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溯源取得阶段性进展--人民网》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0-01-30
  •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昨天从中国疾控中心了解到,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该中心病毒病所持续攻坚,在病毒溯源研究中取得阶段性进展。该所首次从华南海鲜市场的585份环境样本中,检测到33份样品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成功在阳性环境标本中分离病毒,提示该病毒来源于华南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早期确诊的病例,大多来自武汉华南海鲜市场。2019年12月31日,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要求,该所选派专家组赴武汉参加疫情防控,于2020年1月1日凌晨,起草《环境溯源工作方案》。1月1日上午8时赴华南海鲜城,针对病例相关商户及相关街区集中采集环境样本515份,运送至病毒病所进行检测。1月12日,病毒病所专家再次在华南海鲜市场采集野生动物贩卖商铺相关标本70份,并转运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两批华南海鲜城的样本共计585份,PCR检测结果显示其中33份标本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这些阳性样本分布在市场上的22个摊位和1个垃圾车,其中93.9%(31/33)阳性标本分布在华南海鲜市场的西区。经调查发现,华南海鲜市场名义上是海鲜市场,但实际上却是个综合市场。华南海鲜市场西区存在野生动物交易,尤其是西区的七街和八街靠近市场内部的区域存在多家野生动物交易商铺,而这一区域的阳性标本也比较集中,占全部阳性样本的42.4%(14/33)。综上所述,高度怀疑此次疫情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   对核酸检测阳性的样本,病毒病所采用冠状病毒敏感细胞系开展了病毒分离工作,从电镜观察、PCR和深度测序结果均提示,成功从环境样本中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进一步证实在华南海鲜城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相关报告
  • 《微生物所齐建勋团队在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发现中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9-10
    • 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是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编码的最重要的蛋白之一,它负责新型冠状病毒多聚蛋白的切割,在新型冠状病毒生命周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是抗病毒药物的理想靶点。此外,以病毒蛋白酶为靶点的抗病毒药物在抗HIV和HCV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功,如利托那韦、达芦那韦、特拉匹韦等。   齐建勋课题组2020年9月4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Both Boceprevir and GC376 efficaciously inhibit SARS-CoV-2 by targeting its main protease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建立了主蛋白酶的高通量药物筛选体系,并对已上市和在研的蛋白酶抑制剂化合物库进行筛选。结果发现已上市丙肝药物博赛泼维(Boceprevir)和在研药物GC376具有较好的主蛋白酶抑制活性。博赛泼维(Boceprevir)是由美国先灵葆雅(Schering-Plough)公司(该公司于2009年11月与美国默克药厂合并)研发的一种靶向HCV丝氨酸蛋白酶的共价抑制剂。2011年5月13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该药上市,用于某些成人患者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GC376是由堪萨斯大学和威奇塔州立大学共同研制的蛋白酶抑制剂。前期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在体外对杯状病毒、冠状病毒、小核糖核酸病毒均有较好的抑制活性。目前该化合物仍然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进一步的抗病毒实验结果显示,博赛泼维(Boceprevir)在Vero细胞水平上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EC50为15.57μM,GC376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EC50为0.70μM。此外,噬斑实验结果表明联合GC376和瑞德西韦可以显著增加抗新型冠状病毒效果。另外一方面,为了明确这2个药物的抗病毒机制,该论文分别解析了博赛泼维(Boceprevir)和GC376与主蛋白酶的复合物结构。晶体结构显示,博赛泼维(Boceprevir)和GC376均占据了主蛋白酶的酶活中心位点,从而阻止了主蛋白酶水解其底物。这些研究为发现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提供了基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傅立峰、冯永和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的叶飞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齐建勋研究员、李学兵研究员和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谭文杰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 《2019年新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2-26
    • 《感染》于2月18日出版了深圳大学医学院过敏与免疫学研究所等发表的综述论文“2019 Novel coronavirus: where we are and what we know”。 文章表示,目前,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它起源于中国武汉,现在已经传播到其他17个国家。各国政府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力求阻止疫情升级为全球卫生紧急状况。在这个阶段,准备工作、透明度和信息共享对风险评估和疫情开始暴发的控制活动至关重要。这些信息应包括来自暴发地点和支持调查的实验室的报告。该研究从中、英文文献、官方新闻频道和其他官方政府文件中收集和整理了病毒学、流行病学、临床管理策略。 文中指出,2020年1月16日之后,合并感染的数量以指数速度增长,翻倍时间为1.8天。此结果明显区别与2020年1月4号之前的结果“倍增时间7.4天”.这可能是由于几个因素:在早期阶段,缺乏疾病意识和缺乏检测方法,阻碍疾病的检测和预防。 病毒学结果表明,一些亚洲人群可能比其他种族更容易感染2019-nCoV。之前报告的2019-nCoV的99例病例中[1],男性数量多于女性。在以前的SARS和MERS疫情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被感染。这可能与女性的X染色体和性激素在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有关。他们的研究还表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男性更容易感染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被削弱了。 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第四版指导方针的主要区别是针对儿童患2019-nCoV的治疗。到目前为止,已经报告了几例儿童感染病例,最小的是10岁。ARDS是2019-nCoV感染的常见症状。SpO2和呼吸频率的检测在临床实践中变得非常重要。机械通风是一个主要的治疗方案,在两版的指导方针中都有推荐.最近发表报告了99例住金银潭医院的患者,被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如奥司他韦(75毫克每12h,口服),更昔洛韦(0.25克每12 h,静脉注射),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500毫克,每日两次口服),结果和影响在文中详细提到。中国第四版推荐短期使用皮质激素,其目的是减少过度反应性免疫反应的自我损害。当病人有细菌感染的证据时,建议使用抗生素。99例患者中,部分患者呈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展迅速,在这些患者中观察到每天1-2 mg/kg的甲基泼尼松龙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短期疗效。目前正在使用这两项准则;然而,其中一些内容仍有争议,尤其是类固醇和抗生素的益处。在临床实践中应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Chen N, Zhou M, Dong X, Qu J, Gong F.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99 case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a descriptive study. Lancet.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