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科学家在单分子水平下成功理解细胞转运蛋白的工作机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9-12-02
  • 就能一艘能够帮助乘客过河的船一样,转运蛋白(transporters)能运输物质跨越细胞膜,这一过程对于从细菌到人类等多种有机体细胞的健康功能至关重要,此前研究人员仅能通过与这些转运蛋白一起发挥作用的成百上千个转运蛋白的行为中推断出其功能,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其能在单分子水平下对转运蛋白的功能和工作机制进行研究。

    研究者Scott Blanchard博士表示,通过观察单分子水平下的活性,我们就能够阐明转运蛋白活性背后的部分机制,这对于后期进行该家族中许多临床相关蛋白的研究至关重要。这项研究依赖于一种名为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smFRET,single-molecule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的技术,其能帮助研究人员收集来自单一转运蛋白活性的精确测定数据,同时该技术还是研究疾病作用机制和突变发生机制的有力工具,其能在全球少数实验室中使用。

    此前的单分子技术仅能测定所谓的“离子通道”的活性,这种离子通道能允许带电颗粒穿过细胞膜。这些单分子方法能够彻底改变研究人员对离子通道的理解,但由于其运输物质的多样化及相对较慢的运输速率,这种新型的smFRET技术则能更加高效地对多种转运蛋白进行研究。

    神经递质-钠协同转运蛋白(NSS,Neurotransmitter: sodium symporters)是一种转运蛋白家族,其在大脑中尤为突出,能将分子运输到细胞内外;在人类机体中,用于运输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NSS能作为几乎所有抗抑郁症药物开发的靶点,而负责运输多巴胺的NSS则是苯丙胺和可卡因的关键靶点;理解这类蛋白及其发挥功能的机制对于研究人员开发新型疗法并理解药物蓝用的机制至关重要,同时还能帮助改善靶向作用这些转运蛋白的疗法的作用效率。

    随后研究人员利用smFRET来研究细菌中NSS蛋白的亲属:MhsT转运蛋白,其能运输氨基酸跨越细胞膜,研究人员想通过研究理解转运过程中最缓慢的部分,即速率限制步骤(stp-limiting step),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MhsT转运蛋白的限速步骤对于不同的“货物”是不同的。

    为了运输分子跨越细胞膜,转运蛋白必须改变形状,使其既能捡起细胞外的物质,也能在细胞内释放物质,研究者发现,循环过程中最缓慢的部分是将形状转变回细胞外部的过程,此时转运蛋白被认为是空载了一部分“货物”。研究者Jonathan Javitch博士表示,由于不同的货物拥有不同的缓慢步骤,研究结果表明,“返回”的步骤或许并不是空的,这就与与转运蛋白上的次级结合位点的其它证据相吻合,这或许才是调节转运蛋白活性的关键。

    最后研究者表示,更好地深入理解NSS蛋白家族中次级结合位点的功能相关性或能帮助研究靶向作用这些转运蛋白的药物的药理学作用机制和效率。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47334.html;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747-5
相关报告
  • 《科学家研究新药物组合成功使癌细胞休眠》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4-26
    • 纽卡斯尔和邓迪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乳腺癌药物palbociclib如何驱动恶性细胞进入细胞死亡衰老的另一种途径。 Palbociclib是一种用于治疗晚期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药物。它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衰老,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静息状态,标志着这些“无序”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 值得注意的是,palbociclib如何驱动癌细胞进入衰老的机制细节在很大程度上还不清楚。纽卡斯尔大学的Matthias Trost教授和邓迪大学的同事更详细地调查了药物的作用模式,揭示了蛋白酶体 - 一种对控制细胞增殖至关重要的细胞降解机制,作为其未知的靶标。 他们的发现可能有助于扩展基于palbociclib的乳腺癌治疗方法,并确定从这种药物中获益最多的患者。该研究今天在“EMBO杂志”上发表。 阻止扩散 Palbociclib的设计旨在通过阻止细胞周期进程的关键分子的作用来阻止肿瘤生长。具体而言,它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和密切相关的CDK6;促使细胞进入DNA复制阶段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然而,最近的观察表明,palbociclib诱导比通过阻断CDK4 / 6可以实现更完全的停滞。用palbociclib处理的细胞不可逆地退出细胞分裂周期并进入被称为细胞衰老的状态。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更详细地解释了为什么用palbociclib处理的细胞进入衰老。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称为热蛋白质组分析的新方法来检测palbociclib诱导的细胞变化。该技术基于观察药物诱导的细胞蛋白质热稳定性的变化。该方法将提取直接与药物结合或改变药物活性的蛋白质。 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发现palbociclib可诱导蛋白酶体发生实质性变化,这种蛋白质复合体会降解不需要的或受损的蛋白质。更具体地说,palbociclib解离蛋白酶体组分ECM29。一旦释放,蛋白酶体降解细胞周期进程所需的蛋白质,从而驱使细胞进入衰老。 “虽然已知palbociclib通过抑制CDK4 / 6阻止增殖,但诱导蛋白酶体活性可能是确保细胞周期停滞的完整性的另外机制,”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MikaelBj?rklund博士说。 药物组合的重要性 必须精确调节蛋白酶体活性以通过细胞分裂引导细胞,在适当的时间降解正确的蛋白质以帮助细胞进入分裂周期的下一步。任何扰乱这一严格监管的事情都可能阻碍扩散。因此,蛋白酶体活性的激活剂和抑制剂都被认为是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当考虑用于治疗乳腺癌的潜在药物组合时,palbociclib可以激活蛋白酶体活性的发现是重要的。 纽卡斯尔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科学研究所的Matthias Trost教授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蛋白酶体抑制剂和palbociclib不是一个好的组合,因为它们的作用方向相反。 研究人员还发现,至少对于某些类型的乳腺癌患者,ECM29水平低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较长。 “ECM29可能是预测患者对palbociclib反应的生物标志物,该药物可能对ECM29水平高的患者更有益,”Trost说。
  • 《我科学家揭示水稻条纹病毒通过干扰植物蛋白棕榈酰化快速建立侵染新机制》

    • 来源专题: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Zhao
    • 发布时间:2017-12-15
    • 12月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对水稻条纹病毒(RSV)的生物学、编码蛋白功能及病毒病防控研究,揭示水稻条纹病毒通过干扰植物蛋白棕榈酰化快速建立侵染新机制,进一步探索了RSV和寄主植物之间的博弈现象,并发现了该病毒具备在与植物共进化过程中精巧地调控植物防御蛋白水平从而帮助其快速建立侵染的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 据悉,由水稻条纹病毒(RSV)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目前我国以及东亚地区粳稻生产上最严重的病毒病害之一,近几十年在我国多次爆发流行。病毒侵染植物时,只有穿过植物细胞之间的通道“胞间连丝”才能在植物细胞间移动,实现对植物的侵染。Remorin蛋白是陆地植物特有的蛋白之一,能够特异定位到细胞膜脂筏上,通过影响胼胝体的积累来调控胞间连丝的通透性,相当于把控胞间连丝孔径大小的大门。之前的研究发现该蛋白在调控病原物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对于真菌和细菌等植物致病微生物,病毒基因组小,结构简单,仅编码数个蛋白,其中病毒编码的运动蛋白能够辅助病毒在细胞间进行移动,植物病毒是如何通过运动蛋白打开植物细胞的通道之门是一个未解之谜。 为鉴定参与调控RSV侵染植物的寄主因子以及了解RSV在细胞水平的侵染过程,植保所周雪平研究团队首先利用iTRAQ蛋白质谱结合病毒诱导的病毒沉默与CRISPR/Cas9体系成功鉴定了一个负调控RSV侵染的寄主因子NbREM1,NbREM1属于remorin基因家族的Group1亚组。研究证实NbREM1通过调控细胞胞间连丝孔径大小抑制RSV的细胞间移动。利用蛋白定量质谱手段发现NbREM1在病毒侵染的初期蛋白水平显著下调,而转录本水平和对照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说明RSV侵染可能影响Remorin的翻译后修饰过程。生化分析显示NbREM1蛋白能够被棕榈酰化修饰,而且NbREM1蛋白第206位半胱氨酸是其唯一的棕榈酰化修饰位点。NbREM1的棕榈酰化修饰突变体滞留于植物的内质网以及细胞质中,并诱导细胞自噬途径介导remorin蛋白降解,从而消除remorin对RSV细胞间移动的负调控作用,加速了病毒在细胞间的移动,说明棕榈酰化修饰对于Remorin蛋白的细胞膜定位、蛋白稳定性以及抑制病毒的细胞间移动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发现RSV侵染后能够干扰Remorin蛋白的棕榈酰化修饰,深入研究显示RSV编码的运动蛋白NSvc4能够结合Remorin C端棕榈酰化修饰位点区域,干扰其棕榈酰化修饰,导致Remorin细胞膜定位减弱并在内质网大量聚集,诱导细胞自噬并被降解(见附图)。RSV侵染导致Remorin的降解,有利于病毒打开胞间连丝快速进行细胞间的移动。 研究中选取了RSV的两种自然寄主,单子叶寄主水稻和双子叶寄主本氏烟,分别鉴定了两种寄主植物对应的Remorin蛋白,并发现RSV采用类似的手段干扰Remorin的棕榈酰化修饰并通过自噬途径降解该蛋白,减弱其对病毒细胞间移动的抑制。本研究揭示了RSV在和寄主博弈中进化的一种抑制寄主防御的新策略。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为周雪平教授,第一作者为周雪平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傅帅和徐毅。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现代农业产技术体系和国家基础研究973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