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2058亿元,增长18.1%》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7-13
  • 记者日前从省工信委了解到,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2058亿元,增长18.1%,较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

      省工信委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全省工业经济高开稳走,质量效益呈现良好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去产能、降成本等政策措施有效落实,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主要工业品价格恢复性上涨,使得企业生产经营改善,企业信心和预期进一步增强,为下步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打下坚实基础。

      非烟工业利润增长超过5倍。去年,全省非烟工业利润总额完成771.99亿元,增长145.9%,增速居全国第2位。盈利水平提高,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6.4元,同比提高3.3元。利润结构持续改善,非烟工业实现利润566.66亿元,增长5.49倍,占比超过七成。

      利税总额突破2000亿元。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完成2105.78亿元,增长39.6%。其中,税金总额完成1333.79亿元,增长11.7%。烟草制品业完成税金917.97亿元,增长2.4%,石油加工、炼焦行业完成税金57.79亿元,增长72.4倍,煤炭、黑色、有色、建材、医药等行业税金增幅超过20%。

      企业成本下降。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费用91.1元,比上年减少1.7元。其中,煤炭行业比上年减少4.2元,黑色冶炼减少12.1元,建材行业减少1.8元,有色冶炼减少1.23元。

      绝大多数州市超额完成收入和利税目标。16个州市工业经济效益提升明显,全部完成主营业务收入目标;15个州市超额完成利税总额目标。

      重点工业企业(集团)效益提升明显。云天化、昆钢控股、云锡集团实现扭亏为盈,昆钢控股主营业务收入接近950亿元,增长32.5%,利润突破15亿元;云南冶金集团收入超过450亿元,增长32.3%,利润超过22亿元;云内动力收入超过55亿元,增长54.4%。重点民营工业企业中,力帆骏马收入超过200亿元,增长13.4%;德钢公司收入接近50亿元,增长33.4%;祥云飞龙收入超过35亿元,增长83%。(记者 胡晓蓉)

相关报告
  • 《20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达5年最高》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1-30
    • 去产能进展积极 杠杆率有所下降 企业成本降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达5年最高   国家统计局26日发布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51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增速比2016年加快12.5个百分点,是2012年以来增速最高的一年。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解读有关数据时表示,整体看,去年呈现出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明显改善,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业领域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取得积极成效等特点。   从行业看,大多数行业利润增加。2017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7个行业利润比上年增加,比上年多8个行业。制造业利润增长提速。2017年,制造业利润增长18.2%,增速比2016年加快5.9个百分点。新经济利润快速增长。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20.3%,增速高于其他的制造业。   从盈利能力看,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6%,比上年提高0.5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从运行质量看,资金效率有所改善。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4.4天,比上年减少0.5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9.1天,比上年减少0.5天。产出效率有所提高。2017年,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8.4元,比上年增加3.7元;人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131.5万元,比上年增加15万元。   2017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工业领域重点改革任务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去产能取得积极进展,钢铁、煤炭去产能改善了供给质量,提高了产品价格,企业效益大幅回升;杠杆率有所下降,201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5%,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4%;企业成本继续降低,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77元,比上年减少0.2元。   何平表示,2017年工业利润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去产能、降成本等政策措施有效落实,新动能加快成长,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要继续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工业领域新经济发展壮大,稳步实现工业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 《201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规模首次超过30万亿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2-01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29日介绍,201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规模首次超过30万亿元。 苗圩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处于近三年平均增长区间;利润方面,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3%,其中,制造业利润增长8.7%。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9%,同比提高0.11个百分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工业投资稳步回升,2018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5%,比去年加快2.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5%,是2015年7月份以来最高增速,已连续9个月实现回升。”苗圩说。 从新动能看,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7%和8.1%,其中电子制造业增长13.1%,均明显快于整体工业增速。 2018年,工业领域的对外开放也实现新突破,取消了船舶建造、飞机制造外商准入限制,以及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外商股比投资限制,明确了其他类汽车开放时间表和路线图。以此为标志,一般制造业已经基本上实现对外资全部开放。2018年,我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12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2.9%。 苗圩介绍,2019年,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继续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进一步扩大拓展国内市场。要支持车联网发展,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推进4K等超高清视频产业创新和应用推广,支持邮轮建造,发展2022年需要的冰雪装备,这都是新的增长点。同时还要持续升级扩大信息消费,支持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产品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