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PD-1/PD-L1药物在黑色素瘤治疗中的应用》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 佟琦
  • 发布时间:2015-04-15
  • 免疫抑制检验点的发现彻底改变了癌症系统治疗的方法。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抑制检验点在理解肿瘤细胞如何躲避免疫系统监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阻断PD-1受体与其配体PD-L1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示出极强地抗肿瘤活性。美国FDA加速批准了两种抗PD-1药物。这两种药物均用于手术无法切除、发生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中。这些治疗研究进展巩固了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治疗中的地位,这些治疗方法有可能适用于其他癌症治疗。在该篇综述中,作者讨论了PD-1信号通路在机体免疫系统中所发挥作用。作者阐述了抑制PD-1和PD-L1之间的相互作用,发挥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机制。同时,作者回顾了抗PD-1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进一步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

相关报告
  • 《以PD-1/PD-L1信号通路为靶点的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6-04-25
    •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及其配体(PD-L1,PD-L2)是CD28/B7超家族成员,广泛表达于各种组织,PD-1/PD-L1信号通路作为T细胞免疫反应的协同刺激信号通路,在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以PD-1/PD-L1信号通路为靶点的抑制剂引起广泛关注。 单克隆抗体 目前,两个单克隆抗体,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获批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他药物正在临床试验阶段。 多肽和模拟肽 尽管单克隆抗体临床活性较好,但其具有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而多肽和模拟肽免疫阻断剂可以突破这一限制。AUNP-12,以PD-1免疫检查点为治疗靶点的多肽正在临床前研究阶段。研究显示,AUNP-12具有强大的抗肿瘤活性,但其药代动力学分布时间较短。 单克隆抗体的研发极大地刺激了小分子药物的发展,相比于单克隆抗体,小分子药物具有方便口服、不良反应较少、更易渗入组织或肿瘤等优点。目前,仅有一个专利(WO 2015/034820 A1)报道了小分子药物。 PD-1/PD-L1信号通路作为调节T细胞分化增殖的重要抑制信号通路,在维持自身免疫耐受、肿瘤的免疫逃逸、慢性传染病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毫无疑问,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以PD-1/PD-L1信号通路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获批,但对于多肽及小分子药物,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Talimogene Laherparepvec首次获批用于治疗黑色素瘤》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5-12-03
    • Talimogene laherparepvec (Imlygic ™) 是由 BioVex (安进公司的子公司) 研制的一种溶瘤免疫疗法药物,用于治疗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在内的各种癌症。Talimogene laherparepvec 通过在肿瘤细胞内选择性的病毒复制和刺激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而促进抗肿瘤响应。2015 年 10 月,Talimogene laherparepvec作为首个转基因,溶瘤免疫疗法药物被美国批准用于术后复发的黑色素瘤患者,尽管该药尚未被证明可以提高整体生存率或对内脏转移产生影响。Talimogene laherparepvec在欧盟已被推荐用于为成人不能手术切除的转移性黑色素瘤,几个国家也正在评估其作为辅助疗法或联合疗法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作用; 同时美国也正在对其用于软组织肉瘤和肝癌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