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组学质量评分2.0:面向个性化医疗的放射组学准备水平和临床转化》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 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5-09-10
  • 放射组学是一种医学成像分析工具,通过为临床决策提供精确的定量支持,可在精准肿瘤学中发挥相关作用。放射组学质量评分(RQS)是一种用于评估放射组学研究严谨性的工具,现已被研究人员广泛采用。虽然RQS 1.0版建立了一个基准,但需要一个更新的框架来说明不断发展的知识,并通过纳入公平性、可解释性、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协调来确保对放射组学研究质量的最佳评估。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介绍了最新的RQS 2.0,它保持了其前身的科学严谨性,并满足了这些当代需求,因此可能会加速临床转化。此外,受技术准备水平框架的启发,我们引入了放射组学准备水平,该水平集成在RQS 2.0中,反映了放射组学研究中九个不同的增量改进水平,最终目标是临床实施。我们还详细介绍了放射组学的预期未来方向,概述了推进精准肿瘤学的战略愿景,这是RQS 2.0的最终目标。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1-025-01067-1
相关报告
  • 《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分子蓝图》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5-09-10
    • 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TRT)是肿瘤学中的一种尖端治疗方法,它将靶向药物的分子精确性与放射治疗的效果相结合,以选择性地将细胞毒性辐射传递给癌细胞。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工作已经导致了TRT的分子多样性,并为进一步合理开发靶向放射性药物和扩大这种治疗模式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经验。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目前肿瘤学中可用的治疗方法背景下的TRT,描述了TRT的广泛已建立和新兴靶点,包括利用肿瘤微环境所呈现的脆弱性的创新方法,并解决了临床转化和分子优化的挑战。通过将技术创新和临床前发现与现实世界的临床实施相结合,正在进行的TRT研究正在寻求为各种癌症类型和治疗环境的患者提供有效和安全的治疗选择。总体而言,我们强调了TRT的变革潜力,并强调了对最佳靶点构成的全面理解如何能够重新定义临床实践,促进TRT作为一种高度个性化和适应性的治疗选择的发展,从而改善各种癌症类型的结果。
  • 《18FFDG PET/CT放射组学结合临床特征对不同临床分期肺腺癌EGFR突变状态的预测价值》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23-04-28
    • 本研究旨在使用多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基于18FFDG PET/CT的放射组学模型,以预测肺腺癌的EGFR突变状态,并评估纳入临床参数是否可以提高放射组学模式的性能。对515名患者进行回顾性收集,并将其分为训练集(n?=?404)和独立的测试集(n?=?111)根据他们的检查时间。在对PET/CT图像进行半自动分割后,提取放射组学特征,并筛选出CT、PET和PET/CT模式的最佳特征集。使用逻辑回归(LR)、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构建了九个放射组学模型。根据测试集中的性能,保留了三种模式的最佳模型,并计算了其放射组学评分(Rad评分)。此外,结合有价值的临床参数(性别、吸烟史、结节类型、CEA、SCC Ag),建立了联合放射组学模型。与LR和SVM相比,RF-Rad评分在CT、PET和PET/CT三种放射组学模型中表现最佳(训练和测试集AUC:0.688、0.666和0.698对0.726、0.678和0.704),PET/CT关节模型表现最好(训练集和测试集AUC:0.760 vs.0.730)。进一步的分层分析发现,CT_RF对I–II期病变的预测效果最好(训练集中和测试集的AUC:0.791vs.0.797),而PET/CT联合模型对III–IV期病变的预测效果最好(训练和测试集AUC:0.722vs.0.723)。结合临床参数可以提高PET/CT放射组学模型的预测性能,尤其是对晚期肺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