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IFLA趋势报告》发布》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 程冰
  • 发布时间:2024-10-30
  • 2024年9月30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信息未来峰会”上,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发布了《2024年IFLA趋势报告》。这一报告在SIGL(Stichting IFLA Global Libraries)的支持下完成,为图书馆员和图书馆提供了一个关键的资源,帮助他们在规划未来时融入当下的讨论。这份报告不仅旨在预测图书馆和信息环境的未来走向,还为如何积极塑造这一未来提供了框架。

    此次报告探讨了知识和信息环境的七大关键趋势,每一个趋势都不仅对图书馆行业至关重要,还与政治、技术和社会各领域的互动紧密相关。这七大趋势分别是:

    1. 知识实践正在发生变化这一趋势关注知识系统的公平性挑战和机遇,探讨了全球对多元化声音的需求以及对虚假信息的抵抗。技术的进步为信息的创造和传播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也带来了新的复杂性,尤其是在知识多样性与不公正现象之间的矛盾上。

    2. AI和其他技术正在改变社会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AI)等新技术正在迅速改变信息的创造、共享和使用方式。这一趋势探讨了AI对信息的影响,例如深度伪造技术和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同时也警示了技术带来的潜在威胁,包括信息真实性的挑战和版权问题。

    3. 信任正在被重新定义政府、媒体和机构的信任正在重新协商,透明度和开放性被认为是重建信任的关键。报告指出,在信息时代,图书馆在提升公众对公共机构的信任、抵制虚假信息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4. 技能和能力变得更加复杂随着社会数字化的推进,人们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还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应对复杂的信息环境。报告强调了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应对AI带来的工作变化时。

    5. 数字技术的分布不均这一趋势指出,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剧了全球数字鸿沟。报告强调了数字包容的重要性,以及图书馆在提高社会公平性和可及性方面的潜力。

    6. 信息系统消耗更多资源随着数字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信息系统的能源消耗也在增加。图书馆将面临如何在支持绿色经济的同时,平衡环境影响与信息获取公平性之间的矛盾。

    7. 人们渴望社区连接社区的重要性在信息时代变得更加明显。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人们都在寻求新的方式来加强联系。图书馆被视为促进这种联系的关键节点,特别是在面对孤立感和不平等加剧的挑战时。

    根据报告的详细描述,以下几点尤为值得关注和进一步分析:

    1. 知识系统的多元化

    2. AI对信息生态的影响

    3. 信任的再建

    4. 数字技能的培养

    5. 绿色经济与信息系统的结合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dklOKeRZATwBDBoLCGB1HQ
相关报告
  • 《IFLA趋势报告2024》

    • 来源专题:科技出版市场动态监测
    • 编译者:崔颖
    • 发布时间:2024-11-15
    •     《IFLA(国际图联)趋势报告2024》是自2013年初版以来的首次重大更新,也是支持图书馆领域为未来做好准备工作的关键支柱。通过培养将未来融入今天规划的反思能力,图书馆可以变得更加坚韧,从而更具可持续性。同时又惠及图书馆所服务的社区,包括当地民众、大学生和教师以及就国家图书馆而言的整个国家。     整个报告的重点是信息和知识环境的未来,以及如何影响其他领域(如公民生活、环境等)并受到这些领域的影响。这比仅关注图书馆和技术要广泛,但比一般性的宏观趋势探讨范围要小。     此报告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是基于文献综述综合审查确定的一组趋势,二是一组探索未来可能面临的不同类型的情景。趋势如下:     (1)知识的实践方式正在改变——未来为改善知识体系中的公平性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这涉及到我们如何界定知识、寻求更多元的声音,以及日益提高的对虚假信息的认识等问题。     (2)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正在重塑社会——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新技术正在改变我们创造、共享和使用信息的方式。探讨了人工智能和深度伪造技术的含义,但也看到了技术创造新的信息互动和保障方式的潜力。     (3)信任关系需要重新审视——重新建立对政府和媒体的信任对于社会的繁荣至关重要。首要观测对机构、新闻业和开放运动的信任趋势,然后再解决隐私问题。     (4)技能和能力变得更加复杂化——人们将需要实践、批判和数字技能才能蓬勃发展。强调了不断增长的技能要求,以及一个更加具备信息素养的社会可能带来的好处,但也指出了技能水平较低者所面临的风险。     (5)数字技术分布不均——数字包容性将增加公平性。这凸显了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以及服务向仅在线转型所带来的问题。同时,它也预见了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文化信息框架的潜力。     (6)信息系统消耗的资源增加——我们的信息需求正在影响地球。强调了加入绿色经济的紧迫性,即寻找既能解决环境问题又能兼顾公平问题的方法。电子废弃物的增长和资源利用是首要问题。     (7)人们正在寻求社区联系——创造共享空间和资源的地方是构建公平社会的关键。包括关于孤立趋势和强化构建社区的本地倡议的趋势。它还讨论了新的连接方式、在线社区如何带来益处,以及更灵活的工作模式的影响。     额外的情景包括:     (1)AI引发的混乱——Supriya Kulkarni探讨了当AI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但信任度持续滞后时会发生什么。     (2)“可能是所有的化学尾迹都在向你倾泻而下”—— Beth Patin审视了当错误信息肆虐时会发生什么,以及图书馆可能需要如何从底层开始重建信任。     (3)一切如常,但又一切已变——David Lankes提出了在一个所有信息都令人怀疑的世界里会发生什么,以及对图书馆与个人和社区的工作意味着什么。     (4)档案状况堪忧——Michael Oghia询问当信息的永久性不再可靠时会发生什么。     (5)图书馆作为LIFEHub——Mei Lin Fung询问当技术的可能性与图书馆的社区角色相结合时,图书馆员的一天可能会是什么。     (6)整个世界是个大舞台——Daniel Nwaeze提出,如果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是能够相互补充以支持合理的探讨,将会发生什么。
  • 《德勤咨询公司发布2025年的6大技术趋势》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朱晓琳
    • 发布时间:2024-12-23
    •   德勤咨询公司在其2024年12月13日发布的《Tech Trends 2025》报告中,为我们揭示了未来将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技术趋势。在报告中介绍了六大关键技术趋势,包括空间计算、AI未来趋势、智能硬件、IT升级、量子计算、智能核心。 01 空间计算连接数字与物理的新革命(spatial computing takes center stage)   空间计算(spatial computing)正从技术边缘走向变革中心。它不只是实时模拟的应用,而是一种重塑生活和工作的工具,跨越医疗、制造到娱乐的多个领域。核心在于结合物理和数字世界,通过沉浸式环境让信息传递更加直观、高效。当前的工作环境充满专业壁垒,许多非技术领域的参与者难以解读复杂的CAD文件或物理数据,团队协作因此受限。而空间计算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通过3D可视化界面,让各部门快速获取关键信息。例如,供应链人员可以精准定位缺货零件,而营销团队则能轻松规划产品推广策略。   随着多模态AI的介入,空间计算进一步突破了数据孤岛的限制。AI能将图像、文本和空间数据整合到单一平台,为决策提供精准的上下文关联。然而,数据质量仍是基础——混乱数据只会放大错误,企业必须优先实现开放与标准化的数据管理。未来,AI将作为全新用户界面,配合空间计算支持更智能的决策和操作。自主智能代理将主动预测需求、优化供应链或生成业务报告,创作数字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 02 AI的下一个时代从知识到执行的跃迁(what's next for AI?)   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阶段正在到来,而企业的关注点已从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广泛应用,转向更精细、更专业化的小型模型(SLMs)和代理型AI。 这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一场工作和决策方式的革命。虽然LLMs在知识获取和生成任务上表现优异,但其通用性常常超出实际需求。未来的趋势是将任务分解,由多个小型模型协同完成,每个模型专注于特定场景,既能提升效率,又降低资源成本。例如,一个专注财务分析的模型无需与客户服务机器人使用同一模型,而是通过定制化的SLMs更精准地服务各自的需求。   此外,多模态AI的崛起标志着AI能力的进一步扩展。这种模型能够将文本、图像、音频和空间数据整合为多形式输出,为企业提供更灵活的应用场景,比如将营销材料自动翻译成多语言,或结合传感器数据与图像优化供应链管理。虽然这项技术尚处起步阶段,但未来18到24个月内,多模态AI预计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其潜力。更令人期待的是液态神经网络等新技术的出现,它们以更少的资源提供更高效、更透明的计算能力,为嵌入边缘设备和关键系统铺平了道路。这预示着未来的AI不仅在应用场景上多样化,其底层技术也将迎来颠覆性突破。 03 硬件的崛起从幕后支撑到引领AI革命(hardware is eating the world)   曾经我们说“软件吞噬世界”,而如今,硬件正成为推动AI革命的关键引擎,正在“吞噬世界”。在摩尔定律放缓的背景下,硬件资源的布局直接决定了AI技术的未来,尤其是在专用芯片领域。NVIDIA已崛起为全球科技焦点,其GPU已成为AI模型训练的核心支柱。预计2024年,仅用于生成式AI的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美元,到2027年可能增至4000亿美元,硬件正成为技术转型的核心资本。   从技术趋势看,硬件的进化正在重塑人机互动模式。AI正逐步融入从日常用品到医疗设备的每个角落。未来,当边缘计算与机器人技术结合时,硬件将赋予设备自我优化的能力,甚至在关键任务中展现“类人智慧”。面对硬件与AI的深度结合,企业需要制定清晰的战略。硬件升级的目标不应是“一刀切”,而是优先部署在能带来最大业务价值的领域,例如边缘设备或高性能数据中心。在未来18到24个月内,混合计算模式将成为常态,硬件与云端的结合将决定企业在AI时代的竞争力。硬件不再只是支撑技术发展的“幕后功臣”,它正走向舞台中央,成为技术与商业变革的核心力量。 04 IT的角色重塑从数字转型灯塔到AI时代引领者(IT, amplifiedAI elevates the reach(and remit) of the tech function)   随着技术职能从支持数字化转型转向推动AI转型,IT正在迎来百年难得的变革契机。生成式AI的崛起,让软件工程全生命周期发生深刻改变,从代码编写到测试再到运维,AI全面提升了技术团队的效率与能力。这不仅使IT成为AI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也将其定位为企业未来创新的战略中枢。   技术职能的演变不仅仅关乎投资,更在于角色定位的转变。从“建设者”到“创新者”,IT领导者开始将重点从开发与维护转向协调与战略创新。未来的IT模式将更加精益且融合,与业务功能的协作更加紧密。技术领导者不再只是支持角色,而是战略制定者,直接与CEO对接,共同推动AI价值的实现。 05 量子计算重塑网络安全的关键窗口(the new mathsolving cryptography in an age of quantum)   量子计算的崛起为技术进步带来了无限可能,但也对现有加密系统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一旦能够破解加密的量子计算机(CRQC)问世,现有的公钥加密体系将面临崩溃风险,影响到互联网通信、交易验证和身份认证等核心功能。然而,与其明确的威胁相对,量子计算的到来时间却充满不确定性,这让许多企业将其视为遥远的挑战,推迟采取行动。   当年Y2K问题通过明确的时间节点倒推行动得以化解,而量子威胁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其更加棘手。然而,对于企业而言,未雨绸缪是唯一的解决之道。量子计算的倒计时已经开始,现在正是采取主动行动、构建量子安全体系的最佳时机。 06 智能核心AI正在重塑核心现代化(the intelligence core AI changes everything for core modernization)   多年来,核心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一直是企业记录管理的“唯一真实来源”。AI正在彻底改变企业的核心系统和ERP的传统运作模式。过去,企业一直依赖这些核心系统作为唯一的记录和数据来源,但随着AI的快速发展,这一模式正面临根本性的挑战。AI不仅增强了现有的自动化功能,还能够深度学习企业的运营流程和业务逻辑,甚至自主执行任务,从而大幅提升效率和预测能力。企业不再仅仅依赖ERP系统获取信息,而是可以通过AI工具,随时随地得到所需答案,并且使业务流程更智能、更灵活。   AI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和商业运作方式,企业领导者需要思考如何最大化利用AI的潜力,推动效率提升和收入增长。 (完整报告见“智库报告”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