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从中国不同省份收集的五种作物秸秆 (大米、小麦、玉米、高粱和甘蔗)来研究露天焚烧产生的细颗粒物( PM2.5 )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反应活性特性。有机碳( OC )和元素碳( EC )是最丰富的成分,占PM2.5排放的41.7 % - 54.9 %。有机碳( OC )和元素碳( EC )比率在8.8至31.2之间,表明有机物是排放的主要成分。PM2.5中的水溶性离子里面,钾和氯化物最为丰富。不同排放样本曲线之间的发散系数在0.27到0.51之间。与暴露在PM2.5浓度为20-0μg/mL的样本相比,暴露于高浓度(150?μg/mL)PM2.5中的样本,其细胞生存性(A549肺泡上皮细胞)显著降低,而乳酸脱氢酶( LDH )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显著增加。水稻、小麦和玉米相比高粱秸秆样品具有更高的生物反应活性(根据LDH和白细胞介素-6的值确定)。皮尔森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碳(OC)、重金属(铬、锰、铁、镍、铜、锌、锡和钡)和水溶性离子(氟化物、钙和硫酸盐)与乳酸脱氢酶( LDH )的产生具有潜在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