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一季度集成电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近七成》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5-19
  • 近日,从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今年一季度,全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总体向好,重点企业适应市场需求,提前复工、及早生产,实现市场销售和主营业务收入“双赢”。前3个月,全省集成电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70%,产量增长51.9%。

    集成电路(IC)产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辽宁省集成电路装备以沈阳国家IC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大连特色产品发展为支撑,已初步形成涉及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专用设备及关键材料等领域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目前,辽宁省有集成电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19家,其中包括拓荆、芯源、科仪等整机企业7家,仪表院、沈阳富创等配套及零部件企业12家;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7个,发明专利1000多项。辽宁与北京、上海构成国内集成电路装备产业三大重点地区。

    行业发展与重点企业关系密切。今年一季度,辽宁多家企业表现抢眼。沈阳拓荆销售额同比增长150%;沈阳芯源销售额同比增长70%,产值超千万;沈阳科仪产值同比增长20%;沈阳富创合同额同比增长167%;大连佳峰产值同比增长200%;连城数控产值同比增长近100%;沈阳硅基订单同比增长79.3%。

    辽宁省高度重视该领域发展,疫情发生以来一直积极助力企业复产,协调解决重点企业资金困难,推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其中,帮助沈阳硅基科技、沈阳拓荆等生产企业协调口罩、测温仪等重点防护物资;帮助沈阳硅基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1220万元,缓解企业资金需求。多方努力下,罕王微电子MEMS传感器、大连芯冠科技6英寸硅基氮化镓外延及功率器件产业化、锦州天工8英寸半导体硅片国产化等重点项目相继投产。

    同时,辽宁省大力支持以英特尔为中心的产业合作。围绕英特尔上游材料,支持锦州神工加快12英寸单晶拉制,推进锦州天工12英寸硅片国产化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对英特尔的省内配套。支持大连科利德尽早完成氨气样品测试。围绕英特尔芯片制造,加大对封装测试项目的招商,不断完善产业链条。

    接下来,辽宁省还将紧抓“新基建”契机,进一步梳理完善集成电路项目库,强化跟踪调度。发挥好辽宁省集成电路与智慧产业发展基金、国家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金、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投资基金等金融支持的杠杆作用,积极拓展产业融资广度,提升产业保障能力。

相关报告
  •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运行情况》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5-26
    • 根据SIA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104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9%。中国集成电路产业2020年第一季度保持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1472.7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设计业增速最高,主要是国内规模较大设计企业的拉动,设计业同比增长25.2%,销售额为574.4亿元;制造业同比增长15.1%,销售额为451.4亿元;封测业同比增长5.7%,销售额为446.9亿元。 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小,依然保持较快速度增长。2020年第二、三季度预计无论是全球半导体市场还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都会呈下降趋势,如果全球新冠疫情得到控制,2020年第四季度市场将好转。 根据海关统计,2020年1-3月中国进口集成电路1161.2亿块,同比增长32.5%;进口金额721.1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出口集成电路532.2亿块,同比增长15.4%;出口金额239.5亿美元,同比增长9.5%。
  • 《2017年云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2058亿元,增长18.1%》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7-13
    • 记者日前从省工信委了解到,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2058亿元,增长18.1%,较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   省工信委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全省工业经济高开稳走,质量效益呈现良好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去产能、降成本等政策措施有效落实,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主要工业品价格恢复性上涨,使得企业生产经营改善,企业信心和预期进一步增强,为下步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打下坚实基础。   非烟工业利润增长超过5倍。去年,全省非烟工业利润总额完成771.99亿元,增长145.9%,增速居全国第2位。盈利水平提高,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6.4元,同比提高3.3元。利润结构持续改善,非烟工业实现利润566.66亿元,增长5.49倍,占比超过七成。   利税总额突破2000亿元。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完成2105.78亿元,增长39.6%。其中,税金总额完成1333.79亿元,增长11.7%。烟草制品业完成税金917.97亿元,增长2.4%,石油加工、炼焦行业完成税金57.79亿元,增长72.4倍,煤炭、黑色、有色、建材、医药等行业税金增幅超过20%。   企业成本下降。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费用91.1元,比上年减少1.7元。其中,煤炭行业比上年减少4.2元,黑色冶炼减少12.1元,建材行业减少1.8元,有色冶炼减少1.23元。   绝大多数州市超额完成收入和利税目标。16个州市工业经济效益提升明显,全部完成主营业务收入目标;15个州市超额完成利税总额目标。   重点工业企业(集团)效益提升明显。云天化、昆钢控股、云锡集团实现扭亏为盈,昆钢控股主营业务收入接近950亿元,增长32.5%,利润突破15亿元;云南冶金集团收入超过450亿元,增长32.3%,利润超过22亿元;云内动力收入超过55亿元,增长54.4%。重点民营工业企业中,力帆骏马收入超过200亿元,增长13.4%;德钢公司收入接近50亿元,增长33.4%;祥云飞龙收入超过35亿元,增长83%。(记者 胡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