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丨Ciliopathy患者变体揭示了TUBB4B在纤毛微管中的特定细胞器功能》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29
  • 2024年4月26日,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期刊发表了题为Ciliopathy patient variants reveal organelle-specific functions for TUBB4B in axonemal microtubules的文章。

    微管蛋白是最丰富的细胞骨架结构单元之一,在类人猿中有许多异型,由不同的保守基因编码。这些不同的异型是否会形成细胞类型和环境特异性的微管结构,目前还不甚了解。

    基于 12 例原发性睫状肌运动障碍患者和小鼠突变体,研究人员鉴定并描述了 TUBB4B 同型变体的特征,这些变体特别扰乱了中心粒和纤毛的生物发生。不同的 TUBB4B 变体以显性阴性方式对微管动力学和纤毛形成产生不同影响。结构-功能研究显示,不同的 TUBB4B 变体会破坏不同的微管蛋白界面,从而将患者分为三类纤毛病。这些发现表明,特定的微管蛋白异型具有不同的非冗余亚细胞功能,并在微管蛋白病和纤毛虫病之间建立了联系。

相关报告
  • 《Science | 海藻中的固氮细胞器》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18
    • 2024年4月11日,加州大学Jonathan P. Zehr,Valentina Loconte,和Tyler H. Coale等人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Nitrogen-fixing organelle in a marine alga的文章。 在海洋系统中,Candidatus Atelocyanobacterium thalassa(UCYN-A)与单细胞藻类Braarudosphaera bigelowii(B. bigelowii)密切互动,被认为是一种内共生细菌,生活在或附着在藻细胞内。这种微生物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氨等化合物,从而为藻细胞提供了生长所需的氮源。UCYN-A通常被视为一种单独的微生物,而不是藻细胞内的一部分。 该研究成功建立了B. bigelowii的培养体系,并利用软X射线断层摄影技术获取了三维亚细胞图像,以跟踪细胞周期中核、线粒体、叶绿体和UCYN-A的发育过程。该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器——nitroplast,它能将氮气转化为细胞生长所需的形式,并揭示了UCYN-A可能具有nitroplast细胞器特征的重要证据。
  • 《微生物所揭示气孔在植物免疫中的新功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3-30
    • 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的植物叶表皮上的开孔,可响应环境因子刺激控制植物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作为植物表面的天然开孔,气孔也是许多病原菌入侵的通道。然而,植物可以主动关闭气孔来阻止病原菌的入侵,这一抗病过程被称为气孔免疫。但气孔在植物,特别是单子叶植物中是否还以其它的方式参与抗病免疫仍不清楚。最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邱金龙课题组研究发现,水稻Osaba1突变体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e, Xoo)的广谱性抗性是由于气孔开放程度(气孔导度)的增加引起的。人为降低该突变体的气孔导度可部分恢复其对白叶枯病菌的感病性。通过药物或环境因子诱导野生型植物气孔的开放也能增强水稻对白叶枯的抗性。与之对应,水稻气孔导度增加的突变体es1-1也同样表现出对白叶枯病的极强抗性。有趣的是,Osaba1和es1-1突变体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pv.oryzicola, Xoc)也具有很强的抗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开放的气孔赋予水稻对病原细菌的侵入后抗性,而这种抗性可能是气孔开放造成植物叶片水势降低所导致的。   这项工作揭示了一个新的气孔参与植物免疫的方式,为研究植物、病原与环境三者互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故事发表在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杂志上,并被选为MPMI Editor's Pick,在美国植物病理学(APS)相关网站及媒体推送,认为该研究“揭示了叶片水分状况在植物抗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将为未来植物病害的控制提供新靶标”。邱金龙组博士研究生张丹丹和田彩娟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邱金龙是文章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性专项(B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