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无症状 COVID-19 (PLATCOV)患者使用莫仑吡韦与利托那韦增强型奈马瑞韦的抗病毒疗效:一项开放标签、第 2 期、随机对照、适应性试验》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3-11-27
  • 这项研究比较了两种口服抗病毒药物莫仑那韦和利托那韦增强型奈马瑞韦在COVID-19患者体内的抗病毒活性。研究采用了平台试验方法,旨在评估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法的病毒清除率。试验招募了18-50岁患有COVID-19早期症状的低风险患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治疗组。病毒清除率是通过每天采集口咽拭子中的病毒密度来评估的。结果显示,与未使用药物组相比,莫仑那韦和利托那韦增强型奈马瑞韦组的病毒清除率分别提高了37%和84%。在非劣效性比较中,莫仑那韦组的病毒清除率比利托那韦增强型奈马瑞韦组慢25%。研究还发现,利托那韦增强型奈马瑞韦组更容易出现病毒反弹,而莫仑那韦组更容易导致病毒变异。总体而言,莫仑那韦和利托那韦增强型奈马瑞韦对COVID-19患者口咽病毒清除率的提高可能有助于治疗该疾病,但利托那韦增强型奈马瑞韦的效果更好。
相关报告
  • 《VV116与尼玛特韦-利托那韦口服治疗Covid-19》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3-06-27
    • 尼马瑞韦-利托那韦已被许多国家授权用于2019年冠状病毒病的紧急治疗(新冠肺炎)。然而,供不应求,这就产生了对更多选择的需求。VV116是一种口服抗病毒药物,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具有很强的活性。 在由SARS-CoV-2的B.1.1.529(Omicron)变种引起的暴发期间,进行了一项非劣势、观察者盲法的第三阶段随机试验。有症状的轻中度新冠肺炎进展风险高的成年人被分配接受VV116或尼马瑞韦-利托那韦的5天疗程。主要终点是持续临床恢复到第28天的时间。持续临床恢复定义为连续2天将所有新冠肺炎相关目标症状缓解至总分0或每项症状总分1(评分0~3,评分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11项总分0~33分)。风险比大于0.8的双侧95%可信区间的下限被认为是非劣势的(风险比>1表明VV116的持续临床恢复时间比Nirmatrelvir-ritonavir短)。共有822名参与者接受了随机分组,其中771名接受了VV116(384名参与者)或尼马瑞韦-利托那韦(387名参与者)。在持续临床恢复时间方面,VV116与尼马瑞韦的非劣势在初步分析(风险比为1.17;95%可信区间[CI],1.01至1.35)中得到确立,并在最终分析中保持不变(中位数,使用VV116为4天,尼马瑞韦为5天;风险比为1.17;95%可信区间为1.02至1.36)。归根结底,持续症状缓解(11个与新冠肺炎相关的目标症状中的每一个连续2天得分为0)和首次SARS-CoV-2检测呈阴性的时间在两组之间没有实质性差异。到第28天,两组参与者中都没有人死亡或进展为严重新冠肺炎。VV116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67.4%)低于尼马瑞韦-利托那韦组(77.3%)。在有进展风险的轻中度新冠肺炎成年人中,VV116在持续临床恢复时间方面不逊于尼马瑞韦-利托那韦,安全性问题较少。(由Vigonvita生命科学等资助;ClinicalTrials.gov编号,NCT05341609。在新选项卡中打开;中国临床试验注册编号,ChiCTR2200057856。)
  • 《Lancet:一项在多个国家开展的开放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6-03-22
    • 及时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对于HIV感染者的临床诊治以及降低病死率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许多HIV感染者并发结核感染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对亚临床感染病例的确诊较难。来自美国、马拉维、海地和肯尼亚等国的多名科学家近日开展研究,探讨了在高艾滋病疾病负担的国家和地区中,开展结核病经验治疗与异烟肼预防性治疗相比,是否能够有效降低HIV感染者的早期死亡率。研究结果于2016年3月19日发表于新一期的《柳叶刀》杂志上。 研究对10个国家—马拉维、南非、海地、肯尼亚、赞比亚、印度、巴西、津巴布韦、秘鲁和乌干达的18个研究诊所的850名HIV感染成人开展随机对照试验。所有感染者的CD4细胞计数均低于50个/μL,且已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研究对象在入组前依据症状和GeneXpert MTB/RIF检验排除确诊的或疑似的结核病感染病例。纳入标准还包括:肝功能指标最高为正常值的2.5倍,肌酐清除率最低为30ml/min,Karnofsky评分至少为30分。研究将424名感染者随机分配入经验治疗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经验治疗),426名随机分配入异烟肼预防治疗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异烟肼预防治疗)。研究的主要观察结局为随机化24周后意向治疗人群(intention-to-treat)的生存率,使用kaplan-meier法比较组间生存率的差异。所有的参与者还同时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结核治疗的安全性分析。该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网上注册,注册号码为NCT01380080。 基线时,感染者的中位CD4细胞计数为18个/μL(IQR 9-32)。24周后,两组分别有24名感染者死亡或不明原因脱落,绝对风险差异为-0.06%(95%CI为-3.05~2.94)。与异烟肼预防性治疗相比,结核病经验治疗并不能降低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晚期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但较低的死亡率仍揭示,在门诊对HIV感染者开展系统的结核病筛查及异烟肼预防性治疗是有充分的价值和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