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6亿!广州奥翼电子柔性显示总部项目启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0-19
  • 9月30日,总投资额近6亿元的广州奥翼电子柔性显示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建。

    “奥翼电子将努力把该项目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柔性显示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开工仪式上,奥翼电子总经理陈宇信心满满地说道。

    奥翼电子从事薄膜电泳显示器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电子纸显示技术基于纳米电泳显示原理,具有环保节能、适于阅读、轻薄柔韧等特点。其显示器主要应用于电子阅读器、电子货架标签及其他相关低功耗显示产品。

    目前,公司已经成功将该技术转化为批量生产的“赛伦纸”产品,且陆续应用于多个领域和产品中。该公司是中国大陆罕有的一家掌握了纳米电泳电子纸技术并能够批量生产的公司。

    用石墨烯来“造纸”

    一直以来,在人们印象当中,电子纸只能实现显示黑白,其中最常见的就是kindle阅读器的显示屏。而奥翼电子发布的这款近零功耗、高性能的彩色电子纸显示屏,成功将黑白电子纸显示转变为彩色,并率先实现了彩色电子纸显示屏的量产。

    奥翼电子是全球仅有的两个电子纸显示器供应商之一,也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家掌握了纳米电泳电子纸技术并能够批量生产的公司。从2016年成功研发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纸到为传统黑白电子纸“添彩”,奥翼也使中国在电子显示领域首次掌握了世界领先的上游核心技术,扩展了柔性电子纸显示技术的应用范围。得益于物联网的发展,未来,奥翼的电子纸还将实现更多场景的应用。

    “所谓‘电子纸’是一种像纸一样薄、柔软的显示屏。”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王喜杜向记者介绍道,“电子纸是一张薄胶片,在胶片上‘涂’上一层纳米显示材料,通电之后就可以显示文字和图像信息,断电后显示内容可以保持不变。”

    奥翼的电子纸技术采用的是一种“微胶囊电泳显示”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带电纳米粒子受到电场作用而产生迁移。

    “每个微胶囊比头发丝还小,在微胶囊中包裹有悬浮液,其中有无数个纳米级别的带电粒子。这些粒子有不同的颜色,在电场控制下可以上下移动,电场撤离后又可以维持位置不变。只要采取一定的工艺就能将这种电子墨水印刷到基材表面上。”王喜杜介绍,承载电子墨水的载体也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通过控制电路来实现图像和文字的显示。

    实现电子纸的可弯曲则需要借助到一种新型材料——石墨烯。

    被称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被业内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但石墨烯的产业化应用步伐一直缓慢。2016年,奥翼电子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纸,利用石墨烯的特性,电子纸可以像寻常纸张一样卷曲。

    “与传统的电子纸相比,利用石墨烯造出的电子纸只有0.3毫米厚,弯曲能力强,也更耐摔耐撞,非常适合应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以及物联网等需要超柔性显示屏的领域。”王喜杜介绍,采用石墨烯不但可以提高产品性能,而且石墨材料取之不竭,符合绿色发展要求。

    造出可卷曲的“电子屏幕”的奥翼电子在今年6月再次给显示行业带来了一个惊喜。

    6月5日,奥翼电子对外发布了近零功耗、高性能、可量产的彩色电子纸显示屏,成功实现了电泳电子纸的彩色显示,跻身于彩色电子纸显示的世界最高水平行列,打破了彩色电子纸难以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局面。

    从黑白到彩色要突破哪些技术难点?王喜杜透露,奥翼电子采用了创新性的颜料转移技术,并运用调色软件无数次模拟、仿真后进行试制,最终研发出高性能的彩色电子纸显示屏。“通过不断调整材料组合和驱动方式,目前彩色电子纸可显示4096种颜色,而电耗量仅为LED屏幕的三千分之一。”

    物联网带来新机遇

    和目前市面上广泛应用的液晶电子显示屏相比,电子纸具有轻薄、低能耗等显著优势,而从当前市场来看,电子纸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各类电子阅读器和电子教材教辅产品等。在此方面,奥翼电子与德国Trekstor、法国bookeen、国内汉王等电子书品牌均有合作。

    如今,搭配物联网的应用趋势,电子纸的应用场景变得更多样化。

    根据Gartner公司预测数据,到2020年,物联网的上网物品将达到250亿个,新增产值超过1.9万亿美元,而显示屏是其中的核心部件之一。

    “物联网的要求是万物互联,所以连接和低能耗将会是主要考虑。”王喜杜表示,物联网的无处不在,决定了智能终端的连接一定要非常的省电和智能化,而这种智能化需要与人互动的窗口,所以电子纸可以说是未来物联网系统最佳的显示界面。

    以新零售为例,仅仅是电子价格标签的应用领域背后就隐藏着一个庞大的市场。

    经常光顾阿里巴巴新零售商场的顾客可能会留意到店内与传统商店不一样的价格标签。随着产品价格的变动,电子标签的显示也会随之更新,这项技术背后的提供者之一正是奥翼电子。

    “每个店有自己的服务器连到云端,从云端获取到价格信息变化的时候,通过无线网络把信息发送到每个价格标签。只要云端价格有改变,就能自动获取这个改变,通过无线传输实现价格的统一调整、实时更新。”王喜杜介绍,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及交互软件,就可消除传统标价错误,实现便捷的云店管理、线上线下自动同步、灵活变更内容和大数据采集等功能。

    而在实现物联网驱动的智能城市层面,电子纸也是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

    “加油站的油价牌、公交车的信息显示屏等都可以用电子纸这种载体来呈现。”王喜杜表示,传统的公交车站牌因为要通电需要挖路、拉电源线,如果采用电子纸的显示方式,使用独立的电源和通信模组就能自给自足,更加环保安全。“目前很多信息都存在网上和云端,电子纸这种低能耗、可连接的特性使之成为信息表达的载体。”

    早在2017年第一季度,奥翼电子已成功研发出包含电子纸显示屏、无线通信模组、交互软件在内的完整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但可以直接管理每一个商品和物品,将其广泛应用于商店、仓储、物流、医院、工厂等领域,还可以把移动支付渗透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未来,电子纸的应用将迎来一个爆发增长期。”王喜杜表示。目前,奥翼电子已经拍下了南沙珠江工业园的工业用地,将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为即将到来的产品爆发期做好准备。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306769
相关报告
  • 《柔性混合电子打印获1.54亿美元投资》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6-22
    • 2020年6月19日,南极熊获悉,致力于推进柔性混合电子(FHE)3D打印的美国联盟组织Nextflex,已经与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签订了合作协议。美国国防部(DoD)在未来7年内,提供高达1.54亿美元(约10亿人民币)的资金,以资助开发能够支持军事行动和国防制造的3D打印电子产品。 Nextflex推进FHE柔性混合电子的使命 Nextflex联盟,是在2015年8月通过美国国防部和FlexTech联盟合作成立。该联盟包括公司、学术机构、非营利机构和州政府机构,共同目标是促进美国柔性混合电子(FHE)的制造。Nextflex的研究重点是为医疗、机器人和通信市场设计一类新的轻质、低成本、可拉伸的FHE设备。通过在新材料中加入电子元件,并创造出符合要求的产品,目标是实现 "万物皆电子 "electronics on everything的状态,把FHE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南极熊3D打印网注意到,美国在3D打印领域有不少联盟组织,联合起来解决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形成内部合作和分工;然后政府或国防部等部门,向这些联盟提供资金,有的还提供订单,孵化和推动技术的发展。这种形式,充分释放各成员单位的主观能动性,高效率、快速地进行技术攻关,同时为实际产业应用铺平道路! Nextflex联盟在2015年从AFRL获得了75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然后将这笔投资重新分配给其成员,让他们致力于推进FHE技术的各个项目。例如在2017年6月,总部位于阿尔伯克基的3D打印公司Optomec获得了300万美元的项目资金,为加州圣何塞和纽约的NextFlex技术中心提供了Aerosol Jet 5x 3D打印机。 之后,2018年7月又为军事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供了支持,它是获得Nextflex 1200万美元现金的七家公司之一。对于洛克希德公司来说,获得的资金是为了编制一个3D打印天线和微波元件的数据库,并开发用于机器人外骨骼膝盖控制的表皮传感器,以帮助受伤的士兵。 此后他们不断加大对FHE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2018年8月又向研究项目提供了1100万美元的投资,并在2019年6月进行了项目提案征集。继2020年5月又向12个新项目提供了1150万美元的资金后,在推进FHE 3D打印技术方面的投资总额已超过1亿美元。目前,AFRL已经承诺向Nextflex追加1.54亿美元,以便该组织能够继续努力实现其“万物皆电子”的目标。 柔性混合电子打印 现在可以将电子能力融入到新的消费和工业产品中,与快速发展的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相结合,实现实时判断。FHE和印刷电子,也实现了以更高的产量和更低的成本制造电子产品。 "混合 "是指同时拥有打印和基于CMOS先进元件的设计,使器件能够处理数据并利用最具成本效益的元件。下图说明了这一概念,一些器件被打印到柔性基板上,一些被嵌入。 虽然FHE已经取得了许多进步,但要将今天的产品概念变为现实,还需要新的材料、加工、设备和设计。 有趣的是,有许多技术跨越了以前不相关的行业领域。例如,电子印刷油墨汇集了传统纸张印刷的技术、涂料行业的化学配方以及IC制造的微观甚至纳米级光刻技术。 柔性、混合和印刷电子器件,现在被设计成产品进入市场,包括消费和工业领域。这些产品包括人体健康和性能监测系统、结构健康监测(道路、桥梁、建筑等)软机器人和阵列天线等。
  • 《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正式启动建设》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1-11
    • 1月9日,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启动会在广州举行。省长马兴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副省长袁宝成、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出席并为创新中心揭牌。   去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广东省组建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这是目前5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也是我省首家获批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心采取“企业法人+联盟”的形式,以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为载体,整合深圳华星光电、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22家业内的骨干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与多家国外知名材料、设备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中心主要面向印刷显示器件与材料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目标,建设印刷与柔性显示技术集成与研发公共开放平台,打造印刷显示产业生态聚集圈。中心目前正在建设G4.5和200mm印刷显示平台,已经完成5英寸并在开展31英寸印刷AM-OLED器件结构开发,TFT背板阵列设计、印刷工艺等核心技术开发,预计今年初可展示31英寸印刷AM-OLED显示样机,二期将建设G8.5以上印刷显示平台。   罗文在讲话中表示,要以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成立为起点,站在制造强国的高度,汇聚创新资源,支撑行业创新能力提升。要明确定位,抓好面向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突出协同化、市场化、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努力将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打造成新型显示行业领域的创新高地。   袁宝成表示,广东将全面协调集聚资源,夯实中心建设基础,认真推广总结国家中心创建经验,助力广东打造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广州、深圳、佛山3市要认真筹建轻量化高分子材料、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海洋工程、半导体智能装备和系统集成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余各市也要积极参与创新中心建设。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涂高坤介绍了广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情况,TCL集团高级副总裁黄伟、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干勇分别代表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及中心战略委员会发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陈因、副司长范书建、电子司副司长吴胜武、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王月琴、珠三角9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及制造业创新中心代表参加了活动。   会上,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