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研究中取得阶段性成果》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1-12-28
  • 近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所温立斌研究员在全球三大高被引之Frontiers出版商旗下的兽医科学领域Q1期刊《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正式在线发表了 “Genomic rearrangement and recombination of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and porcine circovirus-like virus P1 in China”综述性文章。文中以较大篇幅系统地总结了小组获得的多项原创性发现——PCV2重排分子23株,PCV2重组形成的4种类猪圆环病毒和4种类猪圆环病毒微小因子,其中包括感染动物的迄今为止拥有最小基因组的病毒以及首次发现的不具编码蛋白能力的因子;阐述了类猪圆环病毒P1的基因组特征、病原学及致病机制等;并对猪圆环病毒的研究内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研究的发现对于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具有理论的和实践的指导意义,审稿人评价这是一篇优秀的综述,对于展望的研究方向显示出极大兴趣;文章自引文献31篇,约占总引文献量的37%。彰显了该小组在猪圆环病毒相关领域研究中的国际领先地位。

    圆环病毒可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动物。目前已发现四种猪圆环病毒(PCV1~PCV4),其中对PCV2的研究一直是猪病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PCV2感染不仅导致猪出现系列疾病综合征,还可引起免疫抑制,由此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但单独用PCV2感染很难复制出临床典型的病症,相关研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因此研究者认为还存在“X”因子感染。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温立斌小组从PCV2基因组的重排和重组(非不同基因亚型间的重组)着手进行研究,接连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曾入选《中国科技成果》、获得农科院首个基础类省科学技术奖。

    文章第一作者为温立斌研究员,与何孔旺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此外,小组今年已在《Virology》、《BMC Veterinary Research》、《农业生物技术》等期刊上发表了P1病毒相关研究成果,涉及病毒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与病毒衣壳蛋白互作的宿主蛋白的筛选及鉴定、以及病毒不同ORF的功能研究等。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94422.html
相关报告
  • 《新型冠状病毒溯源取得阶段性进展--人民网》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0-01-30
    •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昨天从中国疾控中心了解到,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该中心病毒病所持续攻坚,在病毒溯源研究中取得阶段性进展。该所首次从华南海鲜市场的585份环境样本中,检测到33份样品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成功在阳性环境标本中分离病毒,提示该病毒来源于华南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早期确诊的病例,大多来自武汉华南海鲜市场。2019年12月31日,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要求,该所选派专家组赴武汉参加疫情防控,于2020年1月1日凌晨,起草《环境溯源工作方案》。1月1日上午8时赴华南海鲜城,针对病例相关商户及相关街区集中采集环境样本515份,运送至病毒病所进行检测。1月12日,病毒病所专家再次在华南海鲜市场采集野生动物贩卖商铺相关标本70份,并转运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两批华南海鲜城的样本共计585份,PCR检测结果显示其中33份标本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这些阳性样本分布在市场上的22个摊位和1个垃圾车,其中93.9%(31/33)阳性标本分布在华南海鲜市场的西区。经调查发现,华南海鲜市场名义上是海鲜市场,但实际上却是个综合市场。华南海鲜市场西区存在野生动物交易,尤其是西区的七街和八街靠近市场内部的区域存在多家野生动物交易商铺,而这一区域的阳性标本也比较集中,占全部阳性样本的42.4%(14/33)。综上所述,高度怀疑此次疫情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   对核酸检测阳性的样本,病毒病所采用冠状病毒敏感细胞系开展了病毒分离工作,从电镜观察、PCR和深度测序结果均提示,成功从环境样本中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进一步证实在华南海鲜城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 《包钢DDS烟道气除尘脱硫脱硝环保改造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22
    • 目前,包钢DDS烟道气除尘脱硫脱硝环保改造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烟气排放已实现达标、稳定,并且成功产出高纯度液态二氧化硫副产品。9月16日,包头市工信局、包头市生态环境局昆区分局等领导到动供总厂发电作业部工程现场调研,听取项目成果介绍。 据了解,DDS烟道气除尘脱硫脱硝技术是由北京大学魏雄辉博士经过30多年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经该技术处理后的废气可以达到超低排放标准要求,并可从废气中脱除出来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富集和转化成纯液态二氧化硫产品和硝酸盐产品,从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真正的变废为宝。除此以外,该技术较传统除尘和脱硫脱硝方法具有净化效率高、适应性好、稳定性强、无二次污染,除尘剂和脱硫剂无毒无害等显著特点。 魏雄辉博士在介绍DDS烟道气除尘脱硫脱硝技术时说,该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烟气中灰尘(含PM粒子和纳米粒子)、HF、HCl、二噁英、多环芳烃和其它有机物、重金属、含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另一大创新点是脱硫脱硝后副产高纯度二氧化硫和硝酸盐副产品,可以作为化工原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变废为宝;并且除尘、脱硫溶液实现全循环使用,无硫酸钙、亚硫酸钙等二次污染物产生,完全杜绝了传统钙法脱硫“挖掉一座山,堆起两座山”的现象,降低了综合运行费用,提升运行效率,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从工业污染源头减轻甚至消除雾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