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冠状病毒的抑制剂的最新发现和发展》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3-06
  • 人冠状病毒(CoV)是具有正向单链RNA基因组的包膜病毒。 目前,已报告了六种人类冠状病毒,包括人类冠状病毒229E(HCoV-229E),OC43(HCoV-OC43),NL63(HCoV-NL63),HKU1(HCoV-HKU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 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MERS-CoV)。 它们引起人类中度到重度的呼吸道和肠道感染。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重点研究针对CoV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小分子抗人类冠状病毒疗法的研究和开发的最新进展。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59644620300416
相关报告
  • 《新发现的beta冠状病毒,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CoV)蛋白质同源性建模指南》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张虎
    • 发布时间:2020-04-07
    • 在武汉爆发包括非典型肺炎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期间,患者中发现了以前未知的β-冠状病毒。新发现的冠状病毒类似于蝙蝠中发现的某些β-冠状病毒,但不同于先前已知的SARS-CoV和MERS-CoV。发现2019-nCoV和SARS-CoV之间存在高度序列同一性和相似性。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搜索了2019-nCoV所有非结构和结构蛋白的同源模板。在非结构蛋白中,前导蛋白(nsp1),木瓜蛋白酶样蛋白酶(nsp3),nsp4、3C样蛋白酶(nsp5),nsp7,nsp8,nsp9,nsp10,RNA定向RNA聚合酶(nsp12),解旋酶(nsp13),鸟嘌呤N7甲基转移酶(nsp14),尿嘧啶特异性内切核糖核酸酶(nsp15),2' -O-甲基转移酶(nsp16)和ORF7a蛋白可以在同源模板的基础上构建。在结构蛋白中,可以基于来自SARS-CoV的蛋白的晶体结构构建刺突蛋白(S蛋白),包膜蛋白(E蛋白)和核衣壳蛋白(N蛋白)。已知PL-Pro,3CL-Pro和RdRp是针对2019-nCoV设计抗病毒药物的重要目标。而且S蛋白是针对2019-nCoV抑制剂筛选或疫苗设计的关键靶标候选物,因为冠状病毒复制是由S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而引发的。相信这些蛋白质应可用于进一步的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以及相关的计算机辅助药物开发和疫苗设计。
  •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域(RBD)的表征:RBD蛋白作为病毒附着抑制剂和疫苗开发的意义》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张虎
    • 发布时间:2020-04-07
    • 我们鉴定了SARS-CoV-2s蛋白中的受体结合域(RBD),发现RBD蛋白与人和蝙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结合强烈。SARS-CoV-2rbd与ACE2受体的结合亲和力明显高于SARS-CoV-RBD,能阻断SARS-CoV-2rbd和SARS-CoV-RBD与ACE2表达细胞的结合,从而抑制其对宿主细胞的感染。SARS-CoV-RBD特异性抗体能与SARS-CoV-2 RBD蛋白发生交叉反应,SARS-CoV-RBD诱导的抗血清能交叉中和SARS-CoV-2,提示研制SARS-CoV-RBD疫苗预防SARS-CoV-2和SARS-CoV感染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