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医学》发表李红良团队肝脏代谢防治新成果》

  • 来源专题:高校动态信息监测平台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7-02-24
  • 2 月21日,国际顶级杂志《自然•医学》( Nature Medicine ,IF=30.357)在线发表了李红良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天然免疫重要分子CFLAR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疾病进程中的关键负调控作用,深入阐明了其分子机制,对NASH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论文题为 Targeting CASP8 and FADD-like apoptosis regulator ameliorates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n mice and nonhuman primates (《靶向CFLAR改善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我校博士生王丕晓、博士后姬燕晓和张晓晶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李红良为通讯作者。这是武汉大学首次以独立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在《自然•医学》发文。该成果受国家相关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NASH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表现为严重的肝脏脂肪堆积和炎症反应,常常伴有纤维化和代谢紊乱,最终导致更为严重...

相关报告
  • 《WHO对全球乙肝和丙肝防治负担寻求依据》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肖宇锋
    • 发布时间:2016-04-07
    • 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杂志4月5日在线发表了美国疾病分析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Analysis)H. Razavi的文章,文中指出Basnayake和Easterbrook发表的文章通过引用WHO2010-2014年的统计数据对HBV、HCV和HIV共同感染做了全面研究。作者综述了这五年发表的488篇论文并尝试列出WHO最新的评估清单,以便用于今后的工作。
  • 《非酒精性脂肪肝致病机理研究获新成果》

    • 来源专题:高校动态信息监测平台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17-05-11
    • . 非酒精性脂肪肝致病机理研究获新成果. 我要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QQ好友 人人网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 崔雪芹 发布时间:2017-05-10 字号: 小 中 大   5月8日,《自然—医学》在线发表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多泡体(MVB)调控蛋白Tmbim1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中的关键负调控作用,并深入阐明其分子机制。   NAFLD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类型,目前国内有超过1.5亿患者,其中10%~20%会进一步发展为NASH,表现为严重的炎症反应及肝细胞损伤,常常伴有纤维化。NASH病程进展迅速,并有较高风险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严重肝脏疾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无有效治疗NASH的临床药物且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该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对心血管和肝脏代谢性疾病的研究。前期研究表明,溶酶体介导的蛋白降解紊乱是NASH进程的重要环节,并且已成为多种疾病的药物开发靶点。然而,溶酶体介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