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正式启动建设》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1-11
  • 1月9日,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启动会在广州举行。省长马兴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副省长袁宝成、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出席并为创新中心揭牌。

      去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广东省组建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这是目前5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也是我省首家获批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心采取“企业法人+联盟”的形式,以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为载体,整合深圳华星光电、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22家业内的骨干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与多家国外知名材料、设备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中心主要面向印刷显示器件与材料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目标,建设印刷与柔性显示技术集成与研发公共开放平台,打造印刷显示产业生态聚集圈。中心目前正在建设G4.5和200mm印刷显示平台,已经完成5英寸并在开展31英寸印刷AM-OLED器件结构开发,TFT背板阵列设计、印刷工艺等核心技术开发,预计今年初可展示31英寸印刷AM-OLED显示样机,二期将建设G8.5以上印刷显示平台。

      罗文在讲话中表示,要以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成立为起点,站在制造强国的高度,汇聚创新资源,支撑行业创新能力提升。要明确定位,抓好面向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突出协同化、市场化、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努力将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打造成新型显示行业领域的创新高地。

      袁宝成表示,广东将全面协调集聚资源,夯实中心建设基础,认真推广总结国家中心创建经验,助力广东打造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广州、深圳、佛山3市要认真筹建轻量化高分子材料、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海洋工程、半导体智能装备和系统集成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余各市也要积极参与创新中心建设。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涂高坤介绍了广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情况,TCL集团高级副总裁黄伟、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干勇分别代表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及中心战略委员会发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陈因、副司长范书建、电子司副司长吴胜武、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王月琴、珠三角9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及制造业创新中心代表参加了活动。

      会上,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相关报告
  • 《投资6亿!广州奥翼电子柔性显示总部项目启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0-19
    • 9月30日,总投资额近6亿元的广州奥翼电子柔性显示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建。 “奥翼电子将努力把该项目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柔性显示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开工仪式上,奥翼电子总经理陈宇信心满满地说道。 奥翼电子从事薄膜电泳显示器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电子纸显示技术基于纳米电泳显示原理,具有环保节能、适于阅读、轻薄柔韧等特点。其显示器主要应用于电子阅读器、电子货架标签及其他相关低功耗显示产品。 目前,公司已经成功将该技术转化为批量生产的“赛伦纸”产品,且陆续应用于多个领域和产品中。该公司是中国大陆罕有的一家掌握了纳米电泳电子纸技术并能够批量生产的公司。 用石墨烯来“造纸” 一直以来,在人们印象当中,电子纸只能实现显示黑白,其中最常见的就是kindle阅读器的显示屏。而奥翼电子发布的这款近零功耗、高性能的彩色电子纸显示屏,成功将黑白电子纸显示转变为彩色,并率先实现了彩色电子纸显示屏的量产。 奥翼电子是全球仅有的两个电子纸显示器供应商之一,也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家掌握了纳米电泳电子纸技术并能够批量生产的公司。从2016年成功研发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纸到为传统黑白电子纸“添彩”,奥翼也使中国在电子显示领域首次掌握了世界领先的上游核心技术,扩展了柔性电子纸显示技术的应用范围。得益于物联网的发展,未来,奥翼的电子纸还将实现更多场景的应用。 “所谓‘电子纸’是一种像纸一样薄、柔软的显示屏。”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王喜杜向记者介绍道,“电子纸是一张薄胶片,在胶片上‘涂’上一层纳米显示材料,通电之后就可以显示文字和图像信息,断电后显示内容可以保持不变。” 奥翼的电子纸技术采用的是一种“微胶囊电泳显示”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带电纳米粒子受到电场作用而产生迁移。 “每个微胶囊比头发丝还小,在微胶囊中包裹有悬浮液,其中有无数个纳米级别的带电粒子。这些粒子有不同的颜色,在电场控制下可以上下移动,电场撤离后又可以维持位置不变。只要采取一定的工艺就能将这种电子墨水印刷到基材表面上。”王喜杜介绍,承载电子墨水的载体也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通过控制电路来实现图像和文字的显示。 实现电子纸的可弯曲则需要借助到一种新型材料——石墨烯。 被称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被业内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但石墨烯的产业化应用步伐一直缓慢。2016年,奥翼电子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纸,利用石墨烯的特性,电子纸可以像寻常纸张一样卷曲。 “与传统的电子纸相比,利用石墨烯造出的电子纸只有0.3毫米厚,弯曲能力强,也更耐摔耐撞,非常适合应用于穿戴式电子设备以及物联网等需要超柔性显示屏的领域。”王喜杜介绍,采用石墨烯不但可以提高产品性能,而且石墨材料取之不竭,符合绿色发展要求。 造出可卷曲的“电子屏幕”的奥翼电子在今年6月再次给显示行业带来了一个惊喜。 6月5日,奥翼电子对外发布了近零功耗、高性能、可量产的彩色电子纸显示屏,成功实现了电泳电子纸的彩色显示,跻身于彩色电子纸显示的世界最高水平行列,打破了彩色电子纸难以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局面。 从黑白到彩色要突破哪些技术难点?王喜杜透露,奥翼电子采用了创新性的颜料转移技术,并运用调色软件无数次模拟、仿真后进行试制,最终研发出高性能的彩色电子纸显示屏。“通过不断调整材料组合和驱动方式,目前彩色电子纸可显示4096种颜色,而电耗量仅为LED屏幕的三千分之一。” 物联网带来新机遇 和目前市面上广泛应用的液晶电子显示屏相比,电子纸具有轻薄、低能耗等显著优势,而从当前市场来看,电子纸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各类电子阅读器和电子教材教辅产品等。在此方面,奥翼电子与德国Trekstor、法国bookeen、国内汉王等电子书品牌均有合作。 如今,搭配物联网的应用趋势,电子纸的应用场景变得更多样化。 根据Gartner公司预测数据,到2020年,物联网的上网物品将达到250亿个,新增产值超过1.9万亿美元,而显示屏是其中的核心部件之一。 “物联网的要求是万物互联,所以连接和低能耗将会是主要考虑。”王喜杜表示,物联网的无处不在,决定了智能终端的连接一定要非常的省电和智能化,而这种智能化需要与人互动的窗口,所以电子纸可以说是未来物联网系统最佳的显示界面。 以新零售为例,仅仅是电子价格标签的应用领域背后就隐藏着一个庞大的市场。 经常光顾阿里巴巴新零售商场的顾客可能会留意到店内与传统商店不一样的价格标签。随着产品价格的变动,电子标签的显示也会随之更新,这项技术背后的提供者之一正是奥翼电子。 “每个店有自己的服务器连到云端,从云端获取到价格信息变化的时候,通过无线网络把信息发送到每个价格标签。只要云端价格有改变,就能自动获取这个改变,通过无线传输实现价格的统一调整、实时更新。”王喜杜介绍,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及交互软件,就可消除传统标价错误,实现便捷的云店管理、线上线下自动同步、灵活变更内容和大数据采集等功能。 而在实现物联网驱动的智能城市层面,电子纸也是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 “加油站的油价牌、公交车的信息显示屏等都可以用电子纸这种载体来呈现。”王喜杜表示,传统的公交车站牌因为要通电需要挖路、拉电源线,如果采用电子纸的显示方式,使用独立的电源和通信模组就能自给自足,更加环保安全。“目前很多信息都存在网上和云端,电子纸这种低能耗、可连接的特性使之成为信息表达的载体。” 早在2017年第一季度,奥翼电子已成功研发出包含电子纸显示屏、无线通信模组、交互软件在内的完整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但可以直接管理每一个商品和物品,将其广泛应用于商店、仓储、物流、医院、工厂等领域,还可以把移动支付渗透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未来,电子纸的应用将迎来一个爆发增长期。”王喜杜表示。目前,奥翼电子已经拍下了南沙珠江工业园的工业用地,将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为即将到来的产品爆发期做好准备。
  • 《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启动会在沈阳召开》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6-20
    • 2018年6月19日,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启动会在沈阳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出席会议并讲话。辽宁省副省长崔枫林、沈阳市市长姜有为出席启动会。 罗文指出,制造业创新中心是新时期制造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点领域。建设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不仅是机器人领域创新发展的一个新平台,也是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新举措,更是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摘取皇冠上的这颗明珠的新手段。 罗文强调,按照“一个明确、四个突出”抓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即,明确定位,抓好面向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突出协同化,抓好产业创新联盟建设;突出市场化,抓好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建设;突出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辐射带动能力建设;突出可持续发展,抓好基于自我造血循环发展的商业模式创新。 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筹建,以沈阳智能机器人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依托,现有14家股东单位,整合了国内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重点学科群和科研基地。创新中心将以构建机器人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打造新型创新链为核心,形成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行业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国家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基地。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韩杰才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所长于海斌,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人,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股东单位代表、联盟单位代表、辽宁省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启动会。 罗文一行还到沈阳富创精密设备有限公司、辽宁省燃气轮机创新中心进行了调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范书建、装备工业司副巡视员王建宇、辽宁省工信委主任何庆等参加了启动会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