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丨APS-1合并乳糜泻患者的自身免疫性淀粉性发育不全》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1-25
  • 本文内容转载自“ CNS推送BioMed”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8SdZJHdO02WiFSJucfSTpA

    2023年11月22日,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了题为Autoimmune amelogenesis imperfecta in patients with APS-1 and coeliac disease的文章。

    成釉细胞是颌部特化的上皮细胞,在牙釉质形成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成釉发育依赖于多种成釉细胞衍生的蛋白,这些蛋白作为羟基磷灰石晶体的支架。成釉细胞衍生蛋白功能的丧失导致一组罕见的先天性疾病,称为成釉不完全性。由AIRE缺乏引起的1型自身免疫性多腺综合征(APS-1)患者和诊断为乳糜泻的患者发现了牙釉质形成缺陷。然而,潜在的机制仍不清楚。

    本研究表明,绝大多数APS-1和乳糜泻患者都会产生针对成釉细胞特异性蛋白的自身抗体(主要是IgA同型),这种蛋白的表达是由AIRE在胸腺中诱导的。这反过来导致中枢耐受性的破坏,随后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干扰牙釉质的形成。然而,在乳糜泻中,这种自身抗体的产生似乎是由外周对肠道抗原的耐受性破坏所驱动的,这些抗原也在牙釉质组织中表达。这两种情况都是一种以前未被识别的iga依赖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例子,研究人员将其统称为自身免疫性淀粉样变性不完全性。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776-0
相关报告
  • 《乳糜泻的新型药物治疗》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2-11-02
    • 乳糜泻(CeD)是一种由摄入谷蛋白引发的慢性自身免疫性全身性疾病,谷蛋白存在于小麦、黑麦和大麦等食物中。对CeD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从饮食中完全去除谷蛋白。严格的无麸质饮食(GFD)可使大多数患者的症状、血清学和组织学有所缓解。然而,GFD可能无法诱导临床或组织学改善,并且一些患者可能出于其他原因难以严格遵守GFD协议。尽管如此,目前尚无FDA批准的治疗CeD的药物。对CeD复杂的致病过程的研究越来越多,理解也越来越多,因此可以确定未来治疗的各种靶点。正在评估中的机制包括益生菌、肽消化、谷蛋白致敏、紧密连接调节、脱酰胺作用和免疫靶点。多种研究药物正在研发中,多种候选药物已进入后期临床试验。本综述对CeD的各种研究性治疗方法进行了广泛概述,总结了正在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和乳糜泻的治疗》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7-11-20
    •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E)和乳糜泻(CeD)是以粘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免疫介导的胃肠疾病,两者均与食物抗原有关,但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不同。 如果不治疗,两种疾病都会导致上皮细胞的破坏。 严格无麸质饮食是CeD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EoE可以使用几种治疗方法,如质子泵抑制剂,局部用类固醇和饮食消除疗法。 对于EoE患者来说,所有患者都可以有效地达到缓解,但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所有的患者是否应该接受维持治疗。 目前针对两种疾病的新的生物治疗方法正在研究,但没有一种可以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