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英国铁路的氢能源潜力》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20-11-23
  • 英国运输与创新部宣布了一项“同类首创”计划,这项计划拨款940万英镑,旨在改善铁路基础设施。
    其中,伯明翰大学和铁路车辆提供者Porterbrook共同为 HydroFLEX项目的下一阶段筹集了40万英镑。
    伯明翰大学表示,研究团队已经研究氢能源铁路车辆很多年了。但研究主要是书面的,仅对窄轨机车进行了一些实验。该团队首先开发了Hydrogen Pioneer作为向铁路行业介绍氢技术的示范,后来它成为了Hydrogen Hero。近年来,通过与Porterbrook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Porterbrook同意赠送一列Class 319车辆,并在该列车上安装了氢能源和牵引设备,自此改造成了HydroFLEX 列车。
    研究团队在9个月内从概念上证明了氢能源列车的可行性,在Class 319列车上安装了氢燃料电池、燃料箱和蓄电池系统等设备。为了将这些设备安装在地板上,拆下了所有座椅,将设备装进去,再把新的推进设备安装在地板上,并通过电缆将电力输送到牵引系统。
    目前,研究团队已经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燃料电池组和蓄电池现在可以自主运行。
    氢能源列车的运行和行为就像由电气化系统提供动力的列车一样,它们是清洁的交通工具,没有局部排放物,它们更安静,人们更愿意乘坐电气化列车。这是该项目的主要成功之一,在没有接触网的情况下实现了类似电气化列车的性能。
    研究团队计划将在未来的九个月内开发一个新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将必须安装在车内的设备打包安装在车内。此外,还将开发一种生产设计,以供人们订购这种系统及其所有设备,以便将其装配到多种不同类型的车辆上,把燃料电池和储氢装置安装在车下。
    与设计列车同样至关重要的是,必须有燃料基础设施。因此,研究团队已经开发了燃料补给系统,并且现在拥有了对车辆燃料补给的专业知识,这堪比内燃燃料补给的时期。最终,将需要用氢燃料设备代替柴油内燃燃料设备。这将是一个长期的项目,一直延续到2040年。
    氢能源补给设施可以在现场产生氢气,然后可以将氢气用作其它系统的燃料,例如本地公交车、潜在的出租车系统、车队甚至私人汽车,这些燃料都集中在市中心附近的某个地方。
    氢能源是蓄电池的补充,因此,氢能源列车实际上是蓄电池/氢能源列车,因此蓄电池可提供牵引力并吸收再生电力。然后,氢能源电池可在车辆行驶时有效地使蓄电池充满电,这意味着与仅使用蓄电池相比,可以让列车行驶更长的里程。
    一些氢能源铁路车辆正在寻求实现600公里的续航里程,但是该研究团队正在努力的工作之一仍然是在列车上使用交流电(AC)。因此,列车可以在电气化铁路上行驶。然后,在路线的尽头或没有电气化的部分,可以转换为氢能源。

相关报告
  • 《沙门氏菌研究释放细菌治疗肠癌的潜力》

    • 编译者:李永洁
    • 发布时间:2024-11-21
    • 这项发表在《EMBO分子医学》杂志上的新研究研究了结直肠癌小鼠T细胞对一种特殊设计的安全形式沙门氏菌的反应。利用沙门氏菌(Salmonella)等细菌来治疗癌症一直是先前研究的重点,以寻找对抗这种疾病的新方法。然而,细菌治疗的成功率有限,因为虽然它们确实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它们也抑制了我们免疫系统中对抗肿瘤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在,这项新的研究已经确定了导致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的机制,并提供了克服问题的解决方案。 研究小组发现,沙门氏菌可以阻止T细胞发挥作用,阻止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T细胞是帮助保护身体免受感染和癌症的关键免疫细胞。在英国,肠癌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英国每年约有16800人死亡。寻找新的方法来应对这种疾病至关重要。苏格兰受该病影响较大,每年约有4000人被诊断出患有该病。 研究小组发现,沙门氏菌消耗了一种称为天冬酰胺的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但也可以通过阻止T细胞的代谢过程来抑制T细胞。研究人员认为,沙门氏菌可以进一步工程化,与人体免疫系统一起工作,使T细胞可以攻击细菌旁边的癌细胞。
  • 《污水再利用 潜力可不小》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王阳
    • 发布时间:2021-03-01
    • 小到街边洗车店,大至城镇工业园,污水资源化利用已走入日常生产生活。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再生水利用量持续增加,目前年利用量约100亿立方米。污水再利用,让缺水城市有了“第二水源”。与此同时,随着用水需求和污水排放量的增加,污水利用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当前,全国再生水利用量不到城镇污水排放量的15%,可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如何释放这一潜力?今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出台文件,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污水资源化利用面临哪些挑战? 替代常规水资源 “我们洗车用的都是再生水。”山东省济南市一家洗车店老板石方说,现在再生水水质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洗车行业的需求,而且价格比直接使用自来水低了不少。 曾经黑脏臭的污水,如今“摇身一变”走进越来越多的生产生活场景中。业内人士指出,所谓污水资源化利用,主要是指污水经无害化处理达到特定水质标准,作为再生水替代常规水资源,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居民生活、生态补水、农业灌溉、回灌地下水等,以及从污水中提取其他资源和能源。 近年来,不少地方开始大力推广使用再生水。 景观水池、花园草坪、绿树环绕,仅从外面看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中水处理站。这处占地12亩的中水站负责济南市领秀城社区约10万人的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理,日处理量达1万立方米。“领秀城小区的绿化浇灌和道路喷洒全部来自中水站的中水,每天用水量在800至1000立方米。同时,片区内购物中心和酒店的保洁、冲厕用水也全部来自中水。剩余的中水则作为柏石峪泄洪沟和兴济河河道的景观补水。”中水站运营方负责人颜京柏说,据估算,仅这一个中水站一年的污水资源化处理量就相当于3个大明湖的水量。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再生水成为不少企业的用水首选。“京东方8.5代生产线已百分之百采用再生水,实现了‘生产不用新水’的目标。”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香春算了一笔账,按照每天使用2万吨水计算,每年可节省自来水约700万吨。再生水水量稳定,水质符合要求,生产出来的超纯水符合液晶面板生产的要求,水价还要比自来水低。使用再生水后,光是用水这一项,企业每年就可节省1000万元左右。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北京市完成142条段黑臭水体整治,全市一类至三类水质河长较2015年增加15.8个百分点,劣五类水质河长较2015年下降42.1个百分点,再生水年利用量提高至11.5亿立方米。 此外,重庆市璧山区大力推进再生水用于城市市政杂用,一年利用量接近400万立方米;广东广州加快新建污水管网、污水厂。目前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超35%;江苏常州将江边污水处理厂的优质再生水用于生态补水,一年再生水回用超4000万立方米。 利用水平还不高 “中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副所长赵勇说,根据过去20年城镇化率与城镇用水的相关关系,中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城镇生活用水将增加16.7亿立方米,如果据此规律推算,到2030年仅城镇生活用水就将增加250亿立方米。“城镇污水量大质稳,就近可取。要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至关重要。”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多地开始加快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但与巨大的需求和约750亿立方米的城镇污水排放量相比,现在不足百亿立方米的再生水利用量显然还比较低。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胡洪营认为,中国污水资源化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利用水平总体不高。目前,不少现实问题困扰着污水资源化利用,如政策法规、管理机制和标准体系不健全,再生水利用规划与设施建设欠统筹,污水资源化利用理论研究不足、科技支撑不强等。 “现在整个行业中,用中水洗车的不算多。”石方对此深有感触,中水价格虽然便宜,但目前中水的相关配套设施仍不完善,“离中水站远的门店不能直接用,需要用水车运输,这样成本就上来了,价格便没了优势。”他认为,如果未来中水管网能够像自来水管网一样普及,用起来既方便又便宜,而且环保,洗车行业的中水利用率肯定会大大提升。 胡洪营表示,目前在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过于集中布局在城市下游,这种方式有利于污水收集,但是再生水利用工程往往需要建设长距离管网,将再生水输配到城市中上游地区,能耗高、经济性低;再生水储存设施缺失,再生水利用季节性波动问题没有得到重视。此外,一些城市推行的小区内或建筑物内分散式污水再生利用模式存在运维管理不到位、设施稳定运行难等问题,再生水“管对管”利用模式的公众接受度不高。 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城市节水办的工作人员此前在调查中发现,相比于学校、商场、写字楼等,住宅小区的中水利用率普遍偏低。“小区的中水一般只用于道路冲刷和绿化浇灌,使用场景偏少,这导致大量中水处理后无处可用。”上述工作人员举例说,“假如中水站处理1万立方米水,但小区只用1000立方米就够了。多出来的水没有去处,反而增加了成本,久而久之就难以维持下去了。” 建立合理水价机制 为加快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出台的《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城镇、工业和农业农村等领域系统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以缺水地区和水环境敏感区域为重点,以城镇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以工业利用和生态补水为主要途径,全面推动我国污水资源化利用实现高质量发展。 有效利用污水,处理能力和配套管网要跟上。《意见》指出,以现有污水处理厂为基础,合理布局再生水利用基础设施;重点流域、缺水地区和水环境敏感区结合当地水资源禀赋和水环境保护要求,实施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扩能改造;加大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缺水城市新建城区要因地制宜提前规划布局再生水管网。 赵勇认为,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将推动一批污水处理厂的新建和提标扩容改造,涉及再生水输水、蓄水、配水工程及新增用水项目建设,将加速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服务发展,催生规模庞大的新领域环保产业。 据有关机构测算,2025年中国再生水规模预计将达到8500万立方米/日左右,未来5年,通过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新建再生水厂,有望为用于水处理的膜技术和产品等相关领域带来千亿级市场空间。 价格方面,《意见》强调,建立使用者付费制度,放开再生水政府定价,由再生水供应企业和用户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自主协商定价。对于提供公共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河湖湿地生态补水、景观环境用水使用再生水的,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 “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有助于发挥水价杠杆的作用,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赵勇认为,同时,污水资源化利用具有鲜明的公益性特征,国家应该在项目融资、收费制度、财政补贴、政策机制等方面予以扶持。 颜京柏介绍,领秀城社区中水站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运营中暂不由开发商出钱,且前期达成协议,开发商免费使用处理后的中水,这推动企业在建设、运营中水站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中央财政资金对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投入力度,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符合条件的污水资源化利用建设项目,鼓励地方设计多元化的财政性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此外,应强化污水资源化利用科技支撑,研发集成低成本、高性能的污废水再生处理技术、工艺和装备。”胡洪营说,同时,健全污水资源化利用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再生水生态环境利用的技术规范和风险管控标准,逐步制修订污水资源化利用分级分质标准、评价标准和监管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