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Ar等离子体处理对嵌段共聚物光刻掩模的改性:从发射实验、纳米孔蚀刻和自由膜的观察》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3-26
  • 嵌段共聚物光刻技术允许具有自组装纳米级特征的大面积表面图案。所制备的纳米结构聚合物薄膜可作为掩模用于常见的光刻工艺步骤,如发射和蚀刻,用于模式复制和转移。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讨论了一种方法,以提高模式复制效率,通过修改之前的石印使用聚合物掩膜的O2/Ar等离子体处理。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模式复制质量,没有丢失特征,以及一个精确的可调特征大小,这可以通过短掩码处理来实现。指出了纳米孔在有序阵列中的位置与配位数、纳米孔形状和复制效率之间的关系。我们解释这些相关性的实验策略结合了对改性聚合物掩模复制模式的间接研究和对掩模顶部和底部的直接研究。模式复制可以是通过发射产生的金纳米点阵列,也可以是通过反应离子蚀刻转移到二氧化硅衬底的纳米孔。直接分析从基板释放的自由聚合物膜,可以发现掩膜顶部和底部表面的纳米孔形状。

    ——文章发布于2019年3月20日

相关报告
  • 《用嵌段共聚物光刻法制备二维金属硫化合物纳米晶体》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10-30
    • 纳米结构工程对二维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MDs)的各种应用有着很高的需求。通过嵌段共聚物(BCP)纳米atterning演示了一种边缘暴露的二维多晶MoS2纳米孔薄膜。钼纳米孔结构是由六方柱BCP纳米模板的直接金属沉积和随后的升压过程形成的。随后,钼纳米孔的硫化形成了MoS2纳米孔薄膜,没有任何降解蚀刻步骤。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其它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而且适用于其它纳米级结构的TMD薄膜,包括纳米点和纳米线阵列,通过各种BCP纳米模板形状。由于MoS2的边缘位置对NO2敏感非常活跃,所以与均匀的薄膜相比,边缘暴露的MoS2纳米孔对NO2分子的敏感性提高了七倍,即使在80%的相对湿度环境下也具有优越的可逆性。这种结构工程方法可以极大地增强二维TMD材料的潜在应用前景,使其具有最优的自定义纳米级结构。 ——文章发布于2018年10月16日
  • 《氮反应离子蚀刻工艺用于选择性去除嵌段共聚物膜中的多聚(4-乙烯基吡啶)》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7-26
    • 自组装嵌段共聚物(BCP)模式是下一代光刻技术中纳米模板制备的主要竞争者之一。将这些模板转换为硬标记材料是模式转移的关键,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从纳米管中选择性地移除一个块。聚(苯乙烯)-block-poly(4-vinylpyridine)(PS-b-P4VP),高χBCP系统,它可能会纳入半导体奈米制造,这选择性的去除主要是通过湿蚀刻/激活过程。相反,这一过程有许多缺点,包括缺乏控制和产生高浪费导致高成本。由于这些原因,我们的动机是离开湿腐蚀过程并优化干燥腐蚀,这将克服与激活过程相关的限制。本文介绍了一种选择性等离子体蚀刻工艺,用于p4p4vp纳米颗粒膜的P4VP核心去除。结果表明,氮反应离子刻蚀等离子体对P4VP的选择性为2:1,表明氮在P4VP芳香环中的位置在这种选择性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不破坏真空的情况下进行了原位等离子刻蚀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量,证实了氮等离子体在PS上有选择性去除P4VP。 ——文章发布于2018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