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行业也掀起电池争夺战》

  • 来源专题:工业强基
  • 编译者: 张欣
  • 发布时间:2024-07-05
  • 建筑机械企业为了应对电动化时代,正在加紧确保电池。除日本小松(Komatsu)将收购美国电池企业之外,瑞典商用车和建筑机械巨头沃尔沃集团也宣布收购另一家美国大型电池企业。虽然电池的主战场眼下仍是纯电动汽车(EV),但是在需要应对脱碳化的建筑行业,争夺战也已拉开序幕。

    小松11月20日发布消息称,将收购美国电池制造企业美国电池解决方案(ABS、位于密歇根州)。将取得全部股份,收购金额未公开。ABS正在开发、制造用于商用车和工业用车辆的锂离子电池。通过收购,将能够开发最适合建筑机械和矿山机械的设计的电池。

    “沃尔沃集团将完善并进一步加快当前的电池和电动化进程”,沃尔沃11月10日也发布消息,将从陷入经营困境的大型客车开发企业美国Proterra收购电池业务。计划投资2.1亿美元。

    建筑一线也在推进脱碳化

    各企业之所以并购电池企业,是因为脱碳化浪潮正在扩大至建筑一线。

    在建筑机械领域,此前电动化并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其背景是大型机械很多,同时还必须保持较高的功率。建筑工地等远离充电设备的情况较多,与电动化的契合度不佳。

    但是,如果推进脱碳化的行动迟缓,可能会招致投资者和客户的不满。因此,各大企业都在迅速推进电动化,小松将在2023年度投放总计4款电动迷你挖掘机和中型挖掘机。

    实际上,小松在电动建筑机械上使用的是Proterra的电池,也有可能从沃尔沃采购。建筑机械用电池很难改变规格,如果改变车身的设计,成本将随之增加。对于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收购ABS的小松来说,也存在避免成本增加的一面。

    对维护业务减少的危机感

    在接二连三的收购背后,也存在如依赖柴油发动机、将失去各企业最赚钱的维修业务这一危机感。

    建机企业非常重视维护业务。这是因为新车销售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收益上下波动,但零部件销售和维修等售后服务只要机械仍在运转,需求就不会大幅下降。例如小松,零部件销售占到建筑机械业务的四分之一。

    如果随着脱碳化的推进,柴油发动机的需求下降,这些稳定的收入来源也将减少。各企业寻求通过现在开始自主生产即将成为未来主要零部件的电池,确保下一代的业务基础。

    欧洲还出现补贴制度

    美国卡特彼勒2023年宣布对研发电池技术的LithosEnergy进行投资。日立建机计划在欧洲与荷兰蓄电设备制造商以及伊藤忠商事合作,将能够运输的集装箱大小的充电设备运到施工现场。

    欧洲具有对建筑机械电动化的补贴制度,充电的基础设施和标准也比较完善,但有声音表示日本的支援政策不够充分。在成本方面如何与欧洲企业竞争也将成为今后的课题。

    日本国土交通省将制定电动建筑机械的认证制度,之后完善补助金等的普及促进政策。即使实现电动化,如果电力来自火力发电,也无法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日本,可再生能源比欧洲更难采购,这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课题。

  • 原文来源:https://cn.nikkei.com/industry/manufacturing/54114-2023-11-23-09-13-52.html
相关报告
  • 《即用型电池,让建筑机械误以为是发动机》

    • 来源专题:工程机械与高端装备
    • 编译者:李红艳
    • 发布时间:2025-07-03
    • 建筑技术发展迅速,但 Perkins 的新型电池装置更进一步。该系统旨在在形式和功能上模仿柴油发动机,让机器“欺骗”它以为一切照旧。目标:让 OEM 的电气化更轻松、更便宜。 今年早些时候,总部位于英国的 Perkins 的技术销售经理 Paul Muller 在伦敦的活动中首次预告了新型电池动力装置。 当 Construction Briefing 在 Bauma Munich 采访他讨论设计为“即插即用”的装置时,他显然很高兴能够充分谈论它,这意味着它可以放入机器中,并像柴油发动机一样与所有组件和电子设备一起工作。 “动力装置本身的接口方式与发动机完全相同。所以,我们仍然有一个 key switch 输入。我们有单元控制,电池动力单元可以输出油压信号,即使里面没有油,因为有些机器需要看到油压才能让机器工作,“Muller 说,指的是该装置如何模仿发动机。 “通过模拟发动机并输出这样的信号,您真的可以直接替代我们的发动机之一。这意味着 OEM 可以继续制造他们的柴油动力机器,因为那里仍然有很大的市场,但这也允许他们选择电动。" 紧凑的插入式系统 该系统由 Perkins 电池以及逆变器、电机和车载充电器组成,这些充电器封装在一个紧凑的插入式系统中。盒子本身是一个 64 千瓦时、600 伏的电池,带有一个可提供 100-105 千瓦峰值功率、75 千瓦连续功率和 22 千瓦车载充电器的电机。 该装置的尺寸与 Perkins 的 904 相同,即 3.6 升 106 千瓦发动机,虽然从技术上讲,可以将该装置放入现有机器中以代替柴油发动机,从而有效地将机器改造为零排放,但这并不是该装置背后的主要理念。 Muller 说,主要目标是为 OEM 提供一条更简单的途径,使不太重要的车型实现电气化——那些尚未证明研发成本合理的车型。他补充说,最初,Perkins 认为可能是小型 OEM 对该解决方案更感兴趣,但实际上各种规模的公司都对它感兴趣。 “有许多大型 OEM 已经拥有一系列电动产品,但他们的某些车型没有需求,因此值得这样做。但是,这让他们可以选择用那些他们没有看到投入工程工作必要性的产品来填补范围,如果他们可以在不做所有工作来重新配置机器的情况下投入一些东西,“Muller 透露。 “他们实际上认为这为他们打开了一些新的机会来填补这个范围。他们的核心产品已经做过电动版本,但核心产品较少的地方没有——这让他们有机会以更少的工程工作量来做到这一点。实际上,这种 OEM 的组合非常有趣。 开发电气设备的成本高 正如 Muller 在上面提到的,首次实现设备电气化所需的工程工作量很大,这是动力装置想法背后的驱动力之一。 “我们正在与另一家 OEM 合作开展电气化项目。他们使用我们的电池,但自己采购电机和逆变器。我们必须投入的工程工作量,他们必须投入的工程工作量,都很多。它对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它告诉我们,我们真的不想再做那么多次了,“他苦笑着说。 他说,一旦有了这个想法,实际建造这个单位就发生得相当快;它大约在九个月内完成。“它真的结合得非常好。球队玩了一场非常漂亮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将所有碎片都送入禁区。我们对结果感到非常满意。 Perkins 目前正在构建更多的电池单元,并计划在未来 6 到 9 个月内由四个不同的 OEM 使用四个原型,用于不同应用中的测试。通过此测试获得的信息应提供可用于调整单元的有用信息。 当被问及他认为电池单元用于什么样的设备时,Muller 回答说:“几乎任何东西;这就是它的美妙之处。通过模仿发动机,模仿发动机的大小,任何使用发动机的东西都可以使用它。 测试该装置的第一台机器是管道熔合机,这是一种通过热量和压力将两根热塑性管连接在一起的机器。Muller 说,他们已经能够从那台机器中提取大量数据,包括它通常有 50-60% 怠速时间的信息,这意味着,当与传统发动机一起使用时,它会不必要地燃烧大量柴油。 未来的电动计划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会受到四个原型测试所揭示的内容的影响,但 Muller 已经为这个概念的下一步发展制定了计划。 “我希望在两三年内实现他们一家人的地方......两种或三种不同的型号,以覆盖整个范围。我不认为我们试图说这一定会进入更高的功率范围,不过今天我们有柴油发动机,“他说。 该装置还有潜在的附加组件和扩展未来 - 如果机器不再需要油箱或与柴油发动机相关的其他东西,那么这些额外的空间可以用来做什么? “我们已经讨论过诸如 ad blue tank 过去去了哪里,我们可以将这个空间作为附加组件用于其他东西吗?我们怎么能提供额外的能源,也许是直流快速充电选项,但将这些作为附加组件而不是核心产品提供。因为我认为系统的简单性封装在它所在的空间里,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提议,“他断言。 乍一看,发动机制造商 Perkins 和 Tetris 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但两者都重视尽可能多地容纳在一定量的空间内,并确保不浪费任何空间。建筑 OEM 的电动之旅不是游戏,但看看他们是否获得了未来使用这款新设备取得成功的作弊代码会很有趣。
  • 《中国加入了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战》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8-01-26
    • 中国日报网1月24日电 据美国知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报道,北京西部一个以寺庙众多和蘑菇生产闻名的山区成为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中心。中国政府宣布将投资138亿元建设一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区,这是中国计划在2030年成为人工智能领域领导者的第一笔重大投资。 不过,科学家们不知道这个占地55公顷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是否能吸引足够人,因为它位于门头沟区,距离北京市中心有30公里。该园区计划容纳400家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生物识别和深度学习方面提供产品和服务,年产值预计500亿元。北京一家人工智能创业企业的科学家说道:“我觉得高端科技人才肯定不愿意去那儿工作和生活。” 招募优秀的人工智能人才是世界各地人工智能公司和研究机构共同面临的问题。北京微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David Wipf说道:“在未来,人工智能领域将打响数据和人才的争夺战。” 人才争夺战 中国的人工智能公司正在以令人眩目的速度前进。2017年,至少有5家开发人脸技术识别的公司(包括商汤科技、旷视科技,总部均位于北京)投入了10多亿美元,但是很多人工智能公司仍在苦苦寻觅人才。2016年,中国工信部预计,中国还需500多万人工智能人才才能满足当前的产业需求。 全球的人工智能人才规模不大,中国企业还需同谷歌等跨国公司竞争。谷歌在招揽人才方面自有一套手段,一些人担心谷歌会通过高薪吸引很多高校的研究人才。乌镇人工智能研究所的所长Nick Zhang说道:“这是一场人才战,谁能提供最好的待遇,谁就是最后的赢家。”他透露,腾讯和百度现在都致力于人工智能的开发。这两家公司给经验丰富的人工智能人才开出的薪水达到100万美元,甚至更多。“这在5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他说道。 中国缺乏有经验的资深人工智能人才,但是却不缺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他们阳光、努力,掌握着机器学习和其他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知识。2004年,北京大学率先设立了人工智能本科课程,此后30所大学纷纷引入了类似的课程。 不过,中国高校在满足行业人才需求上仍然有些捉襟见肘,尤其是当很多优秀毕业生选择国外就业,这些年轻的研究人员纷纷选择在美国、以色列等国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上海纽约大学去年12月举行的人工智能海外博士生研讨会上,所有出席的中国研究人员几乎都在美国的大学或实验室工作。研讨会发起人,上海纽约大学的张峥教授表示,他经常会为中国学生写推荐信,帮助他们去美国留学。他说:“我希望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还会选择回到祖国。” 不过,中国国内人工智能人才的争夺战也很激烈。张峥表示,很多国家的人工智能顶尖人才一般选择去企业工作,而不选择从事学术研究。Wipf表示,北京微软更多地会聘请北大和清华两所中国最著名大学的优秀毕业生。 上月,谷歌在北京设立了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希望吸引中国的人才。张峥表示,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分部对中国的人工智能而言是一件好事,因为相较于中国本土公司,谷歌和Facebook等美国企业会做更多的基础研究工作。他说:“中国缺乏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就职这些外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究机构工作,是培养高端人才的一种方式。”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中国政府意识到,如果想要在2030年之前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就需要培养和留住更多人才。中国国务院去年7月发布了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呼吁在中国的小学和中学增强人工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网上课程也很流行。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张江说:“大家学习人工智能的热情很高。” 根据乌镇研究院的数据,在人工智能的很多指标中,中国仍然落后于美国,例如在私人投资和专利数量方面。不过Nick Zhang表示,二者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尤其是在计算机视觉的应用领域。 张江说:“中国能否在未来十年实现开创性的突破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想要领导这场竞争还差的很多,因为中国缺少基础性的创新。中国仍是一个优秀的学习者,但还不是一个出色的创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