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 非厄米相互作用系统中连续谱中的两体束缚态性质》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胡思思
  • 发布时间:2024-11-13
  • 空间上的束缚态是一种限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局域模式,其能量通常位于扩展态的连续谱之外。然而,在某些特殊势阱中,单粒子束缚态的能量会进入连续谱中,这种现象被称为连续谱中的束缚态(bound state in the continuum),简称BIC,是魏格纳和冯·诺依曼于?1929年首次提出。魏格纳和冯·诺依曼的模型需要精准地逆向设计势函数,这使得连续谱中的束缚态很难在实验上被实现。在上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连续谱中的束缚态作为一种干涉效应广泛存在于电磁波、声波、水波等经典波动体系。连续谱中的束缚态因其新颖特性和在各种物理系统中的重要应用而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大多数关于BIC的研究要聚焦于研究单粒子量子体系中的连续谱中的束缚态, 最近一些理论工作揭示了在多粒子系统中杂质势和相互作用会的共同作用导致连续谱中的多粒子束缚态。这些连续谱中的束缚态通常会局域在杂质势附近。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重点实验室T01组陈澍研究员和云南大学刘彦霞副教授合作,在非厄米相互作用系统的连续谱中的束缚态性质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由于以往关于BIC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非相互作用的厄米系统上,非厄米相互作用系统中BIC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刘彦霞和陈澍解析地研究了一维相互作用非厄米系统中的BIC,揭示了非互易跃迁项对连续谱中的束缚态命运的影响机制。他们通过具体研究具有广义边界条件或杂质势的非互易两粒子相互作用晶格模型,尽管该模型是不可积的,但通过类似Bethe-ansatz 的方法,他们精确地给出该模型中BIC的波函数和本征值,从而准确绘制出BIC的相图。研究结果显示,非互易跃迁项会导致束缚态不再局域,进而缩减BIC形成区域的范围。通过对波函数的分析,他们发现了两种具有不同空间分布的BIC的存在,并解析地推导出了导致BIC不存在的临界值。他们的解析结果为理解非厄米系统中BIC的命运提供了坚实基础。

    图 两种BIC受非互易跃迁项的影响

  • 原文来源:http://www.iphy.ac.cn/xwzx/kydt/202411/P020241112331709565822.pdf
相关报告
  • 《抗生素热红素束缚核糖体亚基并阻碍 A 位点相互作用以扰乱细菌中的蛋白质合成》

    • 来源专题:动植物疫病
    • 编译者: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3-03-06
    • Thermorubin (THB) 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广谱核糖体靶向抗生素,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在这里,我们在重组大肠杆菌翻译系统中进行的精确快速动力学测定和 THB 结合的 70S 核糖体与 mRNA 和启动子 tRNA 的1.96? 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独立表明 THB 在亚基间桥 B2a 附近的解码中心结合。 核糖体干扰 A 位点底物氨酰-tRNA 和 I 类释放因子的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翻译的延伸和终止步骤。 此外,THB 作为一种抗解离剂,可束缚核糖体亚基并阻断核糖体循环,随后减少活性核糖体库。 我们的结果表明,THB 不会像之前提出的那样抑制翻译起始,并提供了 THB 如何扰乱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完整机制。 这种深入的表征有望推动人们努力设计具有更高溶解度和抗多重耐药细菌有效性的 THB 类似物。
  • 《前沿 | 用于光谱和实际应用的中红外强飞秒光脉冲》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11-23
    • 图:11.4µm OPCPA脉冲性能。平均功率为65 mW。左插图:远场强度分布。右插图:几个周期脉冲的时间脉冲形状 一种新的光源产生波长约为12µm的超短红外脉冲,其峰值强度和稳定性此前未达到。首次在水上进行的振动光谱实验证明了该系统的强大的应用潜力。 超短光脉冲是基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也已进入许多光学技术。波长超过1µm的红外光谱范围在光通信中起着关键作用,而在光学测量和分析技术以及成像技术中需要波长高达300µm的脉冲。 只有少数光波振荡周期的极短脉冲是一项极具挑战的技术。它们的产生需要精确控制光学相位及其传播条件。波长超过10µm的周期脉冲对于凝聚态物质(即固体和液体)的非平衡性质的基础研究非常重要,并且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例如在光学材料加工中。因此,产生这样的脉冲是一个前沿研究课题。 Optica上,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新的光源,该光源能够以创纪录的参数提供超过10µm波长的超短红外脉冲。该极其紧凑的系统基于光学参数啁啾脉冲放大(OPCPA)的概念,其中通过与非线性晶体中较短波长的强泵浦脉冲的相互作用来放大微弱的超短红外脉冲。 图:液态水的非线性传输(a)水的吸收(黑色)和11.4µm脉冲(能量:25µJ)入射(红色)和透射(绿色)光谱。(b) 水的透射作为入射脉冲能量的函数,表现出非线性透射增加 在新型光源中,波长为2µm、持续时间约为3ps的泵浦脉冲驱动泵浦能量为6mJ的三级参量放大器。波长约12µm的放大脉冲具有65µJ的能量和185fs的持续时间,对应于光波约5个光学周期内约0.4千兆瓦(1 GW=109 W)的峰值功率。在1kHz序列中,脉冲高度稳定,光束质量优异。系统的输出功率和重复率是可扩展的。 在液态水上的实验中证明了这种光源的潜力。第一次,水分子的受阻旋转,即所谓的平动,被激发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它们的光吸收显著降低。根据对该吸收饱和的分析,估计具有20至30fs的平动激发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