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速递)中国团队成功研发65000通道脑机接口芯片》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 isticzz2022
  • 发布时间:2024-03-13
  •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8日在北京介绍,他带领中华脑机接口公司团队成功研发65000通道双向的脑机接口芯片,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当天,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举行。黄立在受访时说:“目前,国外的脑机接口芯片还只能做到3000多个通道,而且是单向的。而我们的脑机接口芯片可以做到65000通道,是双向的,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他表示,这项技术可以让很多目前实现不了的医疗应用成为可能。比如,可以让假肢有真实感觉,可以用人脑、意念控制假肢,神经系统的疾病治疗也成为可能,比如癫痫、老年痴呆、抑郁症、帕金森病等。未来甚至可以通过脑机接口对外部设备和计算机实现控制,可以控制鼠标、打字实现交流,还可以使盲人复明、对记忆进行存储等。“这些以往都只能出现在科幻小说里面的场景,未来都有可能成为现实。”“我们知道,科技创新之路,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得多,关键核心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的,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奋斗,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做出来。”黄立表示,作为高科技企业,未来还要不断研发更多让“梦想成真”的前沿技术。

  • 原文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932323266259844&wfr=spider&for=pc
相关报告
  • 《(两会速递)| 金壮龙:支持5G-A发展,加大6G技术研发》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isticzz2022
    • 发布时间:2024-03-14
    • 3月8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回答媒体记者有关推进新型工业化相关提问时表示,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要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适度超前建设5G、算力等信息设施。要强化5G演进,支持5G-A发展,加大6G技术研发力度。 金壮龙表示,党的二十大部署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大家知道,去年9月党中央召开了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也作出了专门部署,我们要抓好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显著加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我在这里用四个字来表述,就是全、多、大、强。 全,就是体系全。我们国家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全部工业门类,就是41个大类、666个小类。 多,就是品种多。在全世界500种工业品种中,咱们国家有4成以上的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大,就是规模大。2023年,我们国家全部工业增加值接近40万亿元,大概是39.9万亿元,占GDP的31.7%。我们国家的制造业规模在全球占30%以上,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强,也就是网络设施强。我们国家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通信网络设施,5G基站已经达到338万个,实现了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 金壮龙指出,当然,目前咱们国家工业还是处于由大向强、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还有很多短板弱项要解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有信心立足基础、抓住机遇、攻坚克难、加快发展。 在介绍几方面工作时,金壮龙指出,第一,要全力保持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第二,要全力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第三,要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第四,要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金壮龙指出,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重点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方面,我们要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适度超前建设5G、算力等信息设施。我们要继续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促进5G赋能“千行百业”。同时,我们要强化5G演进,支持5G-A发展,加大6G技术研发力度。再一个方面,我们要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一个是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这个我们要分类推进,同时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金壮龙还指出,推进新型工业化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今年,我们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也准备试点开放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增值电信业务。
  • 《虹识技术成功流片乾芯ASIC芯片QX8001》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8-09-21
    • 9月17日,武汉虹识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虹识技术”)在公司总部所在地武汉光谷未来科技城宣布:虹识技术研发团队经过七年坚持不懈的技术攻关,投入数千万元资金,集中公司优势资源,聚焦核心芯片技术,成功设计并流片虹膜生物识别乾芯ASIC芯片QX8001,该芯片已经通过严格的功能和性能测试。 虹膜是人体唯一外部可见的内部器官,用虹膜来验证个人身份具有身份唯一性、终生稳定性和安全防伪性等其它认证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以来,虹膜生物识别技术仅局限在政府、执法、金融等领域应用,无法实现像指纹识别技术那样广泛普及,主要原因是虹膜生物识别设备价格贵、体积大和功耗大。 作为业界第一款虹膜生物识别ASIC芯片,QX8001芯片的成功流片和量产标志着彻底解决了价格贵、体积大和功耗大三个难题,使虹膜生物识别技术和产品的普及应用成为必然。 QX8001芯片采用40nm半导体制作工艺,具有QFN44和QFN68两种封装,体积分别为5毫米x5毫米x1毫米和7毫米x7毫米x1毫米,时钟频率为100兆赫兹,平均功耗仅为0.1瓦,能处理1920x1080像素的高清图像,图像编码速度为100毫秒,比对速度为9万模板/秒,单目错误接受率为10-7,单目错误拒绝率为10-3。 由于其独有的高性价比,QX8001既能被智能手表、智能手机、智能门锁、智能门禁等通用智能终端设备厂家集成作为登录、开机、加密、支付、开门等一般应用,也能被虹膜采集器、警务通、通关闸刀机等专用终端设备厂家集成作为虹膜生物特征建库、黑白名单查找、边境和出入境管控等特殊应用。 QX8001的成功流片标志着虹膜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对中国乃至全球虹膜生物识别行业和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虹识技术始终坚守使命,不忘初心,以敢为人先的技术创新和持续不断的应用突破,打造虹膜生物识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虹膜生物识别“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企业愿景和目标,为中国高科技的腾飞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武汉虹识技术有限公司2011年成立于素有“中国光谷”之称的武汉东湖高科技开发区,是一家专注虹膜生物识别核心技术和应用产品研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膜生物识别软核算法、硬核算法和集成电路芯片布版设计,聚焦智慧城市、智慧安防、智慧金融、智能家居和移动支付应用,为客户提供虹膜识别通用和专用终端设备应用解决方案和大规模高安全行业一站式应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