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欧洲动力电池的投资力度》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3-11
  • 法国总统Emmanuel Macron公布了其动力电池发展战略。

    Macron表示,法国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7亿欧元(约53.4亿人民币)用于推动欧洲电动汽车电池项目,以减少欧洲汽车制造商对亚洲竞争对手的依赖,帮助法国汽车业行业同亚洲和美国科技巨头的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竞争的能力。

    Macron表示,在法国和德国的一项倡议下,法国和德国将建造两座电池工厂。当时,法德两国的汽车制造商正意识到在贸易摩擦时期依赖中国供应商所面临的威胁。

    Macron的计划还包括增加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建设,让汽车制造商更多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Macron补充说,“作为法国总统,我对欧洲电动汽车电池完全由亚洲供应商供货这件事表示担忧。我认为从长远来看,我们的汽车行业和欧洲工业完全依赖其他国家是不好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公布这项计划,我们需要为欧洲的电动汽车行业敲响警钟。”

    Macron的这项计划是在德国于11月拨出10亿欧元用于支持电池生产以减少对亚洲电池供应商的依赖并增加其国内就业机会之后,这可能是感受到了其他国家加大电动汽车项目研发力度的威胁。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445419
相关报告
  • 《446GWh产能 欧洲动力电池新势力强势崛起》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15
    • 为了摆脱对宁德时代、LG化学、比亚迪、SKI、三星SDI等亚洲电池厂商的过渡依赖,欧洲本土动力电池新势力正不断崛起。近日,法国电池初创企业Verkor宣布计划在法国投产一家年产16GWh的锂电池工厂,并可能将其年产量扩大至50GWh。该工厂将在2022年开始建设,到2023年交付第一批电池产品。 据了解,该项目初期投资为1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30亿元),生产的电池将用于电动汽车(EV)和固定式储能领域。这意味着Verkor将成为继瑞典Northvolt、英国Britishvolt、挪威Freyr等之后,又一家欧洲本土大型动力电池厂商。 400GWh电池需求 目前,欧洲有多个国家已明令提出,要在20年内用新能源汽车全面替代传统燃油汽车。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欧洲电动车销量达55.7万辆,同比增长45%。有机构预测,未来10年,欧洲电动车复合增速将达28%,动力电池需求复合增速将达34%。预计到2030年,仅德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就将达到700万-1000万辆;整个欧洲市场对电池的需求将达到400GWh。 然而,令人尴尬不已的是,欧洲虽然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豪门众多,但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却缺乏有实力的本土电池企业,常常不得不仰人鼻息。此前, LG化学就曾试图将其供应奥迪的电池价格提高10%,而能在燃油车领域“不可一世”的奥迪竟“束手无措”。 说起来也够魔幻的,作为近代汽车产业的发源地,直到四年前,欧洲的动力电池工厂还“一片荒芜”,就连其境内首家动力电池工厂还是由亚洲企业建造的。2016年,LG化学在波兰弗罗茨瓦夫举行了电动车电池工厂的奠基仪式,工厂建设全面开启,这家韩国企业为欧洲拓了荒,同时欧洲也丧失了对动力电池的控制权。 就连德国这样的顶级传统汽车强国,其国内首家动力电池工厂也是依靠亚洲厂商。2018年7月,在中德两国总理的见证下,宁德时代和德国图林根州政府签署协议。宁德时代将在图林根州投资2.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8.7亿元)设立一家锂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 德国经济与新能源部发布声明称,亚洲的电池供应商已经在该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更是直接表示:“我国电动汽车中使用的电池100%都是在亚洲生产的,我对此感到不满意。” 显而易见,尴尬与窘迫的背后,是欧洲急迫掌握动力电池主动权的焦灼与忧虑。 投资额为中国3倍 事实上,为满足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且不愿过度依赖亚洲厂商,欲打造属于自己的“宁德时代”,欧洲几家电池工厂都在加紧建设中。 今年7月底,欧洲投资银行(EIB)已签署一项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5亿元)的贷款协议,以支持Northvolt在瑞典建设其超级电池工厂。在此一年前,2019年6月,Northvolt宣布了一项10亿美元的股权融资协议,该项协议将使欧洲首个本土电池超级工厂在瑞典得以建立。 此外,与大众集团合作,Northvolt还宣布计划在德国建立第二个超级工厂。该电池厂初始产能将达16GWh,后续将扩大到至少32 GWh;预计将于2021年开始大规模生产。Northvolt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约150 GWh的生产能力,并在欧洲占据25%的市场份额。 同样是今年7月,外媒报道称,英国电池制造商Britishvolt已与威尔士政府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以建设一座电池制造厂。该公司计划建立一个商业上可行的30GWh电池工厂以及一个200MW的太阳能工厂。该工厂将生产圆柱形和软包形式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预计将于2023年开始生产。 在此之前的6月,挪威清洁能源商Agder Energi和工业废料回收公司Noah计划成立新公司Morrow Batteries,并在挪威南部阿格德建立一座动力电池工厂。该工厂计划投资200亿克朗(约合人民币152亿元),该工厂规划电池产能为32GWh。 今年年初,有外媒报道,德国和法国计划在欧洲推动一项总投资高达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80亿元)的电池项目,总产能约为48GWh。此外,2019年1月,瑞士Blackstone宣布投资2亿欧元(约合15.4亿元人民币)在德国图林根州建设大型动力电池工厂。该工厂一期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1亿支电芯。 从资金额度来看,欧洲在动力电池投资方面确实下了“血本”。标普全球普氏发布的一份电池产业链投资报告显示,2018年欧洲对锂电产业链的投资不到50亿欧元;到了2019年,这一数字猛增至600亿欧元,同比增长11倍。而同期的中国,对锂电产业链的投资不到200亿欧元,欧洲对该领域的投资额已达到中国的3倍。 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詹姆斯?弗里斯表示,一两年前,所有人都觉得,对欧洲来说加入电池市场竞争为时已晚。但他们已经做出了承诺,欧洲现在处于强势地位。 “到2025年,欧洲可能控制全球电池制造能力的11%,高于目前的4%。这将削减中国的市场份额,并在该行业与美国展开竞争。”弗里斯预测。同时,欧洲委员会也估计,届时电池市场每年的价值可能达到2500亿欧元,其中欧洲的电池工厂或供应商至少可分走1000亿欧元。 BMI预测,到2030年欧洲将至少有16家电池超级工厂投产,年产量为446GWh,这将使欧洲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
  • 《看6国政府和组织如何搅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1-15
    • 跨入新一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愿:在2019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要自强、要壮大、要发财。 其实身处新年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特别是处于其产业链上重要一环的动力电池业各方也同样如此,而更显迫切的要数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了。当然,有这种想法的不仅仅是中国政府和产业界人士。 电池中国网综合编译、整理了除中国以外的其他6国政府和组织机构近期动向,看他们在助力本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方面都许了哪些愿。 韩国:全盘把控动力电池产业 在燃料电池车方面 ,据韩媒报道, 韩国政府计划到2022年,预计将国内燃料电池大巴数量提升至16000辆,其中包括1000辆公交车。 目前,韩国蔚山市政府已与现代汽车及9家汽车制品企业签订关于燃料电池车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在 动力电池 方面 ,据韩媒报道,韩国政府正 计划在全固体电池、 锂电池 、锂硫电池3个领域,投资开发新一代电池技术。 此外,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 近日发布了2019年度(1-12月)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综合实施计划。根据该计划,将支持新一代氢能的技术开发工作。 预计将投资10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200万元)开发氢能革新技术,10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600万元)开发燃料电池技术。 日本:倾向燃料电池车发展 据日媒报道,近日日本一位官方负责人表示, 将进一步扩大政府对百姓购买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汽车等汽车的补助金额。 虽然目前日本还没有出台管控燃油车的政策,但是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汽车、燃料电池车等环保型车已赢得政府支持,并正在日本市场逐步推广。 该官方负责人表示,日本政府早在2014年就开始致力于发展氢能产业,特别是非常积极地普及燃料电池公交车方面。 以东京为例,为了加快燃料电池公交车的普及度,日本政府计划到2020年,在现有14座加氢站的基础上再增加3-4座。 同时,因为加氢站在建设时可能存在高压气体冲放等安全问题,日本国土交通省和经济产业省正在就这一问题展开相关制度设定等讨论。 德国:立志扶持动力电池产业 近日,据德媒报道, 德国呼吁建立“欧洲电池联盟” ,德法两国政府共同发表了《法德电池制造宣言》。 “德国政府将投入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8.5亿元),用于生产动力电池和建设下一代固态电池研发中心。”德国经济部部长阿尔特迈尔表示,德国正与欧洲多国密谈,希望在2019年年初确定“欧洲电池联盟”项目,旨在减少德国汽车制造商对亚洲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的依赖。 据了解,联盟成员预计包括德国电池生产企业Varta、德国化工集团巴斯夫和美国汽车制造企业福特。 同时,德国汽车制造企业大众、宝马、电池初创企业Northvolt,以及比利时原料公司Umicore、法国电池制造企业Saft也正在商谈中。 法国:与德国抱团扭转局面 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 呼吁欧洲企业共同发展动力电池产业 ,以扭转欧洲在这一领域的被动局面。 勒梅尔认为,欧洲汽车制造企业不应该仅依赖亚洲生产的动力电池来发展自己的新能源车产业。欧洲企业必须要在动力电池领域取得技术独立,并“建立我们自己的新能源车电池产业。” 鉴于德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快,法国相对落后,勒梅尔 呼吁法德两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竞争 。 欧盟:财政补贴刺激动力电池产业发展 欧盟委员会能源副主席马洛斯·塞夫科维奇认为,未来电动汽车业的发展,必须跟上电池技术的发展步伐。如果不掌握或创新动力电池技术,不开展对动力电池的研究,那么就无法开发新车型或高品质汽车。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塞夫科维奇表示,欧盟将加快审核通过对动力电池生产的补贴,并将该补贴纳入欧盟预算及区域援助基金范围。 根据欧盟“Horizon 2020”科研规划,其中将 拨出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7亿元)研究基金用于动力电池项目;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2.8亿元)用于建设示范设施 ; 希望推动行业发展的地区,可申请2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25亿元)的地区资金;欧洲投资银行提供的“欧洲战略投资基金”将共同出资数十亿欧元,建设类似特斯拉的电池“超级工厂”。 澳大利亚:以矿产资源为机遇谋发展 近日,澳大利亚政府在一份战略报告中表示,将寻求投资发展电池产业的机会,以从本国丰富的矿产资源中获得更多价值。 澳大利亚政府为此计划 通过吸引投资,建立包括化学技术和电池制造在内的电池供应链 ,并准备为投资企业提供资金及免税激励政策。 根据该份战略报告,澳大利亚政府将为投资者 每年提供最高2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97.8万元)的税收减免支持,并为保持至少一年的投资提供10年的资本利得税减免支持。 电池中国网认为,在全球电动化发展趋势面前,多国政府和组织都希望抓住机遇,壮大和发展本国及地区动力电池产业。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 考验政府决策能力的时候到了,未来的动力电池产业火药味将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