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高流量治疗持续时间对极早产儿呼吸结局的影响:一项倾向评分分析》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 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5-09-29
  • 背景与过去相比,鼻高流量疗法(NHFT)作为早产儿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替代疗法,使用时间更早,持续时间更长。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NHFT比例对呼吸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6年至2025年出生的胎龄<32周的早产儿。采用倾向评分加权分析来探讨以NHFT或nCPAP总持续时间的百分比(NHFT%)表示的NHFT持续时间的影响。主要结果是呼吸支持的总持续时间;次要转归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展和住院时间。结果共纳入342名婴儿。婴儿接受NHFT的中位数(Q1,Q3)为NHFT或nCPAP持续时间的70(46,85)%(NHFT%)。校正残余混杂因素后,加权NHFT%与呼吸支持总时间(β=0.007,p<0.001)、需氧量(β=0.006,p=0.027)和住院时间(β=0.002,p=0.007)呈显著正相关。BPD的风险随着NHFT%的增加而增加(OR=1.01,P=0.287)。结论长期使用NHFT替代nCPAP与呼吸支持和住院时间延长有关,但与BPD风险升高无关。
  • 原文来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ppul.71313
相关报告
  • 《新的无创通气策略允许早产儿自由呼吸》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5-03
    • 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早产儿面临死亡,严重疾病和长期住院治疗的风险,特别是如果他们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Elsevier出版的CHEST®期刊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鼻腔高频振荡通气(NHFOV)治疗是该人群的一种有益的治疗策略,并且在预防鼻窦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方面优于鼻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重新插管。 “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项将NHFOV与NCPAP作为早产儿新生儿ARDS的呼吸支持模式进行比较的研究,”首席医学院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首席研究员袁石博士说。教育部儿童发育与疾病重点实验室,重庆,中国。 “通常,重新插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难以清除二氧化碳分压(PCO2)。我们发现NHFOV在降低PCO2水平方面优于NCPAP。” 有创通气仍然是降低RDS和ARDS早产儿新生儿死亡率的基石之一。 RDS是指通常由早产引起的肺部不成熟引起的呼吸问题。 ARDS是一种紧急医疗状况,通常起病急,症状与RDS相似;它可能由“临床侮辱”引起,如吸入有毒化学物质,吸入呕吐物或胎粪,肺部炎症或损伤,肺炎或脓毒性休克。无论呼吸功能障碍的原因是什么,有创通气都会增加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风险,这可能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随后的神经功能损害,尤其是需要反复或长时间插管的婴儿。因此,早期从有创通气中断奶是降低这些风险的关键,也是新生儿听症的主要目标。 NCPA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疗法,用于改善早产儿的通气,但不能成功地避免所有婴儿的再插管。通过结合NCPAP和高频振荡通气(HFOV)的优点,预计新的NHFOV技术可以改善预后。与NCPAP一样,NHFOV是非侵入性的,但它也提供了改善的CO2去除和增加的功能残余容量。 NHFOV的叠加振荡被认为有助于避免气体俘获和上调平均气道压力(MAP)。 这是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招募了206名孕龄低于37周的早产儿,这些早产儿已准备好拔管。将婴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3人接受NHFOV或NCPAP治疗。在这些婴儿中,61.7%被诊断患有RDS,25.7%被诊断为ARDS,12.6%被诊断为RDS和ARDS。分析整个组的数据,以及早产(妊娠32-36周出生)或非常早产(少于32周妊娠)的数据。 与接受NHFOV治疗的婴儿相比,接受NCPAP治疗组的再插管率高出两倍(34.0%对15.5%),特别是在极早产组或ARDS或联合ARDS / RDS患者中,而不是只有RDS。拔管6小时后,用NHFOV治疗的婴儿的PCO2水平显着低于用NCPAP治疗的婴儿。 接受NHFOV治疗的婴儿也可以比接受NCPAP治疗的婴儿更少的时间离开医院。 NHFOV组报告的唯一不良事件是鼻部创伤和肠扩张。 两项国际随机对照试验正在进行,以确定NHFOV的临床优势,与其他呼吸支持方法相比,可避免在这一脆弱的早产儿组中重新插管。 ——文章发布于2019年5月1日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出生后晚期给予地塞米松的呼吸结局》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5-09-10
    • 目的为了停止呼吸支持,患有严重呼吸衰竭的早产儿通常需要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我们试图评估出生后年龄或临床特征是否可预测进展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者全身使用地塞米松后的死亡或气管造口术。研究设计我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09年至2019在IV级转诊中心出生的胎龄≤30周的婴儿,这些婴儿在4周后接受了完整疗程的全身性地塞米松治疗,以预防死亡和/或从正压通气中解脱出来。通过回归分析检查开始使用地塞米松时的临床变量,并构建受试者工作曲线以评估其预测死亡或气管造口术的能力。结果在81名接受地塞米松全疗程治疗的婴儿中,52%死亡或需要气管造口术。在地塞米松疗程开始时,最终需要气管造口术的婴儿更可能小于胎龄儿(SGA)(P=0.02),在明显较晚的经后年龄接受地塞米松治疗(P<0.01),需要更高的呼吸支持(P<0.01),并伴有肺动脉高压(P<0.01)。SGA、晚期细菌性败血症病史、需要多个地塞米松疗程、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以及地塞米松疗程开始时较高的呼吸支持可预测气管造口术或死亡(AUC 0.87)。结论对于接受全身性地塞米松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婴儿,临床特征和呼吸支持强度的组合可以可靠地预测无法脱离正压通气,从而可能避免无效的地塞米松暴露。临床使用前需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