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品位胶磷矿高效浮选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4-03
  • 磷矿作为磷化工和新能源材料的关键战略资源,其高效开发利用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优质磷矿的消耗,低品位胶磷矿占比增加,复杂的矿物组成对传统浮选技术构成挑战。特别是硅镁质胶磷矿中方解石共生、长石型硅酸盐矿物表面特性差异以及含钙硅酸盐矿物的分离难题,严重制约了磷矿资源的高效回收。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A0ODM2Mw==&mid=2649806845&idx=1&sn=4ef74511ffcec504f531de787bba39c1&scene=0
相关报告
  • 《“钒铬高效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完成科技成果评价》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12
    • 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河钢集团有限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完成的“钒铬高效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通过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与会专家包括中国工程院干勇院士、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邱定蕃院士、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黄小卫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院士、中国金属学会洪及鄙副主任、华北理工大学张玉柱教授、北京大学王习东教授、东北大学隋智通教授、龙蟒佰利联股份有限公司陈厚生教授、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罗清明主任等矿产资源及钒行业知名专家。过程工程研究所张懿院士、副所长朱庆山、科技开发处处长张凯、河钢集团副总经理王新东、河钢钢研院院长李建新、河钢集团承钢公司总经理张振全、副总经理柳朝阳,以及项目组其他研发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朱庆山及王新东代表完成单位分别致辞,表示该项目作为中国科学院“60项重大突破”之一,其产业化应用是中国科学院和河钢集团签署《全面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开展合作的典型成果。杜浩研究员代表项目组介绍了技术原理、技术创新点、研发历程及产业化应用情况等,张懿院士及项目组其他成员进行了汇报补充。评价委员会专家组成员质询并做出评价结论,认为该项目针对钒铬资源高效清洁利用这一难题,开发了以亚熔盐高效清洁钒铬共提-相分离-钒产品绿色短流程制备-尾渣全量化增值利用为特色的新流程,并建成国际首套5万吨钒渣/年亚熔盐法高效提钒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实现长周期稳定达标运行,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相关标准及用户要求,成果转化成熟度高,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为我国高铬型钒钛磁铁矿的绿色高效利用及建立以钢铁钒钛为依托的铬盐发展新模式提供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为钒铬资源高效清洁利用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项目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钒渣亚熔盐法钒铬清洁生产技术是两届973计划重大研究成果,被评为“化工冶金的原始性创新”。项目自产业化应用以来,在行业内产生重大影响,被评为2017年中国钢铁行业创新全球No.1技术、2018年度世界钢铁工业十大技术要闻,并入选2018世界钢协年度创新奖提名。国际钒技术委员会首席执行官约翰·海博特评价:“亚熔盐法清洁提钒生产线对国际钒产业的绿色制造是一个颠覆性创新”。
  • 《我国煤层地下气化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取得成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1-22
    • 近日从中国矿业大学了解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贵州盘江矿区山脚树矿煤层地下气化项目自2018年9月中旬运行至今,已连续稳定运行逾百天,总产气量达到1800万立方米,此举标志着我国煤层地下气化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取得成功,实现了“地下无人、地上无煤”的煤炭开采新模式。 “煤层地下气化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特点,经济效益至少高出采煤的两倍。该技术适用于高产高效综采的补充,变不可采资源为可采资源,可将煤矿深部资源吃干榨尽。”该项目总指挥、中国矿大王作棠教授表示。 随着煤炭气化项目的成功,将把煤炭的物理开采变为化学开采,把煤层气压裂开采变为热力共采,把煤炭发电、煤化工、煤制气变为一步到位的煤变气,从而推动煤炭绿色发展。 据王作棠教授介绍,煤炭气化项目是对原矿井采区内未采到的煤炭进行气化,4年来科研团队先后攻克了地下气化炉的新型结构和导向钻孔建炉新工艺、火焰工作面的定向推进燃烧导控新工艺及其组合装置、井上井下多目标追踪远程集中监控系统及装置、防火隔离密闭结构、充填气化开采新工艺及新材料等五大关键技术难题,突破了煤层地下气采产业化的诸多技术瓶颈,形成了一套适应西南矿区类似地质条件的产业化技术体系,为实现我国煤层地下气采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煤炭气化是集建井、采煤、气化为一体的多学科工艺技术的结合,是对传统采煤工艺的颠覆性变革。也就是说,煤炭地下气化把采煤变成像开采石油和天然气一样,既可以地面安全作业、又可以井上井下清洁生产。“火焰工作面的定向推进燃烧导控新工艺及其组合装置可将地下2000米到3000米深部的煤炭毫无保留地气化。”王作棠说。 据了解,山脚树矿煤炭气化项目计划投资8066万元,将建立贵州省首个年产6000万立方米的煤层地下气化产业示范基地。项目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贵州省及整个西南地区具有煤与瓦斯突出煤层资源开采的安全问题,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开采和煤气产品的高效清洁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