中国或将在五至十年后实现国产化。十年以内,在半导体等领域,中国也存在席卷市场的可能性。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则认为,中国在大力发展芯片产业的同时,西方的竞争对手也不会原地踏步,将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因此,未来十年围绕全球芯片领导者地位的争夺将会异常激烈。
  • 《中兴被封杀,给中国提了醒 :发展国产芯片这事不能再拖了!》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4-20
    • 美国商务部星期一下令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中兴通讯出售产品,中兴将因此蒙受巨大损失。中兴产品有大量进口自美国的元器件,尤其是芯片。消息传出后,中兴A股、H股双双停牌,其美国供应商的股票大幅下跌,最严重的跌了30%以上。 美方对中兴的调查由来已久,中兴被指控涉嫌向伊朗和朝鲜运送了受制裁的电信设备。2016年美方已对中兴有过制裁,2017年实现和解,但这一次美方称中兴在承诺处罚该公司员工问题上提供了虚假陈述。然而分析人士大多认为,这些不过是美方的借口。 由于此案持续时间很长,美方现在这样做是否意在配合其向中方施加贸易压力,不好下断言。但是这件事肯定会触动中国社会,带动中国上下关于我们必须加快发展芯片等半导体核心技术的思考。 中国的整体技术力量低于美国,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也打下了相当的基础,积累了实力。今天的中国如果下决心攻克一个难题,通常是能够做到的。 问题在于我们处在全球化当中,全球化提供了解决问题更廉价的方案,这是一种方便,但也滋生了惰性。当购买芯片比自产芯片更加容易也更便宜时,就会形成一种市场取向,并使得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不断固化。 中国已经能够生产中低端的芯片,生产更精密的芯片需要更大投入,也需要市场的响应。中国每年进口2000多亿美元的芯片,如果这一巨大市场有相当一部分用来支持国产芯片的发展,那么这一发展就将不可阻挡。而一旦失去了中国的这部分市场,美国的高科技公司继续升级换代产品的后劲将丢掉一大块。 过去中国市场不怀疑美国供应商的信誉,没怎么去想美方如果断供会怎么样。但是中兴的遭遇证明了,美方的供应并不可靠。世界供应链在政治面前是脆弱的,美国人已经开始认真考虑如何遏制中国崛起,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是它的一直在使用的王牌,它今后很可能会扩大这张王牌的适用范围。 中国必须要做好应对更坏情况的准备,形成把本国市场组织起来支持核心技术发展的强大预案。我们不能被美方对华出口松一松、紧一紧而打乱自己开发本国核心技术的节奏,现在到了我们真正下决心的时候。 中国是全球最大电信市场,而市场就是力量,我们一直希望以市场换技术,这是有道理的。美方很拒绝我们的做法,那我们就应该用这个市场直接扶持本国高技术公司的研发。或许在一段时间里,我们将比较困难,但这个困难期肯定能够度过去,结局将是中国本土公司的技术能力焕然一新。 我们肯定不能允许美方将芯片当做大棒对中国挥舞。如果说以往的采购方便让中国发展本国芯片三心二意的话,那么从现在起,我们可以靠美国芯片活得很好的幻想应该破灭了。中国有组织科技攻关的能力,也有推动国产芯片逐渐替代外来芯片所需要的动员力,最重要的就是决心。 特朗普政府在帮助我们下这个决心。如果中国真的转换了思路,也许过多少年之后,我们会感谢美国今天做出的限制决定,庆幸它促使中国早一点恢复了清醒。 一旦中国加速研发使用国产芯片的工作全面上路,美国方面的态度也将随之软下来。美国半导体产品还可以进入中国,但到那时主动权将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为了那一格局的转换,我们必须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