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7 日发表于《Nature》的文章,由谢锐杰、韩飞等学者联合撰写,介绍了一种受蚯蚓启发设计的名为NeuroWorm 的柔性、可拉伸且可移动的纤维传感器,用于生物电子界面。该传感器通过卷曲工艺将二维生物电子器件转化为一维结构,内置纵向分布的电极阵列,可同时进行生物电和生物力学监测;它能在大脑内或肌肉上按需可控推进,实现对目标监测位点的动态定位与切换,如在磁场控制下完成大脑和皮下筋膜的动态探测,还能记录兔结肠腔内电信号。在大鼠肌肉中通过微小切口植入后,可提供超过43 周的稳定生物电监测,即使植入 54 周,纤维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包裹也可忽略不计;此外,研究还对其设计、制造策略、力学与电学性能(如不同金层厚度、导电路径宽度下的拉伸性,与颅骨固定电极相比更高的脑电信号信噪比等)、多种应用场景(如肌肉flexion 角度传感、坐骨神经刺激诱发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记录、神经损伤评估)及长期植入表现进行了详细阐述,为生物电子学从固定不动的探针向主动、智能且可长期微创移动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器件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