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COVID患者肌肉结构异常》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1-15
  • 据估计,英国约有3%的人在新冠感染后出现了长期COVID症状-持续的、长时间的症状。

    长期COVID包括一系列健康问题,可以在即使是轻微的COVID感染后开始。其中一些症状包括极度疲劳、气短、肌肉疼痛和嗅觉丧失。

    对于约50%的长期COVID患者来说,他们的症状也符合慢性疲劳综合症(ME)的诊断标准,这是一种以能量枯竭、肌肉无力和疼痛、认知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影响血压和心率)为特征的神经免疫疾病。

    ME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运动后虚脱”(PEM)。这指的是在任何形式的劳累之后(无论是体力、认知还是情绪上的),症状在大约24-48小时后恶化的情况。PEM可能需要数天甚至数周才能缓解。

    PEM仍然是ME和长期COVID最具破坏性但最不为人了解的特征之一。但新的研究可能指向了一个可能的解释,即为什么特别是体力活动会加重长期COVID症状。研究发现,长期COVID患者的肌肉结构发生了改变。

    为了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分析了25名长期COVID患者和21名患过COVID但没有长期COVID的人的肌肉活检和血浆样本。两组参与者的平均年龄约为41岁。男女比例分别为48%和52%。

    血液和肌肉样本在进行受控的骑行测试前后被采集。参与者骑行大约15分钟,开始缓慢,逐渐增加强度。

    在骑行测试期间,长期COVID患者表现出较差的肌肉力量,氧气摄取量也较健康参与者低-尽管付出了相同的努力。这些结果印证了之前研究的发现,表明长期COVID患者的运动能力显著降低。

    当研究人员分析参与者的肌肉样本时,他们发现长期COVID患者有更高比例的快速肌酸性肌纤维。

    这些肌纤维可以在短时间内以高强度工作,但由于线粒体较少(提供细胞正常功能所需的能量的细胞器),它们容易疲劳。

    这些肌肉纤维可以在短时间内以高强度工作,但由于它们的线粒体较少(这些细胞器为细胞提供正常功能所需的能量),因此易疲劳。

    研究人员随后对这些纤维中的线粒体进行了进一步测试。他们发现,运动降低了长期COVID患者线粒体的功能,这表明他们的肌肉组织在运动测试期间受到了损害,这不仅表明他们的运动能力减弱,而且还表明他们的肌肉组织在运动测试期间受到了损害。

    对肌肉和血浆中的分子进行的测试还显示,长期COVID患者体内关键的糖酵解所需分子水平较低,而糖酵解是线粒体用来为细胞提供能量的过程。

    这并不是线粒体功能障碍首次被认为与出现PEM症状的疾病有关。事实上,这在40多年前就首次被提出,作为ME的潜在机制。

    如果肌肉中的线粒体功能异常,这意味着肌细胞产生的能量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求。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长期COVID患者在运动后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

    肌肉“微血栓” 接下来,作者研究了肌肉样本中是否存在蛋白质错误折叠的凝块。

    先前的研究表明,这些凝块,称为“微血栓”,在长期COVID患者的血浆中水平升高。有人提出,微血栓可能会阻塞毛细血管,导致血液重新进入组织时造成损害。这也可能对线粒体造成损害。

    作者表明,长期COVID患者的肌肉中确实存在更多的微血栓,与对照样本相比。所有参与者在运动后微血栓的数量也增加。然而,他们并没有发现这些微血栓阻塞了毛细血管。

    最后,他们研究了肌肉组织中存在哪些免疫细胞。他们发现,长期COVID患者的样本中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数量增加,这两者都有助于组织修复,甚至在他们进行运动之前就已经出现。

    这表明长期COVID患者的肌肉组织中存在局部活化的免疫细胞,作为对组织损伤的反应。

    已知,线粒体可能引起炎症,并且也可能受到炎症的损害(这可能是由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引起的)。这可能是长期COVID患者的线粒体功能异常的另一个原因。

    这项研究支持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已经确定了长期COVID患者(以及间接地ME患者)的代谢、肌肉和免疫功能中的显著异常。它还表明,瞄准线粒体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

    令人鼓舞的是,已经有许多化合物被证明能积极影响线粒体功能。其中一些可以无需处方就能获得,比如辅酶Q10(我们的身体自然产生)。

    但需要进行安慰剂对照试验,以查看这些化合物是否对长期COVID症状产生任何影响。


    这些发现还突显了在设计长期COVID患者康复策略时需要谨慎的重要性。


    传统方案的工作基础是逐渐增加努力和难度,以建立韧性和运动能力。但对于长期COVID患者来说,情况恰恰相反。


    最近的一篇论文现在已经找到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表明对于长期COVID患者来说,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运动会引发线粒体损伤,降低韧性并引发病情复发。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alert.com/people-with-long-covid-show-abnormalities-in-muscle-structure
相关报告
  • 《渐进性肌肉松弛对COVID-19患者焦虑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3-14
    • 海南省人民医院等于2020年3月6日在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Clinical Practice上发表题为“Effects of 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on anxiety and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的文章,研究了渐进式肌肉放松对COVID-19患者焦虑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文章指出,由于进行隔离治疗,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将出现高水平的焦虑和低睡眠质量。一些改善睡眠的药物可能会抑制呼吸系统并使病情恶化。在这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共有51名进入隔离病房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连续5天每天进行30分钟的渐进式肌肉放松(PMR)运动。在此期间,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和治疗。干预前后,斯皮尔伯格状态-特质焦虑量问卷(STAI)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用于测量和记录患者的焦虑和睡眠质量。最后,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作者列出结果:干预前的平均焦虑评分(STAI)无统计学意义(P=0.730),干预后的平均焦虑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平均睡眠质量评分(SRSS)无统计学意义(P=0.838),干预后两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作者得出结论:渐进式肌肉放松作为辅助方法可以减少COVID-19患者的焦虑症并改善睡眠质量。
  • 《《柳叶刀》:新冠患者最易出现疲劳、肌肉无力》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21-01-23
    • 1月9日,《柳叶刀》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76%的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有至少一个持续症状,其中疲劳、肌肉无力是最常见的症状,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也频繁出现。 该研究由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共同完成。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教授曹彬、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教授张定宇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教授王健伟为共同通讯作者;黄朝林、黄立学、王业明、李霞、任丽丽、谷晓颖、康亮、郭丽和刘敏为共同第一作者。 据悉,这项随访研究于2020年6月16日至9月3日期间完成,入选了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间自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出院的1733例患者。患者中位年龄57岁,中位随访时间为发病后186天。 研究表明,新冠肺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劳或肌肉无力(63%),26%的患者报告有睡眠障碍,23%的患者报告出现焦虑或抑郁。在发病6个月后,住院时病情更重的患者更可能呈现肺功能下降和胸部影像学异常,这提示肺功能仍未完全恢复。 此外,研究还对94名患者在感染急性期和发病6个月后的新冠抗体进行检测,与急性期相比,在发病6个月后患者体内中和抗体的滴度下降超过一半(52.5%)。而这提示,曾感染新冠肺炎患者仍有可能再次感染。 由于目前关于新冠肺炎患者的随访研究较少,对于新冠肺炎患者的远期结局尚知之甚少。既往发表的新冠随访研究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通常随访时间为出院后3个月。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的曹彬教授表示:“因为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的疾病,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它对患者健康的长期影响。我们的随访研究表明,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后仍然会继续受到该病毒的至少部分影响,出院后的医疗照护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针对住院时病情更重的患者。我们的研究也提示在更大的人群中进行更长期随访研究的重要性,以便了解该疾病可能对人体产生的 no全面影响。” 研究人员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视,通过一系列问卷评估其症状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入组患者还接受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评估患者耐力水平的6分钟步行实验。其中390例患者接受进一步包括肺功能评估在内的检查。此外,94例参与另外一个临床试验(LOTUS China)且完成急性期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的患者在随访时再次进行抗体检测。 此外,研究还发现部分患者在出院后出现肾脏问题。除了肺脏,新冠病毒还会影响包括肾脏在内的其他器官。实验室检查发现,住院时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有13%(107/822)在随访时出现肾功能异常。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该研究在急性期和随访时都完成抗体检测的患者数量有限,未来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来阐述抗体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趋势。由于武汉疫情期间轻症患者均在方舱医院集中治疗,本研究未能入组轻症患者,因此也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研究比较门诊轻症患者与住院患者之间长期结局的差异。 另外,由于该研究无法获得新冠肺炎患者被感染之前的肺功能和6分钟步行距离的数据,所以研究发现的肺功能和运动能力异常不能直接归因于新冠病毒。此外,由于获取数据的方式,对于随访时存在的症状无法进一步区分是否是发病后持续存在的、出院后进一步加重的还是出院后的新发症状。 “尽管该研究对于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结局进行了综合评估,但是最终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只有4%的患者入住了重症监护室,因此本特定队列研究提供的信息对于新冠肺炎患者的长期结局并非盖棺定论。尽管如此,既往关于入住重症监护室后患者结局的研究表明,住院期间病情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将会出现认知功能和精神健康和/或身体功能方面的损伤,其损伤程度远远超过出院时。”并未参与此项研究的意大利马里奥·内格里药理研究所专家Monica Cortinovis、Norberto Perico和 Giuseppe Remuzzi指出。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2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