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日,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Sleep pressure modulates single-neuron synapse number in zebrafish的文章。
睡眠几乎是一种普遍行为,其功能尚不清楚。突触平衡假说(synaptic homeostasis hypothesis)认为,需要睡眠来使清醒时突触数量和强度的增加恢复正常。一些针对大神经元群或小树突片段的研究发现了与突触平衡假说相一致的证据,但睡眠是仅仅作为一种允许状态发挥作用,还是在整个神经元范围内积极促进突触下调,目前尚不清楚。
该研究通过反复成像斑马鱼幼体在睡眠-觉醒状态下单个神经元上的所有兴奋性突触,发现突触在觉醒期(自发或强迫)获得,而在睡眠期则以神经元亚型依赖的方式丢失。然而,在长时间觉醒后伴有高睡眠压力的睡眠期间,突触损失最大,而在不间断睡眠的后半夜,突触损失最小。相反,在低睡眠压力期间,药物诱导的睡眠不足以引发突触丢失,除非在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能的同时提高腺苷水平。该研究的结论是,睡眠依赖性突触丢失在单个神经元水平上受睡眠压力的调节,而且并非所有睡眠期都同样能够实现突触平衡的功能。