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开发区推“互联网+政策”模式搭建“指尖政策枢纽”》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9-06-18
  • 新华社天津6月14日电(记者 毛振华)为改善政务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近年来,天津开发区对政务服务平台持续优化提升,充分利用网络打造“互联网+政策”搭建“指尖政策枢纽”,实现了从政策发布、解读、申报到在线办理的全方位、智能化政策服务体系。

    零氪科技(天津)有限公司面积6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药品物流基地,目前正稳步建设中。企业起初并不了解建设这一基地需要什么样的审批流程,为此,天津开发区管委会积极帮助联系市场监管及审批部门,充分了解政策与要求,解决了企业在申请药品经营批发类牌照时遇到的困难。

    “如今企业只需要登录政务服务平台,关注度高的海河英才、就业、养老、医险、生育、工伤、失业、科技扶持等政策办理信息都能查到。”天津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实现了政策一经发布就收录到政务服务平台政策库中,同时配上必要的解读和图解,为企业申报各类扶持提供便利。

    多媒体移动端功能的完善实现了当地政府服务从屏幕到指尖、从“网上政府”到“掌上政府”的转变。目前,天津开发区形成了政策解读微信公众号、“i泰达”App等完整的移动端服务网络。借助这些平台,政务服务可提供1对1的政策咨询。特别是“i泰达”App自身拥有AI智能问答机器人“小泰小达”,可为用户提供“7×24”小时在线问答。

    企业获取到政策后如何快速兑现申报?天津开发区政策兑现服务系统在天津率先实现了一网办理,涉及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引进、节能环保等多领域的政策兑现申报。企业申报完一项后,信息会留存建库立档,便于后续申报其他政策,实现一次上传基本信息终身受用。

    数据显示,该系统上线以来,共受理政策兑现事项3766余件,2337件已受理完成,事项已经完成全程电子化审批的1374件。

    该负责人表示,今后还将根据企业的办事行为,从企业注册开始构建“企业画像”,推动从“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让企业、公众随时随地享受政策数据资源释放的潜在红利。

相关报告
  • 《天津开发区深度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5-17
    •   天津开发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度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企业与民众对简政放权的获得感,关注服务精准性、便捷性、响应性和移情性,全面打造卓越“体验式”的行政审批服务。   科学分流 提高办事速度   “您好,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来到天津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首先进入的是咨询引导区。这里新设计的立体双向引导台组合可确保每一位申办人在经过时,都会与工作人员建立关系。经过工作人员的层层梳理、精准告知,配合自助设施的辅助办事以及无处不在的信息提示,申办人将可迅速分流至领证、取号和代理等区域。客户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传统大厅,用户一进门便直奔窗口,不仅拥挤,一次办成率也较低;如今有了咨询引导区‘过筛子’,能满足用户不同的办事诉求。”   创新体验 用智慧化繁为简   “以前只知道银行有ATM机,没想到天津开发区的行政审批也可以自助办理。”天津某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焕强说。通过布设在逸仙园分中心的自助审批终端,他完成了户外广告设施许可的办理,省去了往返开发区母区的跑腿时间。目前,天津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自助终端第二代已经研发成功,集资料扫描打印、信息填报校对、审批要件上传、身份审核验证、视频远程交互等功能为一体,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   “指尖上的审批”更需要智慧。天津开发区按照“会淘宝即会审批,懂微信即能互动”的开发理念,将网上大厅办得可靠精准,亲民便捷。通过远程申报、在线帮办、闭环管理、物流式查询等功能,将简单熟悉的“淘宝—微信”模式渗透至审批流程的每个环节,并有真人在线客服提供帮办互动。“我们向企业提供智能化用户中心,灵活配置的联审模板,量身定制联审审批树,开展全过程留痕与全周期服务。同时,通过‘审批要件库’等功能使用户对已办、在办、要办事项一目了然。”天津开发区审批局信息化相关负责人介绍。   互动交流 让服务有温度   在天津开发区,这里建设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是一个尺度适中、布局精致、功能齐全的智能手机式的大厅。“不仅各种标识随处可见,还可为用户提供以米其林三星为标杆的服务体验,让政务大厅服务有温度,不带衙门味。”天津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天津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专门为前来办事的用户提供了免费WiFi、免费复印、手机充电等配套服务,还设置了提供有各类图书杂志的休闲等候区以及方便接听电话的角落电话亭。   有互动才有体验。天津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直播平台、自助终端等线上渠道,与政务服务开放日等线下渠道相结合,共同收集用户需求和评价反馈,进行服务推介和交流互动。2017年,天津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开展了超过7万次的咨询引导,提供代理代办服务7300余次、线上咨询超过2500次、电话咨询超过9000次,发布新闻资讯1200余条,制作多媒体图片200余张,与1800余家企业建立良好关系,有效提升政企互信。全年收获评价反馈10850条,总体好评率为96%。“天津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环境优雅、体验亲民,大大提升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形象。”在微信上,来自天津一汽大众的任立梅留言道。  
  • 《材料政策动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3-20
    • 国际政策动态 1. 欧盟委员会再次资助石墨烯旗舰计划1.5亿欧元 欧盟委员会(EC)已签署一项总价值1.5亿欧元的资助协议,在2020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继续资助欧洲石墨烯旗舰计划,致力于石墨烯及其相关 2. 美国能源部拨款1.87亿美元资助55个先进制造业项目 新材料资助过半 美国能源部(DOE)宣布为25个州的55个先进制造业的研发项目提供约1.87亿美元(约13亿人民币)的资助,其中约6687万美元(约4.68亿人民币)用于11个电池储能创新制造工艺项目开发,以支持美国在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力。 3. 英国将从2035年起禁售燃油车 比原计划提前5年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政府计划在2035年前禁止销售所有搭载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的汽车,包括混合动力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这比之前的计划提前了5年。这是英国为实现2050年零碳排放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一部分。此外,英国政府建议,“如果能够更快实现零排放”,可以从2035年提前实施禁售策略。一些政府顾问则呼吁最迟在2030年实施这一禁令。 国家政策动态 4. 六部门联合发布《增材制造标准领航行动计划(2020-2022年)》,加快提升增材制造标准国际竞争力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工程院六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增材制造标准领航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提出到2022年,立足国情、对接国际的增材制造新型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此外,推动2-3项我国优势增材制造技术和标准制定为国际标准,增材制造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90%,增材制造标准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5. 工信部就《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公开征求意见 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意见。《行动计划》提出通过三年的努力,建材工业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和服务体系,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取得创新性突破,重点领域示范引领和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大幅提升,推动建材工业全产业链高级化、现代化,加快迈入先进制造业。 6. 工信部推动复工复产:重点支持5G、增材制造、智能制造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有序推动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要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复工复产,优先支持汽车、电子、船舶、航空、电力装备、机床等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继续支持智能光伏、锂离子电池等产业以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巩固产业链竞争优势。重点支持5G、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制造、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提升食品包装材料、汽车零部件、核心元器件、关键电子材料等配套产业的支撑能力。 7.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 装备工业一司联合组织召开稀土永磁材料上下游企业云视频会议 为全面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稀土永磁材料等相关行业带来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3月6日,原材料工业司联合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稀土永磁材料上下游合作机制云视频会议,汽车协会、稀土协会、宇通客车、精进电动、中科三环、钢研集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参加会议。围绕稳增长、促消费、加快新产品研发、提升智能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未来改进工作的措施建议。 8. 工信部公布了第九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9个为新材料领域 工信部在其官方网站公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第九批)公示名单》,其中有9个示范基地涉及新材料领域,分别为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的新材料(碳纤维及差别化纤维)示范基地,安徽固镇县申报的生物基新材料示范基地、黑龙江鸡西经济开发区申报的新材料(石墨)示范基地、贵州苟江经济开发区的铝及建材示范基地、云南富源工业园区的有色金属示范基地、黑龙江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报的石油化工示范基础、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大连长兴岛石化产业基地、宁波大榭开发区石油化工基地。 9. 工信部印发镁、铅锌、铝等行业规范条件 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工信部公告了《镁行业规范条件》、《铅锌行业规范条件》、《铝行业规范条件》,旨在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和节能环保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0. 第33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比亚迪天能宁德时代入围 工信部在其官方网站公示了申报第33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示期5个工作日,截止到3月18日。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共150款,其中新能源乘用车23款、新能源客车40款、新能源专用车87款。本次申报呈现以下亮点:新能源防疫车首次申报公告、比亚迪电池外供加速、天能携法国技术回归、磷酸铁锂电池超6成配套专用车、宁德时代配套车型占比过半。 11. 第3批推荐目录:新车型数大幅下降 宁德时代配套近半 工信部先后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第2批、第3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年第2批)》,入选车型有170款,其中乘用车51款、客车52款、专用车67款。《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年第3批)》,入选车型共78款,其中新能源乘用车24款、新能源客车19款、新能源专用车35款,车型数量较第1批、第2批大幅减少。海马汽车工况续航里程最长、宁德时代配套近半、国轩高科和力神电池配套并列第二。 12. 科技部等五部委:重点支持重点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结构与功能材料等领域 科技部等5部门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提到国家科技计划突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给予长期支持。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网络协同制造、3D打印和激光制造、重点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结构与功能材料、制造技术与关键部件、云计算和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地球观测与导航、光电子器件及集成、生物育种、高端医疗器械、集成电路和微波器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13. 财政部:新能源汽车补贴不再“先预拨、后清算” 国家财政部2月21日印发最新版本《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据了解新能源汽车补贴就隶属于“节能减排补助资金”范畴。改版后的《办法》将“专项资金”修改为“补助资金”,删除“先预拨、后清算”的资金拨付方式,并增加条款内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按照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管理,实施期限至2022年”,但同时增加“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的支出方向到期后,财政部联合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及相关产业发展形势需要等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继续实施。” 地方政策动态 14. 总投资3.84万亿!福建2020重点项目名单公布 涉及大批化工项目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公布了2020年度福建省重点项目的名单。省重点项目1567个,总投资3.84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257个,总投资2.9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05亿元;预备项目310个,总投资0.87万亿元。其中涉及福清正太新材年产20万吨二氧化钛项目、泉港百宏年产25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项目、腾龙化学(漳浦)26万吨/年苯酐项目、福州科麟甘油法生产20万t/a环氧氯丙烷及12万t/a环氧树脂环保工程项目等一大批化工项目。 15. 湖南发文力促5G通信产业发展,鼓励发展化合物半导体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到鼓励发展光交换、基带、中高射频、图像处理等5G高端芯片、元器件及砷化镓、氮化镓等化合物半导体,发展基于5G技术的智能手机、高超清视频终端、智能网联车、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全息影像等终端产品。 16. 冲刺1500亿元!湖南出台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湖南省工信厅印发《湖南省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提出到2022年,全省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链规模超过1500亿元,形成以长株潭为核心,邵阳、永州、衡阳、郴州等多点支撑的“一核多点”产业格局。产业链规模企业过百家,力争1家企业冲刺千亿,5家企业过百亿。建设省级创新平台10个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以上。构建总量规模大、产业布局优、链条构架全、创新能力强的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链。 17. 淄博市规范园区建设培育千亿级化工集群 为充分发挥园区在化工产业安全生产、“双招双引”、转型升级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山东淄博将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建造国际竞争力一流的化工产业体系。日前,该市发布《关于加快全市化工园区规范建设提升园区发展水平的意见》,提出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培植壮大聚烯烃、聚氨酯、氟硅材料和工程塑料四大500亿级新材料产业,培育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级化工产业集群,力争两年内全市化工园区、专业化工园全面建成现代智慧园区。 18. 天津市滨海产业发展基金获批,将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和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共出资设立滨海产业发展基金正式获得市政府批复同意设立。引导基金规模为300亿元,5年达到1000亿元以上规模,支持本市企业及国际国内优秀企业在滨海新区投资项目,将重点支持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重点支持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抢占高端产业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