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熊猫电子制造项目投产 高端新型显示终端项目启动》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1-01
  • 28日上午,成都熊猫电子制造项目投产暨高端新型显示终端项目启动仪式在中国电子8.6代线配套产业园举行,标志着成都熊猫电子制造项目如期投产和高端新型显示终端项目启动建设。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韩轶,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贵祥出席启动仪式。

    据了解,作为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电子制造服务领域相关业务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以工业机器人、数字化工厂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与智能工厂产业,以城市轨道交通、平安城市、智能楼宇、广电网络智能系统设备为代表的智慧城市相关产业,并大力发展绿色高端电子制造服务业,构建了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研发平台。本次投产的电子制造项目,由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成都熊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其主要产品液晶模块控制器属于新型显示领域的核心组件,是液晶面板显示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和高品质显示的驱动引擎,将为成都中电熊猫G8.6TFT—LCD项目提供EMS配套服务,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电熊猫8.6代线产品整体竞争优势,对助推双流打造千亿级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具有重要意义。高端新型显示终端项目由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成都熊猫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将建设约26000平方米的显示终端制造厂房、辅助配套用房,新建显示终端整机制造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整机100万台规模。

    周贵祥在致辞中表示,成都熊猫电子制造项目投产暨高端新型显示终端项目启动对推动中电熊猫转型升级、加快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加快推动双流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为双流区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提供有力支撑,对促进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周贵祥表示,中电熊猫将本着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与双流区委区政府的沟通交流,共同拓宽合作之路,切实推动项目落地落实,取得更加丰硕的合作成果。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曾虎代表区委区政府致辞。他表示,电子制造项目的投产对助推双流打造千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启动的高端新型显示终端项目也将成为政企双方合作的硕果。我们坚信中电熊猫系列项目在川落地生根,必将为双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必将助推中电熊猫集团不断发展壮大。

    启动仪式后,韩轶、周贵祥等还参观了成都熊猫电子制造项目生产线。

相关报告
  • 《投资6亿!广州奥翼电子柔性显示总部项目启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0-19
    • 9月30日,总投资额近6亿元的广州奥翼电子柔性显示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建。 “奥翼电子将努力把该项目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柔性显示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开工仪式上,奥翼电子总经理陈宇信心满满地说道。 奥翼电子从事薄膜电泳显示器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电子纸显示技术基于纳米电泳显示原理,具有环保节能、适于阅读、轻薄柔韧等特点。其显示器主要应用于电子阅读器、电子货架标签及其他相关低功耗显示产品。 目前,公司已经成功将该技术转化为批量生产的“赛伦纸”产品,且陆续应用于多个领域和产品中。该公司是中国大陆罕有的一家掌握了纳米电泳电子纸技术并能够批量生产的公司。 用石墨烯来“造纸” 一直以来,在人们印象当中,电子纸只能实现显示黑白,其中最常见的就是kindle阅读器的显示屏。而奥翼电子发布的这款近零功耗、高性能的彩色电子纸显示屏,成功将黑白电子纸显示转变为彩色,并率先实现了彩色电子纸显示屏的量产。 奥翼电子是全球仅有的两个电子纸显示器供应商之一,也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家掌握了纳米电泳电子纸技术并能够批量生产的公司。从2016年成功研发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纸到为传统黑白电子纸“添彩”,奥翼也使中国在电子显示领域首次掌握了世界领先的上游核心技术,扩展了柔性电子纸显示技术的应用范围。得益于物联网的发展,未来,奥翼的电子纸还将实现更多场景的应用。 “所谓‘电子纸’是一种像纸一样薄、柔软的显示屏。”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王喜杜向记者介绍道,“电子纸是一张薄胶片,在胶片上‘涂’上一层纳米显示材料,通电之后就可以显示文字和图像信息,断电后显示内容可以保持不变。” 奥翼的电子纸技术采用的是一种“微胶囊电泳显示”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带电纳米粒子受到电场作用而产生迁移。 “每个微胶囊比头发丝还小,在微胶囊中包裹有悬浮液,其中有无数个纳米级别的带电粒子。这些粒子有不同的颜色,在电场控制下可以上下移动,电场撤离后又可以维持位置不变。只要采取一定的工艺就能将这种电子墨水印刷到基材表面上。”王喜杜介绍,承载电子墨水的载体也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通过控制电路来实现图像和文字的显示。 实现电子纸的可弯曲则需要借助到一种新型材料——石墨烯。 被称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被业内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但石墨烯的产业化应用步伐一直缓慢。2016年,奥翼电子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纸,利用石墨烯的特性,电子纸可以像寻常纸张一样卷曲。 “与传统的电子纸相比,利用石墨烯造出的电子纸只有0.3毫米厚,弯曲能力强,也更耐摔耐撞,非常适合应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以及物联网等需要超柔性显示屏的领域。”王喜杜介绍,采用石墨烯不但可以提高产品性能,而且石墨材料取之不竭,符合绿色发展要求。 造出可卷曲的“电子屏幕”的奥翼电子在今年6月再次给显示行业带来了一个惊喜。 6月5日,奥翼电子对外发布了近零功耗、高性能、可量产的彩色电子纸显示屏,成功实现了电泳电子纸的彩色显示,跻身于彩色电子纸显示的世界最高水平行列,打破了彩色电子纸难以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局面。 从黑白到彩色要突破哪些技术难点?王喜杜透露,奥翼电子采用了创新性的颜料转移技术,并运用调色软件无数次模拟、仿真后进行试制,最终研发出高性能的彩色电子纸显示屏。“通过不断调整材料组合和驱动方式,目前彩色电子纸可显示4096种颜色,而电耗量仅为LED屏幕的三千分之一。” 物联网带来新机遇 和目前市面上广泛应用的液晶电子显示屏相比,电子纸具有轻薄、低能耗等显著优势,而从当前市场来看,电子纸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各类电子阅读器和电子教材教辅产品等。在此方面,奥翼电子与德国Trekstor、法国bookeen、国内汉王等电子书品牌均有合作。 如今,搭配物联网的应用趋势,电子纸的应用场景变得更多样化。 根据Gartner公司预测数据,到2020年,物联网的上网物品将达到250亿个,新增产值超过1.9万亿美元,而显示屏是其中的核心部件之一。 “物联网的要求是万物互联,所以连接和低能耗将会是主要考虑。”王喜杜表示,物联网的无处不在,决定了智能终端的连接一定要非常的省电和智能化,而这种智能化需要与人互动的窗口,所以电子纸可以说是未来物联网系统最佳的显示界面。 以新零售为例,仅仅是电子价格标签的应用领域背后就隐藏着一个庞大的市场。 经常光顾阿里巴巴新零售商场的顾客可能会留意到店内与传统商店不一样的价格标签。随着产品价格的变动,电子标签的显示也会随之更新,这项技术背后的提供者之一正是奥翼电子。 “每个店有自己的服务器连到云端,从云端获取到价格信息变化的时候,通过无线网络把信息发送到每个价格标签。只要云端价格有改变,就能自动获取这个改变,通过无线传输实现价格的统一调整、实时更新。”王喜杜介绍,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及交互软件,就可消除传统标价错误,实现便捷的云店管理、线上线下自动同步、灵活变更内容和大数据采集等功能。 而在实现物联网驱动的智能城市层面,电子纸也是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 “加油站的油价牌、公交车的信息显示屏等都可以用电子纸这种载体来呈现。”王喜杜表示,传统的公交车站牌因为要通电需要挖路、拉电源线,如果采用电子纸的显示方式,使用独立的电源和通信模组就能自给自足,更加环保安全。“目前很多信息都存在网上和云端,电子纸这种低能耗、可连接的特性使之成为信息表达的载体。” 早在2017年第一季度,奥翼电子已成功研发出包含电子纸显示屏、无线通信模组、交互软件在内的完整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但可以直接管理每一个商品和物品,将其广泛应用于商店、仓储、物流、医院、工厂等领域,还可以把移动支付渗透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未来,电子纸的应用将迎来一个爆发增长期。”王喜杜表示。目前,奥翼电子已经拍下了南沙珠江工业园的工业用地,将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为即将到来的产品爆发期做好准备。
  • 《《微纳结构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项目正式启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09
    • 11月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微纳结构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项目启动会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召开。上午,上海普利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利生)作为项目牵头单位联合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以及苏州赛菲集团有限公司,向与会专家组成员就项目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汇报。  会上,作为项目主管单位,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陈智立处长指出,项目申报难度大,立项来之不易,作为项目主持单位,希望普利生发挥项目牵头单位作用,做好统筹、协调、监督的工作,对微纳3D打印 技术研究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引领作用。  专家组成员在听取汇报后对项目后续工作可行性表示肯定,并针对微纳3D打印技术难点提出宝贵意见。同时,专家们表示,微纳3D打印如今已受到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项目将对生物医疗、可穿戴设备、生物科技、微电子等领域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希望项目组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会后,在上海市相关领导的见证下,项目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科技部代表陆蔚华女士对此次普利生成功申报重点研发计划表示祝贺,并希望普利生能努力将此项目做成榜样,做出典范。  作为牵头单位能够承担此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不仅意味着国家对普利生技术实力的肯定,也展现出普利生对于行业的引领能力。相信未来对于推动整个3D打印行业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都具有积极影响。  微纳3D打印技术和“传统”3D打印的主要区别在于微纳3D打印的精度能达到微米乃至亚微米级别。这一特性使得微纳尺度3D打印能制造微观级别的器件,如微流控芯片,细胞支架,微传感器等,将成为未来3D打印的主要发力点。  微纳制造一直是世界科学技术的前沿,可以获得和宏观尺度下不同的特性。传统工艺目前往往采用和芯片制造类似的mems工艺,成本非常高昂,难以加工复杂三维结构。而普利生将运用其先进的微纳3D打印技术,使复杂部件的定制化更加容易,生产速度也较“双光子微纳3D打印技术”快上千倍。正是因为这一跨时代技术,普利生才获得评审专家的青睐,在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