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原生状态显像揭示钙化微藻的钙储存细胞器与非钙化微藻的相似》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18-11-09
  • 海洋球石藻(Coccolithophores)是一种单细胞海藻(微藻),其钙化鳞片通过可控的细胞内过程产生。研究钙化过程的细胞控制对理解和预测海洋条件变化对全球海洋钙化和碳通量的影响十分重要。该研究利用最先进的低温电子和低温软X射线显微镜,证明了球石藻的钙储存细胞器与非钙化微藻钙的钙储存细胞器相似。这将环境和进化意义的问题与更好表征的生物体生理和分子遗传学发现相关联,因此为了解球石藻的钙化过程提供了新窗口。

    钙储存细胞器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对于钙信号传导和维持细胞钙稳态起关键作用。在大多数细胞器中,细胞内钙浓度很少超过微摩尔水平。而被称为酸钙胞质体(Acidocalcisomes)的酸性细胞器却例外,它将钙与多磷酸盐一起浓缩成致密相。但迄今为止,这些细胞器仅在多种非钙生物体中被发现。

    最近,在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中发现了一种储存钙和磷的隔室,提高了钙储存细胞器和方解石生物矿化之间联系的可能性。因此,研究人员利用几种微藻,并运用低温成像和低温光谱技术来研究钙储存细胞器在其天然状态和纳米级分辨率下的解剖学和化学成分。

    研究表明,钙化球石藻Pleurochrysis carterae的钙储存室内的致密钙相和存储在非钙化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的酸性钙离子体中的钙相具有共同的特征。研究还发现浓缩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并且已经适用于球结石的形成。文章描述了酸性钙离子钙储存与海洋球石藻钙储存之间的联系,这意味着对酸性钙离子的生理和分子遗传理解可能与海洋球石藻钙化的钙通路有关,为研究这一过程对变化的海洋条件的适应性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刘雪雁 编译)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73/pnas.1804139115

相关报告
  • 《Science | 海藻中的固氮细胞器》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18
    • 2024年4月11日,加州大学Jonathan P. Zehr,Valentina Loconte,和Tyler H. Coale等人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Nitrogen-fixing organelle in a marine alga的文章。 在海洋系统中,Candidatus Atelocyanobacterium thalassa(UCYN-A)与单细胞藻类Braarudosphaera bigelowii(B. bigelowii)密切互动,被认为是一种内共生细菌,生活在或附着在藻细胞内。这种微生物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氨等化合物,从而为藻细胞提供了生长所需的氮源。UCYN-A通常被视为一种单独的微生物,而不是藻细胞内的一部分。 该研究成功建立了B. bigelowii的培养体系,并利用软X射线断层摄影技术获取了三维亚细胞图像,以跟踪细胞周期中核、线粒体、叶绿体和UCYN-A的发育过程。该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器——nitroplast,它能将氮气转化为细胞生长所需的形式,并揭示了UCYN-A可能具有nitroplast细胞器特征的重要证据。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3-09-12
    • 背景: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影响因素以及CAC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试图寻找MHD患者血管钙化与骨代谢的可靠指标。 方法:共纳入123例患者。CAC通过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进行评估,CAC评分(CACS)通过Agaston方法进行评估。常规实验室参数,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葡萄糖(Glu)、钙(Ca)、磷(P)、镁(Mg)等。,进行了测量。还测量了骨代谢的血清标记物,如碱性磷酸酶(ALP)、降钙素(CT)、25-羟基维生素D [25-(OH)D]、完整甲状旁腺激素(iPTH)、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PINP)、骨钙素的N端中段(N-MID OC)和β-I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CTX)。 结果:123例MHD患者中,37例(30.08%)无CAC,86例(69.92%)有CAC,其中轻度钙化41例(47.67%),中重度钙化45例(52.33%)。钙化组的年龄、体重指数(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TC、Glu、P和Ca×P均高于非钙化组,而Mg、iPTH、tPINP、N-MID OC和β-CTX均低于非钙化组(P < 0.05)。与轻度钙化组(0<CACS<400)相比,中重度钙化组(CACS ≥ 400)的P和Ca×P水平较高,ALP、iPTH、N-MID OC、tPINP和β-CTX水平较低(P < 0.05)。相关分析表明,CACS与总胆固醇、LDL-C、磷和钙×磷呈正相关(P < 0.05),与N-MID OC和β-CTX呈负相关(P < 0.05)。CACS与其他参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 > 0.05)。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CAC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血糖、磷、钙×磷是MHD患者CAC及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Mg、N-MID OC是MHD患者CAC的保护因素。此外,N-MID OC是CAC严重程度的保护因素。在调整了相应的混杂因素后,危险因素的结果是一致的,N-MID OC仍然是CAC及其严重程度的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血清磷和Ca×P升高是MHD患者CAC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镁可能是CAC的独立保护因素。MHD患者CAC与骨代谢异常和骨代谢指标密切相关。相对较低的骨转换可促进CAC的发生和发展。N-MID OC可能是联系MHD患者血管钙化和骨代谢的可靠骨代谢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