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未来产业版图公布》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12-26
  • 近日,四川省发布了《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分别明确了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及重点发展领域。

    未来四川将重点支撑“5+1”产业发展,发展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

    以下为布局导向中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相关部分

    成都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和数字经济,打造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航空航天等产业集群,争创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区和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布局产业: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成都将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信息安全、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终端、新一代网络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产业。此外,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也是成都重点布局的产业。

    环成都经济圈加快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布局一体化。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产业,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德阳:电子信息(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大数据),先进材料(锂电池材料);

    绵阳:电子信息(新型显示、数字视听、大数据、软件与信息服务、新一代网络技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智能汽)等;

    遂宁:电子信息(电子元器件、新光源、集成电路),先进材料(锂电池材料、石墨烯材料)等;

    乐山:电子信息(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光电信息、半导体);

    雅安:电子信息(大数据、电子元器件),先进材料(电子专用材料),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新能源与智能汽车);

    眉山:电子信息(新型显示、大数据),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先进材料;

    资阳: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云计算),装备制造(智能装备)。

    川南经济区打造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重点发展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打造智能终端、信息安全、新材料、通用航空和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等产业集群。

    自贡:电子信息(智能终端、电子元器件);

    泸州:电子信息(智能终端、大数据、北斗应用),先进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

    内江:电子信息(大数据、信息安全);

    宜宾:电子信息(智能终端、大数据),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智能汽车)。

    川东北经济区重点发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产业。

    广元:电子信息(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先进材料(锂电池材料);

    南充:电子信息(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智能汽车);

    广安:电子信息(智能终端、电子元器件);

    巴中:先进材料(先进碳材料及石墨烯)。

    攀西经济区大力发展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培育钒钛材料产业集群,创建钒钛新材料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攀枝花:先进材料(钒钛钢铁材料、石墨及碳基材料)。

相关报告
  • 《四川经济“半年报”: 第三产业 支撑GDP增速8.2%》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8-03
    • 7月17日,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该省经济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四川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327.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2%,增速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同时高于全年7.5%的GDP增速预期。“从2016年第四季度至今,四川已经实现连续7个季度实现了超8%的经济增速,这在四川发展的历程中并不多见”,四川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熊建中表示。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仍注意到,上半年四川省部分产业仍出现较大波动,这对于下半年该省能否延续经济平稳运行提出考验。 第三产业增长9.9% 作为西部经济大省,四川2017年经济总量达3.69万亿元,居全国第六。今年上半年,四川省以8.2%的增速继续保持了连续7个季度的高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4.26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7636.99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9145.76亿元,增长9.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继2016年四川省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后,2018年上半年,四川省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进一步增加,达到了49.9%,表明四川省的产业结构正在持续发生转变。 而在7月2日发布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中,四川已经明确将在未来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包括加快发展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节能环保、会展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医疗健康、教育培训、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其目标是到2022年,四川省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5%左右,初步建成现代服务业强省。 就第三产业而言,熊建中称,四川省的网络购物、共享经济等新型消费模式和消费业态继续蓬勃发展。如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379.9亿元,同比增长38.9%,增速比去年同期快7.5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房地产领域的三大指标却同时出现了下降。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四川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7%;商品房施工面积36490.2万平方米,下降0.3%;商品房竣工面积2280.4万平方米,下降6.2%。对此,熊建中解释道,尽管上半年四川省的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7%,但对比一季度4.6%的降幅仍有所提高,这表明今年二季度四川省房地产投资情况有所好转。 进一步讲,熊建中说,“根据有关部门的预判,今年四川省房地产投资会从大幅下降恢复到增长趋势,因此全年来看,会呈现平稳回升的趋势。”另一方面,在四川省房地产投资下降的同时,房地产销售却大幅上涨,今年上半年,四川商品房销售面积5808.5万平方米,增长19.4%。熊建中称,上半年,四川省房地产增加值增长7.5%,约占GDP比重约6.2%,对经济增长贡献为4.1%,仍然属于四川省支柱产业。 从四川全省的房地产投资结构看,可印证房地产投资正从一线或新一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转移的情况——今年上半年,四川省房地产投资下降,主要因占据全省房地产投资总量一半份额的成都市的投资量放缓引起,但与此同时,四川省其余20个市州的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仍然快速增长,增速超过16.4%。 汽车产量增速放缓 熊建中称,尽管总的来看,上半年四川省经济延续平稳运行态势,但部分重点行业生产波动较大等问题值得重点关注。就工业领域而言,在今年上半年四川省41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的同时,四川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汽车产量仅增长0.1%。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这是在2015年四川省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后,增速首次跌破10%,且仅同比实现了0.1个百分点的增长,而从2015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四川省汽车产量增速分别为18.2%、10.1%和10.8%。 四川省汽车制造业从2010年开始加速发展,产能和产量均发展迅速。2017年,在神龙汽车第四工厂、中国恒天集团,以及一汽、吉利、沃尔沃、现代等汽车企业入川设厂后,四川省汽车产业完成了200万辆整车产能布局。就产量而言,在2011年四川省汽车产量达到33.58万辆的基础上,2015年首次突破百万辆。2016年,全省实现整车制造131.1万辆,产值2765亿元,规模以上汽车制造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6.5%,成为首次省重要的支柱产业,2017年,四川省汽车产量进一步提高到150.8万辆。 对此,四川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蓝定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四川省汽车产量的下降,第一是就宏观因素看,全国汽车产量增速较2017年同期有所放缓,四川亦不例外。如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4.2%,产量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0.44个百分点。第二是因为四川省在过去几年不断有新的汽车企业入川落户生产的背景下,有新的产能产量释放,推高了统计基数。 但汽车制造业已经是四川省工业的倚重。根据2017年四川省经信委发布的《四川省“十三五”汽车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汽车年产能达到400万辆,推动全省汽车产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不过上述“指导意见”亦披露了四川省的主要问题:研发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本地配套率不高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足等最为突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6月6日至7日,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率四川省党政代表团赴重庆市学习考察,两地举行签署《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和12个专项合作协议中明确,将推动产业创新协作全面对接、联动发展,重点提出在汽车等方面加强协同协作,共同建设全国重要的高端现代产业基地。 此外,有四川省汽车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四川汽车生产厂商多为外省引进,总部并不在省内。因此在全国各地区经济结构转换、寻找经济新动力的背景下,各地区均在争抢新的汽车生产线落户本地。“而在四川省的汽车制造商大多数为非一级企业,对于新生产计划缺乏决策主动权,这或许亦是造成了今年上半年四川省汽车产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的原因。”
  • 《全国规模最大氢能装备产业基地将落地四川》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15
    • 8月14日,从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管理委员会获悉,日前,由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星集团”)投资建设的氢能装备产业园项目正式落地天府新区眉山片区并启动,项目集氢能装备研发、检测、制造于一体,实现成都总部+眉山转化模式,将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氢能装备产业基地。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选址天府新区眉山片区视高街道,占地约214.55亩,将布局氢能和清洁能源产业,计划创建中国西部国家级氢能装备研发检测中心,四川省氢能产业创新中心眉山分中心,建设先进氢能成套装备、撬装天然气制氢加氢及碳捕集一体化装备研发制造工厂,探索创新眉山氢能及清洁能源应用示范场景。 据了解,金星集团股份是一家集氢能装备、清洁能源装备,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技术装备制造企业。目前金星集团股份公司拥有8家实体子公司和1家分公司,自主拥有铸造、容器生产及系统模块撬装、智能加工、部件精装及产品组装四大生产基地。 作为行业头部企业,该公司形成了两大产品系列: ■ 清洁能源装备产品:应用于天然气、页岩气开采后的净化、液化等深加工及终端应用技术装备; ■ 氢能装备产品:应用于制氢、输氢、加氢、用氢环节的综合应用技术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