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常规数据与临床试验判定的随访数据中重大出血事件的可靠性》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23-06-05
  • 目的

    通过与判定的随访比较,评估英国常规数据在确定重大出血事件方面的可靠性。

    方法

    ASCED(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研究)一级预防试验随机选择15名?480名英国糖尿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与之匹配的安慰剂。主要的安全结果是通过直接参与者邮寄的随访确定的大出血(包括颅内出血、危及视力的眼睛出血、严重的胃肠道出血和其他大出血(鼻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和其他出血))。几乎所有参与者都与常规收集的住院和死亡数据(即常规数据)有关。一种算法将常规数据中的出血事件分类为主要/次要事件。Kappa统计用于评估数据来源之间的一致性,并使用常规数据重新运行随机比较。

    结果

    当判定的随访数据与常规数据进行比较时,符合318个主要出血事件,常规数据确定281个额外的潜在事件,而不确定241个参与者报告的事件。使用常规数据重复Ascend的随机比较,仅发现分配给阿司匹林和安慰剂对大出血的估计相对和绝对效果,类似于判定的随访(判定的随访。

    结论:

    对Ascend随机试验的分析发现,通过英国常规数据来源确定的重大出血事件提供了类似于判定的随访的相对和绝对治疗效果。

相关报告
  • 《科兴新冠灭活疫苗在3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中期安全性数据》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0-10-26
    • 巴西布坦坦研究所(Instituto Butantan)宣布,由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inovac)联合多家合作单位开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克尔来福(CoronaVac)在3期临床试验的中期分析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数据。根据巴西布坦坦研究所发布的新闻稿,在巴西已有9000名18-59岁志愿者接受两剂克尔来福的疫苗接种。只有35%的志愿者在接种疫苗后表现出轻度不良反应。在志愿者中,第一次接种疫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的疼痛(19%)和头疼(15%)。第二次接种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的疼痛(19%),头疼(10%)和疲惫(4%)。只有0.1%的志愿者出现低烧,目前没有报告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来源于新浪医药网
  • 《史上最大精准医学临床试验开始招募病人》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政策信息
    • 编译者:严舒
    • 发布时间:2015-10-28
    • 【新闻事件】:奥巴马总统在今年一月的国情咨文讲话中提出将要扶持精准医学的研究。今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宣布史上最大精准医学临床试验开始招募病人。这个实验将招募1000病人,将同时研究20多个药物(包括已上市和尚在临床研究阶段的药物)在20几个基因突变或过度表达人群(包括EGFR、HER2、MET、 BRAF、NF1、GNAQ、GNA11、TSC1/2、 PTEN、Patch、NF2、ALK、ROS、FGFR)的疗效。预计每个治疗组至少有30人,至少有25%的非常见肿瘤(即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直肠癌之外的癌症)。治疗终点为应答率和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 【药源解析】:传统的癌症诊断和治疗是根据癌变组织,但这种分类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有限(除了手术)因为同样是乳腺癌分子机理却千差万别,治疗药物也随之不同。精准医学是按分子机理划分肿瘤,这样对靶向疗法的使用有更大的指导作用。比如EGFR驱动肿瘤无论是发生在肺还是直肠使用EGFR抑制剂都有可能受益。当然实际情况更复杂。前几天讲到的necitumumab虽然是EGFR抗体,但应答却和EGFR表达无关。这也是NCI要做这个临床实验的原因。 可以想象准确检测基因变异会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NCI将使用最先进的样品采集和基因检测技术,雇佣最可靠的科学家主持每个实验。另外NCI于2400多家临床试验中心有合作,令病人可以不用长途跋涉去参与实验。多家药厂也表示愿意和NCI合作,提高药品和专业服务。病人将免费试用实验药物。实验经费来自奥巴马总统的2.15亿美元精准医学动议。 药厂在开发靶向药物时也利用精准医学原则,针对某个蛋白的药物一般会在这个蛋白变异或过度表达的不同肿瘤中测试。但有些肿瘤人群本身就很小,如果限制在某个变异人群(上面提到的那些变异都在10%以下)商业价值就很有限了。另外大规模基因检测直到最近还是个耗时耗力的事情,很多厂家也做不起。这一次NCI同时研究多个药物在多个基因变异肿瘤的疗效是史上最大规模的精准医学实验。虽然不能得到准确疗效,但会提供有价值的治疗线索,同时也会更加准确定义精准医学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所以是个里程碑事件。 来源:美中药源/路人丙 (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