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元光电成功研制出12英寸光学级铌酸锂晶体》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发布时间:2024-05-10
  • 据SEMI大半导体产业网报道,近日山东恒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恒元光电”)在济南市“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下自主研制成功了12英寸(直径300 mm)光学级铌酸锂晶体。这是国际上首次报道12英寸超大尺寸铌酸锂晶体,标志着我国光电子产业关键材料产业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据悉,铌酸锂晶体是一种具有压电、电光、声光及非线性光学等多种效应的多功能晶体,且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是至今人们所发现的光子学性能最多、综合指标最好的一种人工晶体,是集成光电子技术的核心基础材料。最新研究表明,基于铌酸锂光学平台,开发出的全球领先微波光子芯片,可运用光子进行超快模拟电子信号处理及运算,芯片比传统电子处理器快1000倍,不仅能耗更低,而且应用范围广阔,涵盖无线通信、高分辨率雷达、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图像/视频处理等多个领域。

    高品质大尺寸光学级铌酸锂晶体制备技术难度高,长期以来,国际市场主要掌握在日本等少数厂商手中。恒元光电专业从事大尺寸光学级铌酸锂、钽酸锂等光电材料的研发和生产。目前恒元光电已经开始批量化生产6-8英寸Z轴、X轴光学级铌酸锂晶体。公司与山东大学刘宏教授、济南大学孙德辉教授科研团队合作,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研发12英寸铌酸锂晶体生长技术,并相继攻克12英寸铌酸锂晶体生产相关设备的设计、晶体生长及缺陷控制、晶体后处理等全链条关键核心技术,在全球首先突破了12英寸铌酸锂晶体生长技术,走出了“12英寸铌酸锂晶体产品”坚实的第一步。


    山东恒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官网:http://www.hengyuan-photonics.com/index.html

  • 原文来源:https://www.semi.org.cn/site/semi/article/2e6426c3ca3e404e9dc156eca6eedf4b.html
相关报告
  • 《上海硅酸盐所成功研制出5英寸直径的大尺寸BGO闪烁晶体》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8-01-12
    •   无机闪烁晶体是一类光功能晶体材料,它们能将高能射线或粒子的能量转化为可见或紫外光,从而实现高能射线或粒子的间接探测。锗酸铋( Bi4Ge3O12, BGO)晶体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无机闪烁体,具有密度高、有效原子序数大、射线阻止能力强、光电效应比例大、物化稳定性好和机械加工性能优异等突出优点,在核医学成像、高能物理、天体物理、石油测井、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和工业在线检测等辐射探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是最为重要的无机闪烁晶体之一。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王绍华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采用坩埚下降法( Bridgman Method)成功制备出直径为 5英寸( ? 127mm)的 BGO晶体,该晶体无色透明,无明显缺陷,晶锭直径可达 135mm。该团队在对超大直径 BGO晶体制备中热量、动量和质量等输运过程、固液界面形状等基本科学问题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装置、方法和工艺的创新性设计,结合 3-4英寸直径、 600mm超长和 610×280×30mm3超宽晶体制备的丰富经验,突破了超大直径 BGO晶体制备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瓶颈,成功研制出 5英寸直径 BGO晶体,实现 1-5英寸直径系列化 BGO闪烁晶体的制备。   据悉,在本工作之前,全球范围内仅俄罗斯科学院无机化学所( NIIC, RAS)和法国圣戈班晶体( Saint-Gobain Crystals)公司曾报道可制备 5英寸直径 BGO晶体,且采用的生长方法均为提拉法( Czochralski Method),未见采用坩埚下降法成功制备 5英寸直径 BGO晶体的公开报道,此前采用坩埚下降法制备 BGO晶体的最大直径为 φ110mm,也是该科研团队于 2004年在国际上率先实现的。 5英寸直径 BGO晶体是超高灵敏辐射探测装置的关键高能射线探测材料之一,其成功研制必将进一步巩固上海硅酸盐所在 BGO晶体研究、开发与量产方面的既有全球领先优势,可满足国内外应用端对大尺寸、高质量和高性能 BGO闪烁晶体的迫切需求。   该科研团队将进一步优化 5英寸直径 BGO晶体的制备技术和工艺参数,不断提高所研制晶体的光学质量和闪烁特性,以期早日实现该尺寸 BGO晶体的低成本、可重复和批量化制备,并着手开展基于 5英寸直径晶体的闪烁探测器结构设计、性能优化与面向应用开发工作,推动国产 5英寸 BGO晶体及闪烁探测器在超高灵敏度辐射探测领域的实际应用。
  • 《浙江晶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首颗12英寸导电型碳化硅晶体》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与量子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6-04
    • 晶盛机电子公司浙江晶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实现12英寸导电型碳化硅(SiC)单晶生长技术突破,首次出炉的12英寸SiC晶体直径达309mm,质量完好。这一成就标志着晶盛机电在SiC领域实现了6-12英寸全尺寸长晶技术的自主可控,为我国SiC产业链的自主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浙江晶瑞通过自主研发的SiC单晶生长炉和不断升级的8-12英寸长晶工艺,经过多年技术攻关,解决了温场不均、晶体开裂等核心难题,大幅度提升了晶圆的有效可用面积,降低了芯片单位成本。此次突破标志着晶盛机电正式迈入超大尺寸SiC衬底新时代,有助于加速我国SiC产业链的完善,并推动国产SiC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智能电网、5G及AI/AR智能眼镜等领域的快速规模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